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記者 楊柳青 提到開國大將黃克誠,人們會想到他剛正不阿、敢于直言的性格。他在黨內、軍內享有崇高的威望。他一生艱苦樸素、克己奉公、廉潔自律,用行動感染和影響著子女。 近日,記者電話采訪了居住在北京的黃楠女士。“父親在我們小時候一直說,要我們好好學習,將來要好好為國家做事。”電話里,72歲的黃楠向記者回憶了父親黃克誠大將的故事,談起黃家家風。 “父親希望我們搞科學,建設國家” 黃克誠大將一共有四個兒女。大女兒黃楠北大物理系畢業,在高能物理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大兒子黃熙清華大學畢業后擔任工程師。二兒子黃晴北大國際新聞專業研究生畢業后在人民日報社工作。小女兒黃梅是中國科學院外文研究人員,曾留學美國獲得博士學位。 “我們家很重視學習,父親非常看重我們是否能為國家做有益的事。”黃楠說,建國后因為要建設國家,大多數領導的孩子都學理工,沒人想當官。父親也希望我們能學好科學,建設好國家。 “小時候母親經常為我們講故事,讀古文,希望我們能背誦。我們做的作業,母親也會親自檢查。”黃楠回憶,上世紀八十年代,小妹讀研究生和博士的時候,身體不好,壓力很大,擔心自己跟不上。父親知道后,便對妹妹說,人一定要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氣概,面對困難要一往無前,不要輕言放棄。在父親的鼓勵下,黃楠的小妹最終以優秀的成績完成了全部學業。 黃克誠對孩子們的品德也很重視。黃楠回憶,妹妹讀小學的時候,可能是上課說小話,在“操行”一欄批了“中”。父親知道后,便把妹妹轉到了部隊的小學,希望她能嚴守紀律。“父親不喜歡對孩子們講大道理,但如果我們有做得不對的地方,父親會指出來。”黃楠說。 “父親雖然對我們要求很嚴,但他是個溫和慈愛的人。”黃克誠任湖南省委書記期間,黃楠曾隨父親在長沙生活。“他工作很忙,平時也難見到。不過父親得閑的時候,也會去學校接我放學。那個時候,父親總愛用胡子扎我,逗得我咯咯直笑。”老太太說,她現在依然記得那種寵溺的感覺,回憶起來,心里滿滿的甜味。 “父親從沒想過為個人撈什么” 黃克誠言傳身教,要求子女們克己奉公。晚年他體弱多病、氣管不好,一些老部下曾一再邀他去南方過冬,他認為是浪費公款而謝絕了,并教育子女和工作人員,“如果不是工作需要,即使浪費掉一分錢,也愧對老百姓。” 歷史上,黃克誠曾因為堅持正確意見而多次受到錯誤批判、受到降職和撤職等不公正待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黃克誠平反復出,重新擔任了黨和軍隊的重要領導職務。他住的是國家優待的老四合院。老房子漏雨,管理部門幾次動員黃老大翻修,黃克誠就是不答應。他說:“小補漏就好,國家還很窮,群眾住房更困難,許多家庭幾代人同住一間房子。我現在的住房條件比起他們來,不知要好上多少倍。還是把大翻修的錢省下來,用在當用之處吧。”直到逝世,黃克誠一家仍然住在那座夏天有點漏雨的房子里。 “父親生活上非常節儉,從來沒想過為個人撈什么。”黃楠回憶,小時候有一次她和父母出門逛街,母親看到一罐可可粉很想買下。父親一看價格,要十多元,立刻對母親說:“太貴了,不是必需的,不要買。” “我們家的衣食住行,除了住房由公家安排,其他的都很簡樸。”黃楠說,小時候布票有限,家里的衣服都要省著穿。因為她是長女,經常要幫弟弟們補襪子。“襪子破了再補,補好了再穿,我們家的東西都是用到不能再用才會扔掉,絕不浪費。”黃楠說,她現在家里用的沙發也是父親當年留下的木沙發,沙發外面包的布已經洗不凈了,但能用就不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