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人民日報》創刊號 剛剛過去的11月8日,是新中國第15個記者節。作為新中國新聞干部的搖籃,平山縣城關鎮里莊村由于與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的淵源而受到世人的關注。 今年也是黨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撤離平山進京65周年。2011年,河北省委、省政府為加強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建設,在平山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的基礎上擴建了18處原中央部委舊址,《人民日報》里莊舊址就是其中之一。如今,這里已成為《人民日報》、中新社及河北省內多家新聞媒體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常到之地。
在《人民日報》里莊舊址修復布展工作中,筆者通過實地考察、查閱資料、調查走訪、搜集文物,了解了《人民日報》在平山里莊的艱苦創業史。 《人民日報》里莊創刊舊址。 仇進忠攝 中央要辦“大黨報”,兩報會師小村莊 “父親張磐石一生與《人民日報》結緣。1946年5月,他主持創辦晉冀魯豫《人民日報》;1948年6月,在平山里莊主持創辦華北《人民日報》;1949年夏,在他主持下,《人民日報》正式確定為中共中央機關報。” 2014年11月5日,華北《人民日報》首任社長兼總編輯張磐石之子張志鋼為筆者簡要介紹了《人民日報》創刊里莊的前因后果。 1947年3月,因國民黨胡宗南部進攻,新華社總社撤出延安,黨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停刊,新華廣播電臺隨即停播。當時,只有晉冀魯豫解放區具有全面接替上述單位功能的條件。于是由張磐石主持進行了接替準備,確定邯鄲臺接替新華廣播電臺廣播;從晉冀魯豫《人民日報》抽調總編輯吳敏(即楊放之)負責,與其他方面調集的人員會合,成立“臨時新華總社”,承擔發稿功能。接替工作延續至當年7月,才由千里轉戰而來的新華社總社接手。 1948年春,人民解放戰爭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轉折,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勝利捷報頻傳。這時,黨中央考慮恢復因轉戰而?臋C關報。
當年3月7日,毛澤東以中共中央名義致電中央工委,提出了要辦“大黨報”的設想:華北局成立后,大黨報應如延安《解放日報》那樣,是同時代表中央和華北局的報紙,由中央負責,集中新華社(范長江、廖承志兩部分)、《人民日報》、《晉察冀日報》在一起,有充分條件辦一張較好的報紙。 舊址紀念館展出的《人民日報》報頭沿革 1948年5月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發布決定,將晉冀魯豫和晉察冀兩個解放區合并,成立華北中央局,決定明確中央委托華北局辦大黨報。5月20日,華北局召開第一次會議,劉少奇宣布晉察冀《晉察冀日報》與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合并,創辦新的《人民日報》,晉冀魯豫人民日報社社長張磐石任新的人民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晉察冀日報社社長鄧拓調任華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 華北《人民日報》絕大部分成員來自《晉察冀日報》和晉冀魯豫《人民日報》。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創刊于1946年5月15日,其前身是1939年1月1日創刊的華北《新華日報》!稌x察冀日報》創刊于1937年12月11日,原名叫《抗敵報》,1940年11月7日改為《晉察冀日報》。兩張報紙都在硝煙彌漫的戰火中誕生,在戰爭中,兩家報社有上百名新聞戰士壯烈犧牲,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巨大貢獻。 里莊,位于平山縣城西南約5公里處,當時有百余戶人家。據1994年出版的《平山縣志》記載,里莊“曾屬井陘,名七十五里莊,農為主”。這說明,“里莊”村名實際上是對“七十五里莊”的省略稱呼。 關于是誰決定將人民日報社址設在里莊的,目前尚沒有找到文字記錄。 里莊民風淳樸,是支前模范村,1937年就建立了中共黨組織,至1945年8月抗戰勝利,全村共發展黨員23名。八年抗戰中,里莊先后有40人參加了八路軍,為抗戰勝利付出巨大犧牲。 解放戰爭中,里莊作為老解放區,有12人參加了解放石家莊戰役、太原戰役等支前擔架隊和遠征擔架隊。1946年該村就進行了土地改革,有良好的群眾基礎。
