各国足球联赛|nba历年总冠军|波尔图vs沙维什|女篮直播中央5台现场直播|欧洲国家联赛时间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毛澤東故居 劉少奇故居 彭德懷故居 賀龍故居 楊開慧故居 雷鋒紀念館
中國紅色報道
湖南紅色報道
中國紅色視頻
中國紅色景區資訊
中國旅游新聞
我要投稿
關于對臨澧縣紅色旅游資源開發的思考
2016-04-10 18:20:21 來源:常德黨建學會 作者:臨澧縣紅色旅游資 【 】 瀏覽:353次 評論:0

                        關于對臨澧縣紅色旅游資源開發的思考

                   作者:楊紅梅 信息來源:臨澧縣委組織部
   
       紅色旅游的概念是在2004年底正式提出來的,是指以中國共產黨相關歷史紀念地為目的地的旅游。所謂紅色旅游資源指的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新中國成立以前,包括中國共產黨創建初期、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紅軍長征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等各個歷史時期重要的革命紀念地、紀念物及其所承載的革命精神。臨澧縣擁有常德市目前僅有的一張紅色旅游名片——林伯渠故居,在打造紅色旅游品牌方面應該大有可為。近期,我們組成專門調研組,對我縣紅色旅游資源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我縣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價值及現狀
       目前,我縣特有的紅色旅游資源共有5處,其中縣城1處,鄉鎮4處。
       1、林伯渠故居。林伯渠故居座落在臨澧縣修梅鎮涼水井村,始建于清光緒年間,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居民建筑。林伯渠在這里度過了他的童年和青年時代。林伯渠故居現在已是“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早在1985年,省、市、縣三級人民政府就撥了150萬元專款,按原貌修建林伯渠故居紀念館;1986年成立故居紀念館管理機構。2006年林伯渠同志誕辰120周年之際,臨澧縣委縣政府在故居前坪修建了銅像廣場,塑立了林伯渠同志銅像。2007年被省紅辦、省旅游局確定為全省(30家)紅色旅游景點。特別是從2011年起,圍繞“故園、陵園、田園”總體建設規劃的大手筆改造,林伯渠故居面貌煥然一新,漸漸形成面積500余畝的特色景區。自開館至今,共接待國內外游客50萬人次以上。
        2、臨澧縣博物館。臨澧縣博物館主體建筑為四層,建筑符號突出楚文化特色,一樓為會展大廳,主要用于對外承接大型會展業務;二樓東大廳為林伯渠生平業績陳列廳,西大廳為丁玲生平業績陳列廳;三樓為楚文物展廳;四樓為縣史展。全館現有館藏文物2600余件,文物藏品種類繁多,既有距今一萬年的舊石器,也有明清時期的文物精品,極具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自2004年10月12日世界著名文學巨匠丁玲誕辰100周年紀念日開館以來,以其嶄新的面貌矗立于道水之濱,年接待游客5萬人次,中央、省、市領導和外國友人、海外華僑以及全國各地各界人士經常前來參觀指導,F為省、市紅色旅游著名景點,全國2A級景區,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3、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太浮山武裝割據區紀念碑。紀念碑建設于今年六月份啟動,目前已基本完工。紀念碑共由一塊高達19.28米的大碑和四塊高達2米的小碑組成,其中一塊小碑上刻有382字的祭文,一塊小碑上刻有簡介,另外兩塊小碑上刻有烈士名錄,祭奠為革命壯烈犧牲的英雄,讓人們永遠記得那段光輝的歷史。在“太浮山武裝斗爭史”中有一段文字:1928年5月中旬,中國共產黨在太浮山組建湘西工農革命軍第四支隊,整編成三個大隊。佘策源任司令,袁任遠、陳昌厚先后任黨代表。太浮山武裝斗爭,是湘鄂西革命根據地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4 、丁玲故居。丁玲故居建于清道光初年,位于臨澧縣城西北方3.5公里,距林伯渠故居5公里,處于湘西北紅色旅游景點中心地帶。故居旁邊有一座向陽水庫連著田塍,故居屋后有青巒翠嶺,松竹掩映,盡管現在只有半邊舊宅,可這一段殘垣卻吸引來了一大批瞻仰者,近些年,有100多位來自日本、韓國、美國、意大利、新加坡、俄羅斯、加拿大等國的著名作家、學者,帶著研究課題前來探析,尋覓創作靈感。
        5、黃鰲故居。位于臨澧縣九里鄉同心村黃家屋場的黃鰲故居,是黃鰲的父親黃茂永于清光緒年間修建。黃鰲在故居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為紀念黃鰲烈士,臨澧縣政府1990年將黃鰲曾讀書的九里中學更名為黃鰲中學,肖克將軍1993年為其題寫校名。二處均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黃鰲故居是研究黃鰲光輝而又短暫人生的活辭典,黃鰲中學是紀念黃鰲烈士的主體建筑,二處均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此外,我縣還誕生過許多革命先驅,如:林伯渠的堂兄林修梅,孫中山先生曾為林修梅親撰祭文,并追贈為陸軍上將,為了紀念這位家鄉驕子,1951年,家鄉人民將原“趙家鄉”更名為“修梅鄉”,現為“修梅鎮”;中華民國軍隊中的臨澧籍將軍史范宇,臨澧縣停弦渡鎮史家坪村人;紅軍二路軍團軍機處副官劉廷位,安福鎮團山鄉(今官亭鄉)人;等等,這些革命先烈的光輝業績和品德風范值得我們敬仰和學習。
       我縣的紅色旅游資源是豐富且頗具特色的,既有鮮明的政治內涵、豐富的精神內涵,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目前,我縣林伯渠故居是全市唯一的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縣博物館是國家2A級旅游景區、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在今年的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全市三個紅色教育基地我縣就占了兩個(林伯渠故居和縣博物館)。近幾年來,我縣紅色旅游質量得到較大提升,發展勢頭越來越快。據統計,自2011年以來,全縣紅色旅游年接待游客均在57萬人次以上,旅游綜合收入超過4300萬元,年增長速度均在10%以上,2014年游客人數有望突破百萬。由此可見,我縣大力發展紅色旅游,是實現“文化強縣”、打造“文化名縣”的必要之舉,也是推動我縣精神文明建設、拉動經濟增長的必要之舉。

