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式旅游推介會還有效果嗎?
最近幾天,先后有旅游媒體同行和旅行社人士向筆者吐苦水,有的旅游推介會真的想想都懶得去,枯坐兩個小時,提前走主辦方會不高興,呆坐著又很浪費時間,最近廣州堵車厲害得很,參加一場旅游推介會一般得耗掉半天的時間,如果上午一場下午一場,這一天基本上都沒有時間去做其他事情了。而那位佛山的旅行社朋友更是覺得無奈,有些推介會往往是通過主管旅游局或者主管協會發出的邀請,不參加會被視為不積極,但是從佛山趕到廣州來參加一場本來收些資料就可以的推介會,往往要耗掉一天的時間。 無獨有偶,在媒體同行和旅行社人士覺得推介會無聊的同時,一位旅游局推廣處的公務員在聊天的時候也表示,現在推廣旅游的方式似乎出現了問題,花了很多時間和金錢籌備的推介會,現場效果似乎不是很好,往往一場推介會能來50人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中途要走掉三分之一,而在推介的過程中,與會人員不是玩手機就是在小聲聊天,真正全程關注推介會內容的人并不多。除非推介會上有比較重磅的消息,比如優惠力度加大之類的,否則無法引起人們的興趣。 旅游推介會到底出了什么問題了?為何參與人員都會有無力感?問題的癥結可能還是出在推介會的形式和內容上。廣東是全國第一大客源地,每年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旅游目的地旅游局、景區紛紛來廣州開推介會,筆者不完全統計,每年大約有上百場的旅游推介會在廣州召開,其中既有國外目的地,也有國內目的地,即便是廣東省內的目的地,亦有不少地市旅游局甚至縣級旅游局來廣州開推介會,對廣東客源市場非常重視。對業務重視的態度其實是值得肯定的,一個目的地愿意外出開旅游推介會,意味著當地重視旅游業發展,重視環境,重視民生。 但是傳統的授課式的旅游推介會,卻讓推廣效果事倍功半。從形式上來看,大多數目的地都喜歡采用“授課式”,往往是領導親自上臺推介,像講課一樣介紹當地的旅游資源,臺下坐滿了由媒體和旅行社扮演的“學生”,領導如數家珍講得繪聲繪色;如果是多個目的地的話,領導們輪番上臺,確實下了很多功夫,但是唯一的互動環節——提問環節,卻經常冷場,因為臺下坐著的人不知道要問什么。從內容上來看,授課式推介會,恨不得把當地旅游資源一股腦子全部托出來,似乎每一個點都不容錯過,但是往往每一個點都不是亮點。 一場推介會從開始到結束,就像一篇沒有任何感情色彩的消息稿一樣,客觀敘述,引不起與會人員的興趣。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互聯網的普及,了解信息渠道多了,推介會上講的內容,基本上都可以輕松地找得到資料,“美不美全靠導游一張嘴”的時代已經成為了過去式。而另一個因素,則是旅游的高速發展,人們見過的世面多了,去過的地方也多了,每年數以億計的出游人次,觀光式的旅游不再能夠吸引大眾的目光,旅游越發展,個性化旅游方式和內容的需求量越大,個性化的內容也越有價值,但是這一點,往往不容易做得到。 旅游局的公務員坦言,綜合因素影響下,出于各種考慮,旅游推介會仍然多選擇保守的授課式。但是筆者以為,時至今日,時轉勢移,若不是初次到某個客源地推廣,應該盡量減少授課式的旅游推介會,而采用互動體驗的方式推廣旅游,專注某一主題,從小的切口進入,引起與會人員的興趣。比如說,花兩個小時繪聲繪色介紹惠州旅游資源,不如讓與會人員現場體驗學一學龍門農民畫;花兩個小時介紹新西蘭,不如組織去看一場《霍比特人》然后介紹取景地。蔡華鋒 |
Tags:授課式旅游推介會還有效果嗎?
責任編輯:中國紅色旅游網
我來說兩句
已有0評論 點擊全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