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一號”前身系日軍“無名艇”
這艘已停航10多年的“交通一號”現停靠在湘江西岸,距銀盆嶺大橋不足300米。
近日,記者乘長沙市地方海事局海巡艇,實地探訪和拍攝了這艘湖南目前唯一留存的日本“無名艇”。
該船船齡已超過70年,加之退役多年,船體已顯殘破,大部分油漆皮層老化脫落。內外機器設備和部件殘缺不齊,銹跡斑斑。但其日本“身份”仍然可覓:該船主甲板是鋼制結構,全部采用當時較先進的鉚釘結合技術工藝鍛造而成,船體具有密封無縫不滲水的特點。而當年,湖南內河船只仍以傳統的木船居多。“船殼冇得一顆釘子和螺絲。”負責看守該船的長沙船舶廠職工唐國強說。
它從哪里來?有著怎樣的歷史?多處史料記載給出了答案。現年86歲高齡的劉甲柱先生是原湖南省交通廳交通史志辦總編、國家級編審,其主編的《湖南省志》第十卷《交通志》中記載:我省成立“湘江沉沒船舶打撈委員會”,自1949年9月至1952年底,組織專業技術隊伍,在湘水干流先后撈起沉沒的輪船、軍艦、登陸艇等20余艘……
《湖南省長沙船舶廠廠史》明確記載:“1950年2月,省航業公司與私營‘意然機器廠’簽訂合約,成立‘公私合營湘航意然機器廠’……公司以打撈的沉艇四艘和部分大米向工廠投資,在長沙古樓門租廠房,三月正式開工……”這艘“無名艇”,即當年打撈上來的四艘日軍沉艇之一。后經過改造,命名為“長沙船廠交通一號”繼續服役。
老船長曾開著它接送市民上下班
今年87歲的李伯純是長沙船舶廠的退休職工,從1973年至1980年擔任該船船長。他介紹說,這艘日本艇船頭圓潤,俗稱“和尚頭”。吃水深達1.8米,這在內河船舶中極為少見。動力是采用的內燃機技術,開起來勁頭很足,是一艘拖輪。曾見證過長沙抗戰的李老回憶說,他曾在湘江見過類似船只。“該船應該是日軍從湘江水路侵犯湖南時,主要用于拖戰艦的。”
這艘日本“無名艦”被打撈上岸后經過改造,主要作為交通船使用。1971年,長沙湘江一橋(現橘子洲大橋)建設期間,李伯純曾駕駛它承擔接送湘江兩岸市民過河上下班的任務。
橘子洲大橋建成后,按照輔助船的使用要求,在船尾裝了一個大鐵鉤,繼續發揮其拖輪作用,主要用于拖帶出廠的新船。
今年76歲的長沙船舶廠退休職工譚幫佐對這艘船的印象也十分深刻。 退休前,他是廠里的木工,他說,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交通一號”在長沙船舶廠進行過一次大修,將原甲板以上木質結構,改造成鋼質和木質混合結構,機艙也更換部分設備。
將日軍侵華“鐵證”好好留存
湖南是中國抗日戰爭的主戰場,湘江航運在抗戰期間曾遭受日軍多次轟炸,損失慘重。據史料記載:1938年,新長江等3艘輪船擔運軍差,在湖北田家鎮,遭敵機轟炸沉沒,死亡船員32人。1939年新福興號遭日機掃射,掌舵失措,駛入湘江下游布雷區觸雷沉沒;新快利船行至長沙縣鵝羊山港,遭其相同厄運,兩船船員183人無一生還。是年冬,新太和等14艘輪船被日機炸毀,打撈掩埋尸體116具。1943年,源昌、泰昌等10條船行到常德,在港內被日機炸毀……《湖南省志》第十卷《交通志》“水運” 篇中也明確記載:抗日戰爭中,湘北、湘中幾度會戰,在軍機緊急之中,在敵機威脅之下,民船船工罔顧性命,搶運軍需糧秣、武器彈藥,補充兵力,護送傷員,冒險往還,努力服務,至堪稱道,誠屬難能而可貴,故此損失亦極慘重,行駛于江河間的大艑、大舸悉毀于敵手,有記載者共94艘。
“這艘日本‘無名艇’,既是湖南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戰利實物,更是日本侵華的歷史鐵證,我們將它保存下來,已派專人看護,讓更多人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 長沙船舶廠黨委書記、廠長王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