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足球联赛|nba历年总冠军|波尔图vs沙维什|女篮直播中央5台现场直播|欧洲国家联赛时间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毛澤東故居 劉少奇故居 彭德懷故居 賀龍故居 楊開慧故居 雷鋒紀念館
中國紅色報道
湖南紅色報道
中國紅色視頻
中國紅色景區資訊
中國旅游新聞
我要投稿
岳麓山發現長沙會戰炮兵陣地新址
2015-08-11 19:33:17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湖南紅色旅游網 【 】 瀏覽:67次 評論:0
  制圖/王斌
  昨日上午,原長沙炮兵學院院長謝后齊先生來到岳麓山上,根據他的判斷,岳麓山古炮臺和73軍墓附近的遺跡是當年長沙會戰時的炮兵陣地。  長沙晚報記者 石禎專 余劭劼 攝影報道
  長沙晚報記者 任波 實習生 歐莫若

  抗戰時期的第三次長沙會戰,當入侵湖南的日軍進入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布下的“天爐”中時,布陣岳麓山間的大炮噴吐“天火”,焚燒入侵的日軍。在這場會戰中,中國軍隊奮力守衛長沙城,造就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盟軍與日軍交戰的首場大捷。但在這次會戰中發揮巨大作用的炮兵陣地到底在岳麓山哪個地方,卻一直沒有定論。昨日,記者和年已八旬的炮兵專家、原長沙炮兵學院院長謝后齊先生一起登上岳麓山,找尋遺失在歷史煙云中的炮兵陣地。

  地點:赫石坡73軍墓上方

  “防御工事”實為榴彈炮陣地

  基層文物單位曾報告,湖南師大附近赫石坡73軍抗戰陣亡將士墓上方,有一處疑似抗戰時期的“防御工事”。

  昨日上午,記者和謝后齊先生一起來到這處人所不知的“防御工事”。撥開赫石坡山腰瘋長的草木,謝后齊驚呼,這處所謂的“防御工事”竟是他久尋不得,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岳麓山重炮陣地。跨過用亂石平整壘起的數個臺階,前面忽然出現一個“大坑”。“大坑”兩面分別有壕溝向左右兩面延伸。

  謝后齊興奮地告訴記者,現在基本可肯定,這處地方絕非“防御工事”,而是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發揮過極其重要作用的重炮陣地。具體來說,在第三次長沙會戰期間,岳麓山曾裝備有兩門德國制造的sFH18 150毫米榴彈炮,這里肯定放置有其中一門。謝后齊稱,這樣大口徑的榴彈炮,從赫石坡上方發射炮彈,可飛越坡子街上空,飛出15公里,直接飛到今長沙東二環的荷花園。

  謝后齊指著面前那個深達1.7米的“大坑”說,這是炮床位置。炮床左邊壕溝是彈藥掩體,右側挖有人員掩蔽部。當初,這門榴彈炮,經拖曳上山后,挖開山體,將炮放置于炮床之中,再在炮口前砌起面層層石頭階梯,以防榴彈炮發射時產生的沖擊波使炮口前位置坍塌。

  第三次長沙會戰期間,日軍在長沙東南方阿彌嶺設置司令部,估計就是赫石坡上的這門大炮“轟”的一聲,把日軍司令部一炮擊毀。后來,日軍司令部一連搬了六次家,結果六次都被岳麓山重炮轟塌。為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長沙市正在赫石坡修建岳麓山抗戰文化園,其實,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這處炮兵陣地,最值得修復。

  不過,謝后齊先生也有一個疑問,榴彈炮是不可拆卸的,當年中國軍人是怎樣將這門大炮拖到此處炮兵陣地的?或許也有一種可能,為讓這門重炮發揮最大威力,不管付出任何代價,作出任何艱辛努力,英勇的中國軍人,也一定會想方設法,讓這種近兩米寬、5噸重、裝有鐵質輪子的榴彈炮最終放到它應該放置、能發揮最大作用的炮位上。

  地點:岳麓山“古炮臺”