從地理位置上看,這里南有光祿山,西臨冶河,東接平原,易守難攻。從現址分析,里莊距離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30多公里,但是距當時的華北局、華北軍區所在的煙堡村僅2.5公里,距華北人民政府所在地王子村只有1.5公里。當地有研究者認為,便于華北局就近領導,當屬《人民日報》選址里莊的重要原因。 10月2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采編人員到里莊創刊舊址紀念館參觀。 趙樹宴攝 1948年5月,鄧拓、王亢之帶領《晉察冀日報》編輯部自阜平遷址平山里莊。張磐石則于5月下旬前往里莊和先期到達的《晉察冀日報》負責人鄧拓、范瑾會面,商談兩報合并事宜。晉冀魯豫《人民日報》采訪部負責人李莊帶隊離開邯鄲于6月10日前后到達里莊,與《晉察冀日報》的同志們會合,緊鑼密鼓地展開《人民日報》的創刊工作。 毛澤東親筆題報頭,連寫4行16字 “無論是新老新聞工作者,還是慕名而來的普通游客,大家往往對毛澤東主席當時為《人民日報》題寫的報頭最感興趣。”里莊《人民日報》創刊紀念館工作人員這樣告訴筆者。因為在這里展出的是根據歷史原件復制的特殊題字——“人民日報”4個字,曾被毛澤東主席反復題寫了4遍。 1948年6月初,應華北局請求,毛澤東欣然命筆,為新的《人民日報》題寫報頭, 在白色土紙上一連寫了4行共16個字。原字寫得并不大,對寫得比較滿意的字,毛澤東本人在一旁作了圈點。直到今天,我們仍能在里莊紀念館根據歷史原件復制的展品上看到同樣的圈點。 據考,報頭題寫時間在6月8日至6月12日之間,這也是毛澤東到達西柏坡后不久即完成的題字之一。 “《人民日報》在發展沿革中用過三個毛澤東字體報頭。”2014年11月5日,現年91歲高齡的李莊夫人趙培蘭向筆者回憶道。
李莊,正是《人民日報》毛體報頭演進過程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其后,1946年6月,毛澤東在延安為晉冀魯豫《人民日報》題寫了由左向右的橫幅報頭,由專人帶到河北武安,編輯部美工再將這個親筆題字木刻成新的報頭,刊用在7月1日的晉冀魯豫《人民日報》上并沿用下來,直到《人民日報》里莊創刊時期。 在里莊,負責《人民日報》頭版版面設計的編輯是何燕凌。他從經過毛澤東圈點的題字中,選出“人民日報”4個字,有的加以放大,有的略作縮小,拼制成自左向右的橫排報頭。這在當時印刷文字一律豎排的情況下,并不多見。新的報頭題字在刻版后送了幾份給毛澤東審閱。毛澤東在其中的一張上畫了圈,表示認可,并點評道:“‘人民日報’這四個字,兩頭兩個字要大一些,中間的兩個字要小一點才好看。” 創刊號的《人民日報》報頭就這樣終于確定下來了,這個報頭一直沿用至今。 1948年6月15日,華北《人民日報》創刊號在里莊正式出版。創刊當日的《人民日報》對開2版,發行4萬余份。 創刊號上刊登了華北解放區正式組成的消息,并發表了長篇社論《華北解放區的當前任務——代創刊詞》。該社論是重要的歷史文獻。報社采訪部——同時也是新華社華北總分社——發出通知,要求全體記者“逐字逐句地研究”創刊號社論,并指出,這既是工作方針,也是報道方針。 按照黨中央指示,華北《人民日報》承擔黨中央機關報的職責。在里莊的日子里,《人民日報》發表了毛澤東同志多篇重要文章,深入宣傳中共中央的政治主張和方針政策,全面報道華北解放區和全國革命發展形勢,為指導奪取解放戰爭全面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1949年8月1日,《人民日報》正式成為中共中央機關報。 里莊時期《人民日報》編輯部雖然置身小村,卻堪稱我黨新聞干部的特殊搖籃,這一時期,不論是初入筆陣的新聞新兵,還是久經考驗的老新聞戰士,都受到了系統集中的業務培訓,特別是密集地聆聽了中央領導人和新華社負責人的精彩授課。 劉少奇曾指出,中央創辦華北《人民日報》有一個明確目的,就是為新中國成立后的中央機關報做干部方面的準備,另外還要抽出骨干力量,赴解放后的北平、天津這樣的大城市創辦黨委機關報,甚至還包括向華北地區的一些大報派出業務骨干。 