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記者 曹輝
通訊員 王成奇 李艷豐 梅世昌 王昕偉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回到了闊別32年的家鄉——湘潭韶山。
剛走進韶山招待所,毛澤東就對身邊的韶山派出所所長胡兆祥、韶山招待所所長趙伯秋說:“你們去把這里的‘山神’‘土地’找來。”接著又補充道:“把我大哥也接來!” 毛澤東說的“山神”“土地”,指的是韶山公社、大隊的負責人;而他尊稱為“大哥”的人,正是他的堂兄兼私塾老師毛禹居(也作毛宇居)。
亦師亦友,兄弟情深
毛禹居,字先甲,名澤啟,禹居是號,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六月生。他是毛澤東的堂兄,比毛澤東大12歲。在毛澤東的人生道路上,毛禹居不僅以一個兄長的身份對他關照有加,作為私塾教師還對其求學之路多有提攜,兩人都熱衷于革命和教育事業,亦師亦友。
毛禹居自幼好學,尤工詩對。曾在家鄉井灣里設館授徒,從1906年開始教過毛澤東10個月的書。那時候,毛澤東喜歡在課堂上偷偷地讀《三國演義》《水滸》《說唐》等當時認為是“雜書”的小說。等毛禹居走過來,他就把課本放在小說上面。毛禹居讓毛澤東背誦教授的內容時,毛澤東都能倒背如流。毛澤東后來對此也回憶:我熟讀經書,可是不喜歡它們。我喜歡看的是中國舊小說,特別是關于造**的故事。我認為這些書大概對我影響很大,因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齡讀的。
在此期間,毛澤東因反對私塾陳規和厭煩毛禹居的教法,偷偷溜出室外,到山上獨自看書,末了摘一把毛栗子回來,也孝敬先生一份。毛禹居大怒,知道背書難不倒他,便望著天井罰他作詩。毛澤東略一思索,出口成詩:天井四四方,周圍是圍墻。清清見卵石,小魚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遠養不長。
盡管有一些叛逆,但是天資聰穎的毛澤東,依然得到堂兄毛禹居的格外賞識和關照,學到了許多難得的知識。特別是毛禹居專門為他點讀的《左傳》,大大拓寬了他的歷史知識和視野。
當后來毛澤東不滿足于在家務農而要去湘鄉東山小學堂求學時,毛禹居還專門來到上屋場,向堂叔、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極力贊賞堂弟:天資過人、不同凡響,將來定成大器。正是在毛禹居的勸說下,毛順生終于同意了兒子去湘鄉求學,毛澤東才得以走出閉塞的韶山沖。
1926年,毛禹居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后,他在韶山堅持斗爭,冒險保存毛澤東的聽課筆記,冒死保護毛澤東的祖墳,盡力保護和照顧毛澤東的親屬,如毛澤覃的妻子周文楠等。抗日戰爭時期,他協助黨組織照顧毛澤覃的兒子毛楚雄,還曾任《韶山毛氏四修族譜》總纂,在譜中贊揚毛澤東“閎中肆外,國爾忘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毛澤東在韶山的親朋故舊,紛紛投書北京,既有反映鄉間各種情況的,也有請求解決各種問題和困難的。對此,毛澤東或者自己直接處理,或者寫信委托毛禹居協助解決。他們之間開始了頻繁的書信來往。毛禹居通過給堂弟寫信,給遠在千里之外的毛澤東帶去了韶山鄉親們的祝福和問候,傳遞著鄉間的信息;毛澤東則通過和堂兄毛禹居書信聯系,也順便了解了韶山的鄉情社情。每逢遇到毛澤東交辦的事情,毛禹居總是盡心盡力,實實在在地為堂弟分憂,讓毛澤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處理國事。
對毛禹居這位亦師亦友的兄長,毛澤東充滿了感激之情,多次邀請他到北京作客。
為湘潭大學題寫校名
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和對家鄉的熱愛,讓毛澤東和毛禹居兩人產生了更多交集。在毛澤東眼里,這位大他12歲的堂兄,不僅是一位令他感恩難忘的兄長、讓人肅然起敬的師長,還是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1952年和1958年,毛禹居受家鄉人民所托,兩次專程赴京,請毛澤東先后為家鄉的韶山小學、湘潭大學題寫校名,毛澤東都欣然答應。毛禹居為家鄉教育事業奔走呼號,毛澤東十分高興,說:“國家需要人才,教育就要發展。你是教書出身的,要多出力,還要教育人家多出力。”
1958年6月,湘潭縣委在楊嘉橋原湘江煤礦舊址創辦湘潭大學。毛禹居受聘為該校的教師,并于當年8月上旬赴北京向黨中央、毛澤東匯報湘潭大學籌辦情況。聽到家鄉創辦大學的喜訊,毛澤東十分開心,詳細詢問了學校的校址、學生、教師、經費等有關情況,并在談話過程中指示“一定要把湘潭大學辦好”。
那時找毛澤東題字的人很多,毛澤東大多委婉推辭。當毛禹居提出想請毛澤東為湘潭大學題寫校名時,毛澤東謙虛地說:“近年來許多人找我寫字,我都未寫,我的字寫得并不好。我小時候讀書的那個東山學校幾次來信要我寫校牌,我也未寫。假如我給你們寫了,那他們會有意見嗎?”
