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不覺得姑奶奶已離我們而去。我跟她雖相見只有6次,相聚加起來不到100天,但受到的影響卻是一輩子的。”5月15日,紅軍女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我黨組織戰線杰出的領導者曾志的侄孫女曾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曾志原名曾昭學,宜章縣人,陶鑄同志夫人。192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湘南起義,后上井岡山,擔任過紅四軍組織科干事等。原中顧委委員,中組部原副部長。 曾瀾今年44歲,是曾志哥哥曾昭信的孫女。“你們看看,這個曾瀾從長相到神態跟我媽還真有點像哩。”有一次,曾志的女兒陶斯亮說。 “我叫曾志姑奶奶,每一次我們相處的情景都依然清晰地印在我心里。”曾瀾回憶道,“小時候,姑奶奶常對我說,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報效國家。” 1995年10月,曾志回家鄉宜章參加鄧中夏銅像揭幕儀式,此時曾瀾已長大參加工作。曾志問曾瀾:“你單位有黨組織吧,你應向黨靠攏,主動申請入黨,要為國家做更多的事。” 此次相見,在曾瀾記憶中,姑奶奶反復跟她說的一句話就是:“要本分做事、老實做人,多想想為國家做貢獻。”后來,曾瀾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光榮地成為了一名中共黨員。如今,曾瀾已是廣州市荔灣區的一名黨務工作者,負責指導街道社區黨建工作。 曾志的一言一行,對后輩們影響很深。曾瀾的大哥曾林今年56歲,他告訴記者:“我清晰記得,姑奶奶對我說過,一切要靠個人努力,不要向國家張口伸手,要多想想為國家作貢獻。”這句話一直印在他腦海中。 1992年9月,曾林與父親曾國才到北京去看望曾志,在姑奶奶家里,他看到的是陳舊的沙發,其他家具都很簡樸。吃的菜很簡單,和尋常百姓家沒什么區別。曾林說:“我常跟自己的子女講姑奶奶勤儉節約的故事,現在又把這些故事講給孫輩們聽。” 曾林說,曾志自我要求嚴格,她一個兒子在井岡山務農,一個是廣東樂昌市環保局的一般干部,已退休,她沒有為后輩謀取過任何特殊的東西。她一貫勤儉節約,一張舊桌布用了10多年,每月省吃儉用省下的工資裝入注有年份月份的工資袋,以示自己收入來源清白。她省下的6萬多元,全部捐獻給了宜章、祁陽的“希望工程”。
“當前,有些人干事總喜歡找門路、打招呼、批條子,但姑奶奶教導我們要誠誠懇懇做人、實實在在做事,憑自己本事吃飯。”曾瀾說,她8個兄弟姊妹,有在林業局、煤炭公司上班的,有當小學教師的,有做小生意的,個個都是自力更生,從來不找關系當官、走捷徑發財。 湖南日報記者 白培生 李秉鈞 通訊員 劉從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