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午,在湘江邊一家主題餐廳里,抗戰老兵唐曦的百歲生日慶祝活動正在舉行,湖南老兵之家和其他機構共100多名義工趕來祝壽。唐老一直樂呵呵的,看起來身體硬朗,能自如走動。盡管耳朵聽不見,但記者通過文字與其交流,發現老人回憶70多年前的戰爭歲月時,敘說非常清晰,記憶力驚人。
投軍后一心想上前線殺敵
唐老1916年4月生于湖南新化一個小鎮,因為家里很窮,很小就到武漢一個叫“亞新輿地學社”的公司當學徒,這是中國當時較早的地圖出版社,多年的學徒經歷對他后來參軍做偵察工作有很大影響。
武漢被日軍攻陷后,唐曦親眼目睹了日軍殘殺平民的暴行,此時已23歲的他憤而投軍,在部隊當文書。由于不能施展上前線殺敵的抱負,幾個月后他就報考了黃埔軍校,成為該校第十七期學員。經過兩年左右的學習,1942年畢業分配在重慶一個負責警衛工作的部隊,唐曦仍對不能上前線而不滿意。幾個月后,在熟人介紹下,他參加了遠征軍第5軍200師。
在1944年大反攻前的一天,他到敵軍前沿去打探情況,對地形特征和敵方部署都作了了解,但在返回途中被敵軍發現。面對敵人的猛烈火力,他本想拼了,但想到自己肩負的使命,他又想辦法返回了部隊駐地。
沒有與日軍槍對槍干,老人感到遺憾
說起戰爭的殘酷,唐曦說,在一次反攻中,他們團9個連長3個陣亡6個負傷,140多名官兵上前線只剩下40多人。
除了戰爭的殘酷,戰士們的生活也很艱苦。沒有魚肉吃,連新鮮蔬菜都沒有,大米也供應不上。生活很苦,但士兵們斗志昂揚,英勇殺敵。
在滇西反攻的半年多時間,在滇緬一帶的抗日軍隊將芒市、騰沖和龍陵三地的10000多敵軍消滅,打通了中國和緬甸的通道,為抗日戰爭勝利創造了條件。“我的夢想就是到前線與日軍槍對槍干,沒有實現這個愿望,我感到有點遺憾。”老人說。
百歲仍關心時事,給聯合國秘書長寫信
“歷經坎坷身猶健,百歲仍懷愛國心。”退休老人孟企平目前正在整理唐老的口述史,他以這兩句話來評價百歲唐曦。根據他對唐老多年的接觸,孟企平認為,老人沒有不良嗜好,生活非常樸素,在新中國成立后長期負責單位食堂的種菜、養豬工作,身板硬朗。目前生活在望城區安華山莊養老公寓的唐老生活仍很有規律,每天起床后就將被子疊成整齊的豆腐塊。
讓孟企平更加感動的是,唐老仍關心時事,心中充滿愛國之情,不僅每天堅持看書看報,還給年輕人講國際形勢。唐老還寫了一封致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信,以自己作為二戰中國戰區一名抗戰老兵的經歷,談要建和平世界,建富強世界,同時要保護環境。(線索提供人王先生獲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