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伴隨著新年的腳步,在湖南日報新一輪改版創新中,《好文》版今天與大家見面了。
《好文》版注重一個“好”字,無論原創或文摘,既好讀,又要有思想、有營養,給讀者以啟迪。題材以歷史、人文、哲思為主,優先選擇那些具有修身齊家、資政鑒世作用的好文章。它與《湘江》周刊在時間上和風格上形成互補,旨在為讀者增添一個思想文化的新園地。每周一期,周二或周三刊發,每期半個版或1個版。敬請關注。歡迎來稿。郵箱:xjzkhaowen@sina.com。
黃柏強
“我失驕楊君失柳, 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毛澤東詞《蝶戀花·答李淑一》,寄托了他對夫人楊開慧烈士和親密戰友柳直荀烈士的無限深情。該詞一經刊出,即被廣為傳播。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毛澤東在作詞“答李淑一”的同時,還有囑托李淑一替他祭奠楊開慧之事呢?
2016年12月中旬,筆者邀約柳直荀(李淑一丈夫)烈士之外甥女駱霞夫婦一同訪問了李淑一故里——長沙市望城區白箬鋪鎮淑一村。在參觀“李淑一珍藏館”時,我們意外地見到了李淑一《祭楊開慧烈士文》手稿。淑一村黨支部書記李哪向我們介紹了李淑一祭奠楊開慧烈士的相關情況。
毛澤東:“請到板倉代我看一看開慧的墓”
1957年5月11日,毛澤東詞贈李淑一《蝶戀花·答李淑一》時,還向李淑一提出了:“暑假或寒假你如有可能,請到板倉代我看一看開慧的墓。”
遵照毛澤東的意思,1957年7月10日,李淑一赴板倉祭掃開慧烈士墓。
在花木蔥郁的開慧墓前,李淑一敬上鮮花和香果,含著熱淚誦讀祭文:
“惟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之九年,一九五七年之七月十日,淑一謹薦鮮花香果之儀于老友楊開慧烈士之墓前曰:開慧老友,茲春共學,益我良多,死生契闊,遂及卅年,嗚呼傷哉!
回憶大革命失利后,毛主席與直荀奔走四方,繼續奮斗,君避板倉,我授徒省垣,各以路遠兒牽,莫由謀面,共訴衷情。一九三0年紅軍退出長沙后,君以書來,囑寄楮墨,我已購就,準備付郵,不意何逆猖獗,致君囹圄,消息傳來,友朋驚悼,解救莫及,遂罹斯難,自君犧牲,懷念至今,嗚呼傷哉!
近接毛主席來訊,念君思君,作詞悼君,囑我暑假有暇代他親來板倉奠掃君墓,獲此良機,遂償夙愿,今前來奠,恩義雙重,老友有靈,當能鑒察。
解放九年來,毛主席領導六億人民建設祖國,宏圖大略,薄海同欽,匪特人困獲蘇,而且中國一躍而為世界之和平堡壘,老友聞之定當九泉含笑。
伯母年逾耄耋,神明猶強,姨母體君之意,與伯母朝夕相守,一至如今。毛主席關懷老人,供養無缺,開智崇德,晨昏定省,奉事惟謹。我亦歲時走謁,藉慰老人,吾友安居泉下,冀勿縈念。此次同來奠掃者,君之兄嫂開智、崇德、弟婦淑蘭及君之老友范涫、楊文俊。板倉北望,景物依然,舊誼猶新,人天兩隔,嗚呼傷哉!尚饗。”
從李淑一誦讀的祭文看,李淑一是和毛澤民妻子王淑蘭,楊開慧的兄嫂楊開智、李崇德,以及湖南省民政廳的同志等一道,赴板倉祭掃開慧烈士墓的。
李淑一赴板倉祭掃開慧烈士墓,需要有楊家人出面陪同,楊開慧的兄嫂楊開智、李崇德自然是最適合的;毛澤民妻子王淑蘭一同去掃墓,是受李淑一邀約,還是毛澤東吩咐過的,暫未見資料記載。但不可否認的是,除了毛岸英、毛岸青夫婦外,作為毛家人,毛澤民妻子王淑蘭去給楊開慧掃墓,意義自然不同。
祭奠完畢,李淑一一行參觀了楊開慧的故居,看了楊開慧和岸英、岸青童年時代的合影。“望著開慧那英姿煥發的容貌,她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熱淚模糊了我的雙眼。” 李淑一后來這樣回憶說。
李淑一與毛澤東楊開慧的特殊淵源
毛澤東日理萬機,能把祭奠楊開慧這么重要的私事交給李淑一,可見李淑一與毛澤東、楊開慧關系十分要好。
李淑一,1901年6月2日生于湖南善化縣白箬鋪桃林村(現為長沙市望城區白箬鋪鎮淑一村)。
李淑一之父李肖聃與楊開慧之父楊昌濟是一道留日的同學。1920年初楊昌濟先生逝世后,楊開慧隨母親及兄嫂護送父親靈柩南歸長沙,此后楊家生活各方面得到李肖聃照顧。楊開慧曾居住在李肖聃在長沙的居所,與李淑一朝夕相伴,形影不離,并通過李肖聃幫助,進入長沙福湘女中就學,和李淑一同住一間寢室。因李淑一長楊開慧幾個月,故楊開慧稱之為淑一姐,兩人無話不談,甚至于毛澤東寫給楊開慧的書信,楊開慧也會拿出來與李淑一分享。
李淑一與柳直荀相識多年。1924年10月30日,李淑一與柳直荀結婚,結婚介紹人即為楊開慧。
柳直荀之父柳午亭也是與楊昌濟、李肖聃一道留學日本的同學,是位出名的愛國知識分子。1912年柳直荀考入長沙廣益中學,寄居“板倉楊寓”楊昌濟家,后就讀于長沙雅禮中學。在此時期柳直荀結識經常來“板倉楊寓”聚會的毛澤東、何叔衡、張昆弟、肖子升等進步人士,并與他們結下深厚情誼。受毛澤東的影響,柳直荀走上革命道路。