        二、我縣紅色旅游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嚴格管理。旅游管理機構薄弱,管理力度不足。比如丁玲故居,目前只有半邊舊宅,可以說只剩一段殘垣,沒有得到應有的及時的維護和還原,缺乏有效的保護和管理。
2、缺乏科學規劃。沒有對我縣紅色旅游開發的科學規劃,旅游開發只注重點,沒有注重面。近年來,重點突出林伯渠故居建設的同時,沒有注重其他資源的同步開發,比如黃鰲故居,不及石門縣黃鰲烈士墓園名氣大。比如丁玲故居,名氣大,但是開發力度小。
3、缺乏超前意識。對于紅色旅游資源開發缺乏超前意識,開發表現為黨史部門進行黨史研究或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其他部門很少過問,出現紅色旅游“暑期熱或7.1熱,其余時期冷清”的局面。
4、缺乏宣傳力度。近年來,我縣在紅色旅游宣傳工作方面還缺乏應有的廣度和深度,群眾參與意識不強,知曉率不高,沒有立足更高點開展更高態勢的強勢宣傳。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很多人包括黨員干部對林伯渠和丁玲的認知,僅僅停留在表面和意識的形態,沒有學到其中的深層涵義,很多人對黃鰲、太浮山紀念碑不了解,對林伯渠近幾年來的不斷變化不夠了解,臨澧群眾沒有形成主動宣傳推薦我縣紅色旅游資源的意識和觀念。
5、缺乏開發資金。我縣開發紅色旅游資源,還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資源挖掘和配套建設。但是,僅僅依靠縣級力量去開發這么多的紅色旅游資源是很有限的。目前我縣旅游開發資金重點投入到太浮山旅游開發和林伯渠故居建設,其他幾處資源投入較少。

