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足球联赛|nba历年总冠军|波尔图vs沙维什|女篮直播中央5台现场直播|欧洲国家联赛时间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毛澤東故居 劉少奇故居 彭德懷故居 賀龍故居 楊開慧故居 雷鋒紀念館
中國紅色報道
湖南紅色報道
中國紅色視頻
中國紅色景區資訊
中國旅游新聞
我要投稿
周總理的湘潭情緣
2016-01-09 14:36:52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中國紅色旅游網 【 】 瀏覽:229次 評論:0

    油畫《保衛湘潭》 楊永安 作

    1953年1月,周恩來為齊白石祝壽。

    (資料照片)

 

    曹輝 蔣睿

    40年前的1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政府總理周恩來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他離世3天后,百萬人齊聚長安街兩旁,在淚雨滂沱中為他送行。“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故事被編入小學語文課本,讓一代代中國人銘記這位“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開國元勛。

    周恩來與開國領袖毛澤東家鄉湖南湘潭的人和事有著難解的情緣:在湘潭霞城書院研究“文夕大火”救災方案,與湘潭文化名人齊白石成忘年之交,陪剛果貴賓游覽韶山……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今年是毛澤東、周恩來兩位偉人逝世40周年,周恩來與湘潭的點點滴滴將永遠流淌在歲月的長河中,被人銘記。

      1 在霞城書院召開重要軍事會議部署抗日

    1938年初冬,日本侵略軍占領武漢,進入湘北。國民黨政府張皇失措,以“焦土抗戰”為名,下令火燒長沙。

    大火從11月12日晚燒起,至14日才熄。全城房屋大部被焚毀,居民被燒死兩萬多人,財產損失不計其數。這就是震驚中外的長沙“文夕大火”。

    據湘潭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易大東介紹,為了防止大火蔓延,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定人心,同時對長沙采取某些救災措施,11月13日凌晨,周恩來與葉劍英等從長沙八路軍駐湘辦事處風塵仆仆地趕到湘潭,進行了一系列工作。

    “周恩來等人一下車,沒有休息就邀集郭沫若、田漢、洪深、馮乃超等人,一道來到霞城書院開會。開會當天,他們決定立即組織動員直屬第三廳的抗敵演出隊,赴湘潭街頭開展宣傳演出活動。”易大東說,這樣做的效果很好,湘潭全城很快轉亂為安,沒有出現任何縱火事件,對長沙的救災也有了相應的行動。當天下午,周恩來在湘潭河西市區老慶云銀樓逗留了一會兒,晚上在萬國旅社住宿,第二天即乘車南下衡陽。

    “我只想用這一幅畫將周恩來定格在湘潭。因為有了他,才保全了當時的湘潭。”站在自己心愛的畫作《保衛湘潭》旁,湖南工程學院副教授、畫家楊永安動情地說。

    《保衛湘潭》大型油畫,長達3米、高約1米。畫中,周恩來位于畫面中心,湘潭各界人士圍坐一桌。遠處天色透著紫紅,可以看到長沙方向燃起的大火。作品標簽上寫著:1938年周恩來、葉劍英、郭沫若、田漢、楊第甫在霞城書院召開重要軍事會議部署抗日,使湘潭免于又一場“文夕大火”。

    記者發現,畫面中出現的16個人,神情、姿態、衣著全不盡相同。除周恩來等人外,既有八路軍的指揮員、記錄員,又有國民黨將領杜聿明,還有霞城書院教師代表、當地宣傳抗日救國的百姓和商界人士。

    湘潭市國學研究會會長楊斌告訴記者,楊永安所繪的所有人和物都建立在史實基礎上,畫面中主要人物展現的相貌和氣質全部依照《湘潭縣志》等歷史資料創作而成,就連屋外的背景建筑,都參考了上世紀30年代湘潭縣城的鳥瞰圖。

    這幅畫是楊永安在2015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創作的。他說:“很少有人知道霞城書院與周恩來的歷史淵源。雖然霞城書院的遺址因火炬學校的建立而不復存在,但我希望能通過這幅畫,讓更多的人了解書院過去的精神風貌,記住周總理為湘潭作出的貢獻。”