毛禹居提出了解決辦法:“這個好辦,您寫兩張,一張給湘潭大學,另一張給湘鄉東山學校,我替您送去,這樣兩縣人民不就都滿意了嗎?”
毛澤東聽后笑了笑,點點頭,表示同意。送別時,毛澤東再次囑托:“一定要把湘潭大學辦好!”
1958年9月10日,毛澤東在菊香書屋凝神寫了湘潭大學校名。校名共寫了兩幅,函件上均是用大字筆寫的一寸見方的大字,其中一幅在右角上還打了一個圈。打圈的這幅,是毛澤東認為寫得滿意的一幅,字跡遒勁、渾樸。
9月中旬,毛禹居帶著毛澤東親筆題寫的湘潭大學校名回到了湘潭。這個特大喜訊傳到楊嘉橋,給剛建校的湘潭大學師生極大的鼓舞。大家舉著紅旗,敲鑼打鼓,從河口把毛禹居迎到了學校。當天學校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大會,全體師生在毛主席像前莊嚴宣誓:“一定要把湘潭大學辦好!”
學校還決定,為了紀念毛主席為學校題寫校名的日子,每年9月10日為校慶日。無巧不成書,198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將9月10日確定為教師節。
毛澤東和毛禹居對于家鄉辦教育的關心,尤其是毛澤東為家鄉所辦學校題寫校名,早已傳為佳話,而他對于家鄉所創辦的大學更是掛念于心。上世紀50年代末,國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自然災害,湘潭大學創辦一年便被迫停辦。1974年11月,毛澤東最后一次回湖南時,特意詢問湘潭大學的辦學情況。湘潭大學于1975年9月10日得以高規格、高起點、高水平復校,成為“文革”后期國務院批準建設的全國第一所大學,且迅速進入首批全國88所重點高等學校行列,并與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等一起入選16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主席敬酒,豈敢豈敢”
“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1959年6月,與上次北京見面時隔不到10個月,毛澤東與毛禹居在韶山又見面了。
當毛禹居老人獲悉毛澤東回韶山了,不顧78歲高齡,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立即從所住的蔡家塘趕到了韶山招待所。
毛澤東聽說毛禹居老人來了,趕忙迎了出來,拉住這位老人的手,連聲問候:“大哥,好哇!身體還健旺啵?”一邊說著,一邊攙扶著老人踏上賓館內臺階,走向室內……兄弟相逢,倍感親切;師生相聚,倍覺情深。
毛澤東詢問了毛禹居生活等情況后,對他說:“我到家鄉的田園去看看,還要請你當向導呢。你是老輩人,過去和現在的情況都知道。”毛禹居欣然應允,當晚毛澤東留毛禹居在韶山招待所安歇。
第二天下午2時許,毛澤東離開寓所,和毛禹居等人一起,乘車來到毛氏宗祠。毛氏宗祠,是毛澤東創辦的農民夜校舊址之一,他和夫人楊開慧曾在這里對農民群眾進行過文化知識和革命思想教育。離開毛氏宗祠,來到毛震公祠。走進毛震公祠,毛澤東忽然回憶起往事,他看了看身旁的毛禹居說:“1927年,我回來考察湖南農民運動,你們就在這里歡迎我。”
“主席,你還記得?”
毛澤東笑著說:“怎么不記得呢?你當時還在歡迎會上致辭呢!”
“是的。”毛禹居撫著銀須朗朗背誦起來,“毛君澤東,少年英雄;到處奔走,為國為民;今日到此,大家歡迎……”毛澤東爽朗地笑了起來。
參觀完毛震公祠,按日程安排,要到韶山水庫游泳。從毛震公祠到韶山水庫有一里多路,路很窄,不能行車,只能步行。一路上,毛澤東攙扶著毛禹居老人,漫步在韶山沖的山間小道上。攝影師侯波搶拍下這動人的畫面,照片一直流傳至今。
傍晚,毛澤東宴請父老鄉親。毛澤東走到毛禹居面前敬酒,毛禹居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
毛澤東笑答:“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眾人舉杯暢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