        三、對我縣紅色旅游資源開發的意見建議
1、建立健全機構,進行科學規劃。建立專門的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和《2011年—2015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二期規劃綱要》,結合我縣實際,對紅色旅游資源開發進行科學規劃,明確每一景點的特色、工作重點和發展方向,以避免盲目發展帶來的資源浪費,努力形成全縣紅色景點一盤棋的有序發展格局。要進一步深挖掘我縣所有的紅色旅游資源,比如,丁玲故居,黃鰲故居等;要大力促進景點間的有組織的交流,交流成果公開化、理論化、系統化,形成指導紅色景點發展的理論文章。相關部門可以組織不同主題的研討和交流活動,匯集成果,用以指導紅色旅游景區景點的實際工作。
2、加大宣傳力度,號召全民參與。借助多種媒體,強力推進我縣紅色旅游的宣傳造勢。對于林伯渠、林修梅、丁玲和黃鰲等文人武將,可采取拍攝宣傳片甚至是宣傳電影、電視劇等方式加大宣傳,讓全市乃至全省全中國的人民都認識和了解到這些臨澧籍的革命先烈、優秀兒女。以“紅色旅游”為主題在全縣中小學生和廣大黨員干部中開展征文活動,同時,請專人以臨澧紅色旅游資源和林伯渠故居旅游為主題,撰寫優秀易懂易傳播的網文,通過電視臺、部門網站、微博、QQ和微信朋友圈等形式,加大傳播速度,擴大宣傳面。圍繞林老誕辰周年、“5·18”國際博物館日、“5·19”中國旅游日和“6·14”文化遺產日,印制、發放“紅色名片”,開展聲勢浩大的宣傳活動。充分發揮廣大干部群眾的力量,推動形成全社會關心紅色旅游發展的濃厚氛圍,將我們的紅色旅游品牌推向全市全省全國。
3、強化經費保障,加大資金投入。發展紅色旅游不僅是文化工程、經濟工程,也是政治工程。一是要制定出臺優惠政策?h委縣政府應制定積極的財政政策,建立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對免費開放場館進行適當經濟補償,重點加強旅游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研究制定鼓勵紅色旅游開發政策,在稅收、用地等方面給予投資者優惠。研究制定獎勵政策,對開發紅色旅游的企業、旅行社等給予獎勵。二是要積極爭取上級支持。發展紅色旅游,僅靠我們一縣之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加強項目策劃包裝,加大向上匯報的力度,爭取中央、省、市更多的資金支持,不斷加強對紅色旅游基礎建設的投入。三是加強社會資本融資。積極引導民間資本投向紅色旅游資源開發領域,逐步建立政府引導、市場推進、社會參與的紅色旅游資源建設投融資機制。
4、注重持續發展,杜絕斷層現象。要注重紅色旅游資源開發的持續性和有效性,既不能重“紅色”輕“綠色”,也不能重“綠色”輕“紅色”,要在科學規劃的指導下,搞好“紅綠搭配”,設立精品旅游路線,注重“紅色”與“綠色”旅游的協調發展,將紅色旅游做大做強,力爭打造全國紅色旅游名牌。
    (供稿:臨澧縣委組織部 楊紅梅)
    (編輯:周炎)
】 【打印繁體】 【投稿】 【收藏】 【推薦】 【舉報】 【評論】 【關閉】 【返回頂部
我來說兩句
已有0評論 點擊全部查看
帳號: 密碼: (新用戶注冊)
驗證碼:
表情:
內容:
湖南紅色點擊榜
新聞
旅游
住宿
歷史
湖南紅色旅游新聞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