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記者 劉躍兵 通訊員 唐沖凌 徐曉云 “我們兄弟三人都上了抗日前線,只有我一個人回來。”6月2日,新田縣毛里鄉桑梓村村民、今年98歲的盤加新,一臉平靜地對記者說。該縣統戰部副部長徐曉向記者介紹:“盤加新1917年出生,兄弟5人,除兩個弟弟未及成年去世外,大哥盤加力、二哥盤加克在抗日前線犧牲。是名符其實的抗日之家。” 抗日之家 盤加新告訴記者:“因為家境貧寒,我11歲就到相距50多公里的嘉禾縣給人看牛,15歲下地干活,犁田耙田什么都干。” 盤加新12歲那年,大哥盤加力參軍。抗戰暴發后不久,傳來盤加力在戰場上犧牲的消息。母親因此思念成疾,整日以淚洗面,1935年去世。 1939年,二哥盤加克參軍。不久,也在抗日前線殉國。 1940年,盤加新從嘉禾縣返回新田參軍。盤加新至今清晰地記得,自己隨同新兵隊伍從新田出發,走了三天,在郴州坐上火車,因前方橋梁被日軍炸斷,到湘潭下車。然后,徒步經過寧鄉、益陽、常德,到達慈利縣參加新兵訓練。僅僅訓練了一個月,編入國民革命軍73軍77師230團第三營機槍連。 這時,盤加新激動地舉起手中的拐杖,瞄準,作出射擊的姿勢,告訴記者:“我們用的是水冷式馬克重機槍,重120斤,6名士兵維護。我們有不同的稱謂:一名管前兵,負責找水、運水。一名聯絡兵,負責與管前兵聯系,為機槍加水冷卻,打戰時還要把部隊的馬尿收集起來,以備用。一名射擊手,負責開槍。一名裝彈手,負責為機槍裝子彈。兩名戰略手,負責運送子彈。”盤加新因為身體素質過硬,在訓練中表現突出,成為機槍射擊手。 戰場立功 不久,盤加新隨部隊來到湖南省澧縣以北的湖北抗日前線駐扎,即與日軍遭遇。 “第一次上戰場,害怕嗎?”記者不禁問道,盤加新對記者說:“生活在那個年代,習慣了。戰前為鼓舞士氣,團長柏舉晴還要我帶頭唱歌。” 雖然時隔74年,盤加新不假思索低聲唱起來:“同胞們,向前走,別退后,把我們的血和肉,拼了敵人的頭,生死不怕,直到最后關頭。同胞的屠殺,土地的強占,我們絕不能接受。中國的領土,一寸也不能失守。” 1941年12月, 73軍77師在爛泥深坑里,兩天兩夜走了三百多華里,抵達長沙岳麓山附近,參加守備長沙作戰。 戰斗打響,日本兵潮涌而至。連長命令盤加新,在日軍沖鋒到相距陣地100公尺時開槍射擊。而盤加新建議,等敵人沖鋒到80公尺時再開火,保證完成任務。見守軍遲遲沒有動靜,沖上來的日本兵越來越多。 等待戰機的盤加新瞄準一名騎馬的日本軍官,果斷掃射,日本軍官應聲落馬。緊接著倒下一大片日本官兵。 戰后,團長柏舉晴、營長何可美來到機槍連,連聲稱贊盤加新是個好兵,并提議盤加新接任已經犧牲的連長的職務,盤加新搖著頭說:“我不識字,不適合當連長。” 1943年11月常德會戰暴發,73軍以一個師堅守石門,主力在石門縣西北新關、永盛橋間集結。“戰斗打了7天7夜,日軍飛機黑壓壓一片飛到陣地上空瘋狂掃射。”盤加新說:“在敵機的一次掃射中,4名戰友在我身邊犧牲,兩名新田老鄉、兩名郴州籍戰友。但我們沒有絲毫的恐懼,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狙擊敵人的進攻,一次又一次奪回陣地。因為,我們是中國軍人!” 后來,作戰重心由澧水以南地區移至以常德市為中心的附近地區。盤加新所在部隊在一次激戰中被打散。盤加新流著眼淚回憶:“我多想聽到熟悉的軍號聲,好循聲找到部隊,可始終沒有。” 快樂老人 尋找部隊未果,盤加新輾轉多地給人幫工。直到1949年新田解放才返鄉。這時,家里的房屋已經倒塌,父親去世。只剩下他一人。 盤加新白手起家重建房屋,1951年結婚。1954年生下一女。盤加新在村集體苦活累活搶著干,每天都是10分工分。 2003年,盤加新的老伴去世,2006年,唯一的女兒去世。盤加新的外孫劉朝井、劉朝河、劉朝田,把他接到身邊生活,每月給老人600元生活費。這年,他跟大外孫劉朝井來到新田縣城居住。盤加新生性樂觀,愛串門、愛聊天,左鄰右舍都很喜歡他。大外孫媳周美莊說:“那幾年,外公還坐車到嘉禾縣走親戚呢。” 現在,盤加新回到大外孫家——新田縣冷水井鄉劉家橋村,由65歲的女婿劉水保照顧,劉水保說:“我現在是岳父的全陪,白天他到哪我到哪,晚上我們睡一張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