1920年冬毛澤東與楊開慧結婚。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毛澤東負責湘區黨的工作。柳直荀經常到清水塘去看望毛澤東與楊開慧,并向毛澤東匯報和請示工作。李淑一后來曾回憶起這樣一件事:1922年秋的一個黃昏,柳直荀邀李淑一一同前往清水塘。在路過菜園時,李淑一不慎失足摔進糞坑,柳直荀扶著滿腳糞泥的她走進屋里,毛澤東和楊開慧一邊埋怨一邊哈哈大笑。毛澤東同柳直荀到房里談工作去后,身懷六甲的楊開慧連忙打來水,取出鞋襪讓李淑一洗換,并關心地問起她的一些情況,敘舊談心。
李淑一與柳直荀結婚后,同年底,毛澤東從上海回湖南養病,李淑一與柳直荀一起前往看望,感謝促成他倆成婚的毛澤東和楊開慧。
1927年“馬日事變”前夕,楊開慧從武漢回長沙,她帶著5歲的毛岸英到長沙留芳嶺來看望柳直荀和李淑一一家,當時他們的兒子柳曉昂還只有3個多月,楊開慧向他們表示祝賀,并把柳曉昂抱在懷里,親熱地逗引了一會兒就告辭了。
毛澤東在湖南領導農民運動,柳直荀作為農民運動重要領導人,協助毛澤東為推動湖南農民運動蓬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927年5月21日“馬日事變”后,柳直荀離鄉革命,李淑一留長沙從事教育工作。1929年5月,李淑一被國民黨當局抓捕入獄,關押期間,楊開慧多次托人探視。
李淑一出獄后,1930年楊開慧托人給李淑一捎信,要李淑一寄紙、筆、書及生活衣物給她。李淑一按楊開慧所囑,將所需物品購齊,準備寄給楊開慧時,楊開慧不幸被捕。楊開慧關押期間,李淑一冒著危險前去探視,并和父親李肖聃一起想辦法營救。
楊開慧犧牲后,李淑一悲痛欲絕,多次前往板倉看望楊開慧的母親,并曾動情地對老人說:“開慧犧牲了,我就是您的女兒。”
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1月17日李淑一致信毛澤東,祝賀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并把楊開慧犧牲的情景,和她本人在國民黨統治區20多年的痛苦情況告訴了毛澤東,毛澤東回了信。
1954年3月2日,毛澤東寫信給秘書田家英:“……李淑一女士,長沙柳直荀同志(烈士)的未亡人,教書為業,年長課繁,難乎為繼……擬以我的稿費若干為助,解決這個問題,未知她本人愿意接受此種幫助否?她是楊開慧的親密朋友,給以幫助也說得過去。請函詢楊開智先生轉詢李淑一先生,請她表示意見。”
1955年,李淑一因生病半年沒有教書。毛澤東知道后,叫楊開智去看她。
1957年1月,毛澤東詩詞18首在《詩刊》創刊號首次刊發了,李淑一讀后愛不釋手,想起毛澤東在和楊開慧交朋友的時候,填過一首《虞美人》詞贈開慧,但她只記得開頭兩句了,于是便給毛澤東寫信索取詞的全文,以慰思念故友之情。此事李淑一后來這樣回憶說:“我就寫信給毛主席,請他把送開慧的詞寫給我,作為紀念;并把我在1933年聽說直荀犧牲,結想成夢,和淚填的《菩薩蠻》詞一首,請毛主席指正……1957年5月11日,毛主席給我回了信,說:‘大作讀畢,感慨系之。開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寫了罷。有《游仙》為贈……暑假或寒假你如有可能,請到板倉代我看一看開慧的墓。’”(《游仙》即后來廣為人知的《蝶戀花·答李淑一》)
毛澤東接見李淑一
給楊開慧掃墓后,李淑一把祭掃的情況回信報告了毛澤東。
1957年12月17日,毛澤東致信李淑一:“淑一同志,給我的信及祭文均已收到,遲復為歉,寄上五百元聊佐菽水,勿卻,不久可能去你那里,可謀一晤,順祝教禮。毛澤東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1959年6月27日,毛澤東在湖南長沙蓉園接見了楊開智、李崇德和李淑一,并與李淑一同坐在一個長沙發上。毛澤東談到他送《蝶戀花》詞的經過時,他向在座的湖南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介紹李淑一說:“她就是李淑一,開慧的好朋友。她把悼念直荀的詞寄給我看,我就和了她這首《蝶戀花》詞,完全是照她的意思和的。”隨后,毛澤東留楊開智、李崇德和李淑一吃飯,親自給他們敬酒夾菜。
兩年后,1961年6月,為紀念毛澤東蓉園接見,李淑一作了一首七言律詩:
憶昔長沙識偉姿,重逢已是盛明時。
卅年事業驚環宇,四海人民仰導師。
話到忠魂彌懇摯,暖如朝日更溫慈。
九霄楊柳春常在,附驥深慚蝶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