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抗日戰爭文物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情況
我市目前保存的抗日戰爭文物資源主要包含自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以后,尤其是1943年冬的常德會戰前后所留下的戰場遺跡、遺物和紀念建筑及相關的歷史事件和戰爭幸存者。
一、我市抗日戰爭文物資源的基本情況
我市與抗日戰爭相關的文物資源大致可分為戰場遺跡遺物、紀念建筑和戰爭相關記載和戰爭幸存者三部分:
第一,重要的戰場遺跡和遺物
全面抗戰爆發以后,常德地方政府和駐軍及人民就開始修建各種防御工事,但形成完整的防御體系則是在1943年常德會戰前,余程萬統率陸軍74軍57師官兵進駐常德以后,在古城常德內及周邊的河洑山、黃土山、德山、南坪崗、落路口、長生橋、巖包等處修筑了由大量碉堡、地堡、掩蔽部、覆廓、戰壕、鐵絲網組成的三道防御工事。而駐常德石門、桃源和漢壽等地的駐軍(73軍和79軍)也先后修建了大量的各式防御工事。經過戰爭的破壞和數十年的歲月流逝,大部分的防御工事都遭到破壞,只有部分得以幸存下來,到2012年7月28日止,目前已知仍保存完整和較完整的工事有28處:其中碉堡13處、地堡8處、戰壕5處、較清晰的抗戰遺跡兩處。
第二,重要的紀念性建筑
㈠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公墓
常德會戰之后,為了紀念會戰中陣亡的國軍將士尤其是孤軍浴血堅守常德城而犧牲的57師5703名將士,在縣長戴九峰及縣參議會和常德人民的支持下,74軍駐常德留守處在城區青年路常德城東北部城墻舊戰場處,以南岳忠烈祠為藍本,于1945年抗戰勝利時建成了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公墓。公墓以南北為軸線,南為四柱三門牌坊,牌坊正中為蔣中正題“天地正氣”,兩側為常德縣參議會所贈“孤軍浴血千秋壯、公墓埋忠萬姓哀”和國民政府軍政要員所題挽聯。進牌坊后兩側有兩座四柱六方紀念亭,亭中原各有一方由74軍前后兩任軍長王耀武和施中誠撰文的紀念石碑。公墓正中為四方底座的紀念碑,碑正中四面為“陸軍74軍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公墓”,碑座四面有當時國民政府立法、司法、考試、監察四院院長孫科、于右任、戴傳賢、居正等撰寫的紀念挽聯。向北有一棟中式紅墻綠瓦的紀念堂。紀念堂之北為在會戰中陣亡的八名將校墓,將校墓后為一座集中埋葬會戰中陣亡將士遺骨的長55米、寬45米、高0.8米的墓冢,上鋪青石。周圍種植草皮和樹木,環境肅穆和幽靜。解放初,公墓內原來建筑得以保存,只是將牌坊和紀念碑上的文字用水泥覆蓋,紀念堂改為少兒圖書館。1981年后,常德市人民政府組織了多次維修,并部分恢復了原貌。
(二)陸軍第一九七師常德會戰陣亡將士公墓
地點位于漢壽縣城關龍陽鎮,是常德會戰之后,收集了在會戰期間陣亡的國軍第一九七師陣亡將士遺骸而修建的公墓,公墓內留有當時該師師長胡大任將軍題寫的碑文。
(三)石門保衛戰陣亡將士紀念碑
地點位于石門縣一中院內(原秀峰書院內),是收集了部分石門保衛戰期間陣亡將士遺骸而建的公墓,現墓碑還保存,墓已在早年被毀。
(四)桃源熱市棠梨崗抗日烈士公墓
地點位于桃源縣熱市鎮棠梨崗,是國軍73軍15師為紀念常德會戰中陣亡將士而建的紀念公墓。
(五)常德博物館內舉辦的中日常德會戰展覽
2005年,常德博物館在多方大力支持下,舉辦了“中日常德會戰展覽”,該展覽為固定展覽,常年對外開放。展覽使用了常德市范圍出土的各類真實的歷史文物近50件,真實再現了60年前常德會戰的歷史。
第三,戰爭相關記載和戰爭幸存者
常德會戰已經距今近七十年,許多戰場的遺跡和遺物均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但有幸的是,目前常德還有多位親歷會戰的幸存者:現住武陵區白鶴山鄉吳家口村九組的吳榮凱老人(會戰中為57師169團上尉書記官);現住德山乾明寺內的吳淞老人(現已出家為僧人,法名釋來空,會戰中為第10軍第3師少尉軍官),但這些抗戰老兵均近90歲高齡,身邊又無子女陪伴,無固定的收入而生活條件并不好。
二、我市抗日戰爭文物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情況
我市的抗日戰爭文物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情況有三大特征:
第一,認識最早,開始保護最早。
早在1988年,我市就將城區兩處抗戰碉堡列為文物保護單位,開創國內最早同類現代文物保護的先河。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2009年)期間,普查隊在全省范圍內首次將抗戰文物作為一個專題,對常德市區及周邊的德山、河洑山、黃土山等地進行了專門全面調查摸底和核對,并進行測量、繪圖、拍照、建立正式的檔案,基本掌握了常德市抗戰文物資源的基本情況。目前全省范圍內,對抗戰文物資源掌握最清楚的就是常德,爆發了三次長沙會戰的長沙市和震驚中外的衡陽保衛戰的衡陽均至今沒有進行全面的專題調查。常德在上世紀初就將發現的抗戰工事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近年間還升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第二,投資較多,保護力度最大。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公布城區抗戰工事群為文物保護單位以來,各方多次籌資對其進行維修、加固和保護。市文物局先后樹立保護標準說明牌5塊,并對早期遭到部分破壞的大西門抗戰碉堡進行了加固。市博物館為配合舉辦“中日常德會戰展覽”,專門對市城區水星樓段城墻下的一座抗戰掩蔽部按照考古學方法進行了清理,并清理出戰爭中遺留的遺物多件,全面復原性研究了這批抗戰工事的建筑特征,在國內首次發表了證據確鑿的考證性文章。