    2 齊白石老人逝世,周恩來前來瞻仰遺容,并參加公祭儀式

    作為湖湘文化的發源地,湘潭涌現出了齊白石、楊度、黎錦熙、呂驥等諸多文化名人。他們曾都跟周恩來有過交往,并受到了他的照顧。

    “我在我爺爺的葬禮上曾見過一次周總理,他風度翩翩,氣質非凡,我當時都被他迷倒了。他穿得很樸素,待人非常親和,完全沒有國家領導人的架子。”家住湘潭的齊白石嫡孫齊由來現已82歲高齡,他告訴記者,祖父在世時曾多次受到周總理的關照,作為齊家人他將永遠銘記周總理的恩情。

    新中國成立的時候,齊白石受到周恩來的邀請,有生以來第一次出席由國家領導人主持的招待會。回到家里,他感到由衷的欣喜,幾次對家里人說:“我沒有想到我會參加這樣盛大的招待會,比起舊社會來,真是太不一樣了。”

    1950年秋,周恩來偶然聽到齊白石的住房年久失修,又破又漏,且有坍塌的危險,便命政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派人加以修繕。齊白石對此由衷感謝。

    恰巧此時,齊白石的長子不幸病故。周恩來知道后,即派秘書帶花圈來跨車胡同吊唁,送來人民幣500元表示慰問。這對齊白石來說是一個莫大慰藉。

    1953年,周恩來在中南海懷仁堂為齊白石補慶90大壽,并由木偶劇團作了專場演出。周總理頻頻向大家招手致意,徑直走到白石老人的身旁,俯下身來親切地對他說:“您是人民杰出的藝術家,您為人民、為我們的國家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您。”

    1957年9月17日,白石老人去世。晚上11時,周恩來前來瞻仰遺容。他和白石老人的家屬們一一握手,慰問悼念。5天后,他又參加了齊白石的公祭儀式。

    楊度曾因勸進袁世凱稱帝而背負罵名。1975年10月7日,久病的周恩來突然清醒過來,派秘書給國家文物局局長王冶秋帶話,袁世凱稱帝時的“籌安會六君子”之一的楊度曾是中共黨員,是他批準的。楊度逝世后被安葬在萬國公墓,他和潘漢年曾前往吊唁。一個保守近半個世紀的秘密才逐漸披露。

    1929年,正是中國共產黨處于地下時期,在白色恐怖的上海,楊度在周恩來的介紹下加入中國共產黨。此事在當時只有少數幾人知道。

    20世紀30年代初期,周恩來稱呼楊度“皙子先生”,楊度則稱周為“伍豪先生”,他們是上海灘的同志。  

    現居北京的楊度孫子楊友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1949年,章士釗作為南京政府和談代表之一前往北京,我父親作為章士釗的秘書一同前往。面見毛主席時,章士釗介紹我父親,說:“這是楊皙子的大公子。”毛主席說:“哎呀,楊皙子可是我們自己人啊!”可見,毛主席知道楊度是共產黨人,但當時并沒有對外宣示。直到1975年,周總理去世之前才頂著強烈的政治壓力將之公布于眾,這才使得大家明白這段歷史。

    1978年第三次修訂《辭海》時,遵照周總理的遺言,經編輯部多方查找資料證實,補入楊度“晚年移居上海,加入中國互濟會及其他進步團體。1929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白色恐怖下堅持黨的工作。” 

    在著名音樂家呂驥眼中,周恩來是一位精力充沛的人。70多年前,呂驥第一次在太原國民師范聽周恩來作形勢報告。鮮明的觀點、科學的分析、精煉的語言,讓在場的人深受感染。周恩來一口氣講了5個多小時,中間沒有間歇,僅喝過一兩口水。結束時,現場爆發出熱烈掌聲,1000多人被他精彩的報告帶出了迷霧,對國內外的軍事政治形勢有了清楚的認識,勝利的信心大為提高。