  “古炮臺”標識上方應為山炮放置處

  就在赫石坡73軍墓榴彈炮陣地的上方,能夠攀爬到可俯瞰長沙的觀景臺,而在觀景臺后側,有一處古炮臺。岳麓山老居民一直傳言,此處曾為抗戰炮兵陣地。

  此處是否為第三次長沙會戰炮兵陣地?人們眾說紛紜,不少人認為,此處設置火炮,炮口面對的方向是岳麓山后側望城坡,似乎不太可能。

  但謝后齊在岳麓山管理處文物科胡滔滔帶領下來到此處,謝老卻連聲稱,此處若設置火炮,絕對是一處極佳的遮蔽炮兵陣地。這里處于山脊背側處,若放置火炮,當為當年中國從瑞典卜福斯軍火廠(德國克虜伯軍火公司子公司)進口的卜福斯m30-70毫米山炮。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用大石頭鐫刻“古炮臺”標識的地方,應為炮兵陣地彈藥放置處,而上方一個并不寬敞的小坪,則是卜福斯山炮放置處。炮管僅一米多長的卜福斯山炮炮小靈活,有“哈巴狗”之稱,放置于山頂背側處,可進行圓周射擊。卜福斯山炮雖處山頂背側處,通過指揮所,完全可以對長沙城進行間接瞄準射擊,其射程可達黃土嶺一帶。更重要的是,火炮最大的敵人,是敵方炮火轟炸。此處炮兵陣地極其隱蔽,謝后齊認為,此地設置為炮兵陣地,定為“行家”高手所為。 

  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日軍連續被中國軍隊布置在岳麓山的重炮轟擊,吃盡苦頭,日軍于是不斷派出轟炸機,卻一直沒能找到長沙炮兵陣地。岳麓山頂的中國炮兵故意用一只靛桶偽裝成一門大炮,日軍飛機連續投落數十顆重磅炸彈,自以為炸中目標,但他們哪里知道,岳麓山的炮火仍然在發揮著打擊侵略者的作用,山上火炮將黃土嶺、修械所、韭菜園、圣經學校、杜家山、湘雅路的日軍炸得潰不成軍。

  當年,在火線上采訪的《陣中日報》記者稱:“我們是一個科學落后的國家,一切現代化的裝備,都不及敵人。過去我們作戰單憑將士們用血和肉對抗敵人的鋼和鐵。步炮協同作戰而收獲巨大效果的,應以第三次長沙會戰為始……”

  地點:原湖南計算機高等專科學校上方

  設置炮兵陣地可能性不大

  胡滔滔可稱岳麓山的“活地圖”,他認為原湖南計算機高等專科學校上方一處名為“大黑板”旁的空地亦疑似炮兵陣地。

  從穿石湖往南上消防道,謝后齊來到“大黑板”附近,對周邊地理不停觀測。以他對火炮放置的專業知識,他認為此處離山底最近,似可放置蘇聯援助的m1900/30 76.2毫米野炮,但亦存在兩大疑點。這種大炮炮身奇重,但此處道路狹窄,坡度甚陡,運上山的可能性不大;第二,在炮位左側有塊巨大的“大黑石”,射擊面不寬,并非布炮理想位置,在此處設置炮兵陣地,可能性似乎不大。此外,此處離上述兩處炮兵陣地甚遠,不便指揮。像古炮臺和赫石坡所設立的炮兵陣地,其距離實際較近,僅存在高低差,而當年炮兵指揮所則極有可能設置在觀景臺一帶。第三次長沙會戰期間的其他幾處炮兵陣地,似乎亦可在此處附近尋找。

  謝后齊告訴記者,第三次長沙會戰中,中國炮兵擅長集中優勢兵力,雖然炮不多,但用得靈活,加之戰前準備充分,步炮協同,創造了中國炮兵在抗戰期間對敵的典范之作。

】 【打印繁體】 【投稿】 【收藏】 【推薦】 【舉報】 【評論】 【關閉】 【返回頂部
我來說兩句
已有0評論 點擊全部查看
帳號: 密碼: (新用戶注冊)
驗證碼:
表情:
內容:
湖南紅色點擊榜
新聞
旅游
住宿
歷史
湖南紅色旅游新聞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