在市文化名城辦的組織指導下,先后投資數百余萬元,對常德抗戰工事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維修。對常德會戰的主戰場部分遺址進行了復原性重建,市文物局組織,對水星樓段城墻進行了恢復性重建,并在附近重建了水星樓。對白馬湖抗戰碉堡進行了恢復性修復和保護。由湖南文理學院組織實施,將在戰爭中被破壞的碉堡堡體進行恢復加固,豎立保護標志說明牌,綠化亮化。
第三,資源最多,文物來源豐富。
目前,我是的抗戰文物資源極為豐富,不僅在市城區、河洑山、德山及石門、桃源等多處還保存有完整的碉堡、地堡和戰壕等遺跡和遺物,還有眾多的抗戰陣亡紀念建筑,而且因常德城區是當時的主要戰場,尤其是沅江,當年中日兩軍在此進行了殊死的搏斗,在目前城區范圍內,尤其是沅江中,留下了當時兩軍的軍火:炸彈、炮彈、槍彈、槍支、刺刀等,這些多年沉睡于江水中、泥水里,火藥均已失效,已再無危險,可以作為抗戰文物的重要來源。常德博物館為辦好“中日常德會戰展覽”就征集了國內外罕見的原重達1000磅的航空炸彈六枚。
三、我市抗日戰爭文物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中的遺憾
我市抗日戰爭文物資源豐富,遺跡和遺物種類齊全,而且自成體系,能全面反映六十多年前中華民族反抗外敵入侵的歷史,我們對其認識也較早,研究也較深入,對其保護的力度和經費投入也大,取得了許多可喜的成績,同時也有許多問題:
(一)破壞較多,破壞趨勢難以遏制。
常德市的抗戰文物資源在十余年前,遠比現在豐富,隨著城區改建、擴建和經濟建設的加快,許多被損毀,經統計,有記錄以來僅城區被毀的抗戰工事就達14處。
(二)資料缺失,缺乏對其系統的調查和研究。
雖然目前已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常德市城區及周邊分布的抗戰遺跡遺物,但分布在各區縣的會戰中許多重要戰場遺址卻從沒有列入調查和保護工作計劃,也缺乏這方面的專業人才。
如位于鼎城區陡山、趙家橋一帶的抗戰遺址,這一帶是會戰中國軍第10軍預10師與日軍第3師團浴血苦戰的戰場,而且預10師數千將士和師長孫明瑾將軍的忠骨曾掩埋于此,長期以來,這一帶經常有炮彈、槍彈、手榴彈和鋼盔等遺物出土,而且六十多年前的戰壕等遺跡現在仍清晰可見,可是這樣一處重要的戰場卻無任何正式的標志和說明,也無詳細的記載,只有少量抗戰史愛好者去調查和憑吊。
還有位于湖南澧縣與湖北公安縣交界的閘口鄉暖水街戰場遺址,當年犧牲后掩埋過數百具陣亡將士遺骸的兩口堰塘目前還保存,當地年歲高的村民還能清楚講述當年戰斗的情形、戰場的情況,但這些均無系統的調查、登記和保護的計劃,再過數年、十余年,所有知道這一段歷史的人都會作古,再進行調查將會難上加難,困難重重。
還有許多戰場遺跡及抗戰遺物,由于缺乏系統調查和研究,已隨著知情者的消失而成為難解之謎。
(三)認識模糊,缺乏系統的保護規劃和方案。
長期以來,地方政府和學術界及民間對常德市分布的抗戰工事的認識并不統一,因此對其保護也就無統一的方案,而且這些文物本身多因當年在戰爭中已經遭受的炮擊、爆破等破壞而本體多已受損,如無較大精力和經費投入將很難完整保護,也就出現了一邊保護一邊破壞的奇怪現象。
長期以來,常德市城區內外及沅江中,經常出土、沅江邊的漁民經常打撈出許多重要的抗戰時期的文物,但常常這些文物均作為軍用危險品被公安部門收繳,不加區分的全部予以銷毀,造成了許多重要的抗戰文物的缺失。
四、對做好我市抗戰文物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的建議
針對我市抗戰文物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中存在的問題,為了今后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建議:
(一) 加大對搶救保護抗戰文物的宣傳;
(二) 適當加大對抗戰文物保護的財政投入;
(三) 制定全面的系統保護規劃,并盡快在全市范圍內組
織一次抗戰時期所有文物資源的調查,除幸存的碉堡、地堡等明顯可見的實體文物外,還要對戰場遺跡,戰斗經歷等方面進行調查和登記,專門進行資料的整理;
(四)擴大對外交流,盡量組織到日本和臺灣等處區查閱相關已經解密的戰史資料,以免以訛傳訛,貽誤后人。
(五)由相關部門出面,盡快解決常德市范圍內幸存的抗戰老兵的生活問題,讓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倚。
(作者系常德博物館考古部主任、常德會戰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研究員 龍朝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