    聽完報告之后的一個晚上,呂驥向五臺山前線出發了。第二天,在行軍路上,他就給一首詞《武裝保衛山西》譜了曲。

    從此,這首歌就開始在山西前后方流傳開來。呂驥曾說:“這可說是我們聽了周副主席激動人心的報告后的一個實際行動。”

     3 在周恩來的關懷下,韶山鐵路僅半年就建成了

    “我已經82歲了,第一次見到他也時隔50多年了,但他那英俊的外形,和藹可親的樣子,到現在我還記得清。”現居韶山的馬葆瑩曾是韶山招待所的一名女服務員。1964年4月16日,周恩來陪剛果一位貴賓來韶山,是由她接待的。

    當天上午10時許,兩輛紅旗牌轎車在韶山招待所(即今天的韶山賓館4號樓)門前停下。馬葆瑩走到車旁打開車門,神采奕奕、慈祥可親的周恩來總理下了車。她太高興了,總理伸出手來,示意握手時,她一下子還沒有反應過來,握手時又緊緊握住不放,舍不得松開,又馬上感到自己失禮了。周總理問過她的名字后,交代她:“你不要向你們的領導匯報了,我們到接待室休息一下就去參觀。”

    在參觀完毛澤東舊居后,周恩來回到休息室,馬葆瑩拿了文房四寶,請周恩來題詞留念,并請求合影珍藏。周恩來婉言謝絕,解釋說:“今天我是陪外賓來韶山,不能簽名,也不能和你們合影,以后我還會再來的。”

    “沒有合影固然遺憾,但可以看得出,周總理是個守規矩、講原則的人。”馬葆瑩說。

    周恩來不僅去過韶山,而且無微不至關心著韶山。韶山有不少同志在北京或其他地方受到過周恩來的親切接見,聆聽過他的諄諄教導。1969年4月,時任韶山黨支部副書記的毛澤仁出席黨的“九大”,分組討論時,坐在周恩來的身旁。周恩來與他親切交談,勉勵說,你生長在毛主席家鄉,非常幸福,要好好聽毛主席的話。“九大”閉幕那天,周恩來領著毛澤仁見毛主席,介紹說,這就是毛澤仁,毛澤東喜意濃濃地說:“原來是我的堂弟弟。”停頓片刻,又問:“你是哪行的,是屬鑒公祠,還是震公祠?”毛澤仁興奮極了,一時語塞,未答上話。

    此外,從韶山革命紀念地的建設到宣傳方針,到工農群眾的衣食住行,周恩來都掛在心上,具體過問。

    1971年,他明確指出,韶山的宣傳重點是毛澤東青少年時代的革命實踐,尤其是農村調查、建黨、發動和領導農民運動。韶山鐵路,也是在周總理的關懷下,僅半年就建成了。韶山火車站的選址、設計和擴建,周恩來都有具體指示。設計人員對車站地址提出過兩個方案,一是把火車站放在離毛澤東舊居5公里遠的地方,即現在的車站地址;另一設想是把鐵路延伸到韶山沖內。周恩來認為第一個方案好,既能保護韶山沖的原貌,又使參觀的人流有回旋的余地。現在的實踐證明,這是一個英明的決策,體現了周恩來的遠見。

    韶山苗圃里,生長著一大片中阿友誼樹——油橄欖。這是1964年周恩來訪問阿爾巴尼亞帶回來的樹苗,派人送到韶山栽培的。這些凝聚著周恩來情思的中阿友誼樹,早已枝繁葉茂,長大成林;還培植了10多萬株新苗,分送河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栽培,亦已形成片片油橄欖林了。

】 【打印繁體】 【投稿】 【收藏】 【推薦】 【舉報】 【評論】 【關閉】 【返回頂部
我來說兩句
已有0評論 點擊全部查看
帳號: 密碼: (新用戶注冊)
驗證碼:
表情:
內容:
湖南紅色點擊榜
新聞
旅游
住宿
歷史
湖南紅色旅游新聞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