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寨縣紅軍廣場,習近平總書記飽含深情地說:“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懷熱土一杯魂。回想過去的烽火歲月,金寨人民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中國革命事業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我們要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繼續前行,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革命傳統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識灌輸,又加強情感培育,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明確地告訴我們:紅色江山來之不易,是革命前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為此,習總書要求我們:紅色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不僅注重教給他們知識,更要對他們強化情感培育,從而,把紅色基因滲進他們血液,浸入他們心扉,引導青少年樹立“三觀”,目的是“使紅色江山代代傳下去。”
那么,究竟如何加強紅色教育呢?
一是充分利用各地的紅色資源,積極發揮紅色基因鑄魂育人的教育作用。
例如:今年7月,由省關工委,省委教育工委,安慶市關工委聯合舉辦的“放飛中國夢·傳承紅基因”主題教育活動在岳西大別山革命烈士陵園舉行,在活動現場,在關工委“五老”的帶領下,部分當地少先隊員和高校大學生參觀了革命烈士紀念館,聆聽紅色歷史,瞻養了革命烈士墓,接受紅色教育,孩子們紛紛表示:要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繼續前行,深入學習共產黨的光榮歷史和先烈們的豐功偉績,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當重任的棟梁之才,用頑強的意志和勤勞的雙手攻堅克難成就夢想。
二是充分運用紅色旅游的鮮活場景,大力傳承紅色基因。
紅色旅游不僅是一種旅游產品,也充滿了教育的內涵,組織青少年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到訪紅色圣地,達到了解歷史,達到憶苦思甜,熱愛當今社會的目的。例如,可以組織青少年到毛澤東故居和紀念館,嘉興市南湖風景名勝區,紹興市魯迅故居及紀念館,井岡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地參觀。從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領略紅色基因。
據2017年7月5號《經濟日報》有一篇報道。標題是:《紅色游有了新面孔》,文中寫道,創新已成為紅色旅游關鍵詞。紅色旅游不僅是革命精神的實踐之旅,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更是保護文化遺產,做強做大紅色IP的好契機。比如,在全國紅色之源,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上海,當地旅游局發布了五條紅色線路,分別是”紅色檔案”、“復興之路“、“激楊文字”、“歲月如歌”和“開天辟地”,游客可化身情報人員走進毛澤東故居,找尋接頭暗號和接頭信物,用浸潤式體驗方式,感受紅色旅游的魅力,從而,把紅色基因滲進青少年的血液,浸入他們心扉。
三是充分采用講紅色革命故事的方式,極力傳承紅色基因。
我們肥東縣關工委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報告團在給中小學生作《我們怎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報告中,報告員在講到“愛國”時,聲情并茂地講了兩個動人的紅色故事:
(1)1941年5月在肥東縣梁園的抗日戰爭中,彈火紛飛,硝煙彌漫……,新四軍中有一名叫王英杰的戰士,在與日本鬼子拼刺刀中,肚子被敵人用鋒利的刺刀刺破了,血流如注,滑溜溜的腸子陡然涌出肚皮外,他火速用手把腸子塞進肚皮內,又頑強地與鬼子展開肉搏戰……
(2)1949年4月,渡江戰役時,一位名叫馬毛姐的14歲姑娘自告奮勇借船給解放軍渡江,當時,解放軍看她年紀小,沒有征集她的船。于是,她主動向解放軍請戰,并堅定的說:“我會劃水,會掌舵,就是掉到江里,也要把你們送到對岸!”后來,經過訓練,她當了渡江第一船的班長,在槍林彈雨中,出色地完成了渡江任務。
報告員飽含深情、用抑揚頓挫的聲調,生動地講述紅色革命故事,青少年很受教育,很受感動,他們紛紛表示,要牢記紅色歷史,熱愛祖國。現在好好學習,將來做祖國的棟梁之材。
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內核,是中國共產黨一脈相承的遺傳密碼,是中國共產黨奮斗歷史的濃縮,紅色基因產生于艱苦卓絕的革命實踐,與黨的成長歷史緊密相連,并隨著黨的成熟而不斷豐富。可以說,中國革命歷史是紅色基因的形成來源和最好營養劑,紅色基因是黨內文化的升華,也是黨對人民群眾情感的凝聚。紅色基因最突出的表現和最深刻的印記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英雄主義,這是紅色文化超越時空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激勵后來者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動力和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走得再遠,走到光輝的未來。也不要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為此,我們要認真學習黨史,國史,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使其發揮長期、潛移默化的作用,為實現中國夢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奮斗!
(作者系肥東關工委副主任,童宗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