《人民日報》在里莊創刊后,報社先后組建了三個“記者團”,集中調研、采訪并進行新聞培訓,使新聞工作者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和提高。 1948年6月10日,《人民日報》組成了“北上記者團”,采訪土地改革和生產情況。彭真叮囑記者團成員們說:記者不好當。稿子署名張三李四,是某一個人寫的,可是稿子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代表著黨的政策,一個字也不能馬虎。 華北《人民日報》創刊后不久,招收了大批青年知識分子,特別是在解放區經過了正規學習的年輕人。中央將《人民日報》這支隊伍視為未來黨的機關報的骨干力量,為此,中央書記處和中宣部決定,由中央領導人和新華社負責人親自授課和培訓。培訓地點選在陳家峪北溝村,培訓班名為“華北記者團”。
周恩來十分關心新聞培訓工作。他在與吳冷西談話時強調:這次集訓條件很好,重大宣傳問題都是由中央書記處議定,集訓是為迎接全國解放新局面做準備。全國解放很快就要到來,現在我們就要考慮如何籌備建立人民共和國,你們搞新聞工作的現在就要為全國解放后如何進行宣傳做好準備。 在培訓班上,劉少奇、彭真主要講當前的形勢和記者的責任,新華社社長廖承志主講黨史,中宣部副部長、新華社總編輯胡喬木講授記者工作方法,副總編輯范長江、石西民講新聞的定義、采訪和寫作。副總編輯兼新華社口播部主任梅益也給學員講授業務課程。中央政策研究室、財經部、城市工作部、社會調查部的領導和著名軍事記者也分別在培訓班上授過課。 1948年10月2日,記者團20多人來到中央領導人駐地西柏坡村,聽取中央書記處書記劉少奇講話。劉少奇指出,新聞工作很重要,黨很重視這項工作。報紙辦得好,就能引導人民向好的方面走,引導人民前進,引導人民團結,引導人民走向真理。如果能夠真實、全面、深刻地把群眾情緒反映出來,作用就很大。保持與人民的密切聯系,是新聞工作的重點,也是新聞工作成功與否的標志。 劉少奇一邊講,記者們一邊記。 講話稿整理好之后,報社負責人即根據整理稿向全體記者(包括在外地的記者)傳達了劉少奇的重要講話。此項工作持續了一段時間。這年深秋,原《冀魯豫日報》記者姚力文等的關系轉了過來,成為《人民日報》的正式記者。他們奔赴里莊報到,第一件事就是聆聽副總編輯安崗傳達劉少奇對華北記者團的講話。令姚力文沒有想到的是,新中國成立后,自己還有幸成為劉少奇的秘書。 “新聞干部培訓班”為期近3個月。1948年年底,規模宏大的平津戰役全面展開,北平、天津攻克在即,接收準備工作急需大量干部。為此,新聞干部培訓班結束培訓,12月25日給學員們分配了工作。
隨著全國的解放,《人民日報》為一些大城市輸送了大批新聞干部,后來不少骨干成為宣傳部門或新聞機構的領導。 “在里莊的那些日子里,人民日報工作人員的工作生活條件相當艱苦,平時主要是小米稀飯或是小米撈干飯,偶爾能吃上一頓饅頭,一般很少吃到肉,也沒有新鮮蔬菜,幾乎天天就是紅薯、蘿卜條。兩大報社先后有200多人進駐里莊,村子里有一半以上人家住進了報社人員和家屬。村民們為他們提供了最好的房子和幾乎全部的生活用具,如桌椅、板凳、炊具、推車、鐵鍬、掃帚、水缸等,房東自己往往擠住在偏房,或搬到其他人家里暫住,甚至連看孩子的東西都給準備好了,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樣。”今年87歲的《人民日報》老前輩姚勤向筆者深情回憶道。 當時《人民日報》印刷廠占的院落最大,房東李祥妮一家就搬到了另一戶人家的一個閑院里暫住。如今,李祥妮早已去世,其48歲的兒媳孫文霞告訴我們,直到她過門時,充當過印報車間的老房子家里還在住用,“老人回憶說,那時候印刷機整天轟隆轟隆響個不停,房子都震裂了。” “村民們不僅毫無怨言,而且積極主動地為報社服務,如手搖印刷機印報,運送紙型,送報等。”康文遠是《人民日報》里莊編輯部房東的后人,他聽老人回憶說,“村里年輕的壯勞力都為印刷廠服務過——‘搖把子’就是當發動機出了故障時,就要兩三個人輪流搖。送報則靠馬馱人扛來完成。” 在里莊,一些年齡在八十歲上下的老人至今仍對報社工作人員保有清晰深刻的記憶。1934年出生的李錄德老人回憶說,當年報社的幾個工作人員就住在他家,有的在排字房工作,有的做編輯。“他們住進來以后,主動清掃院子,擔水干活,就像一家人一樣。”
80歲的李昌喜則說,當時他家的三間屋子都住了人,是電務部的工作人員,“他們從食堂打了飯回來,還常常分一些給我吃。” 為避免更大損失,經理部決定把報房和部分檔案、物品等向南面的獲鹿縣東焦村轉移。隨后不久,《人民日報》編輯部大部分人員也從里莊搬到了東焦村。 10月下旬編輯部到達東焦村沒幾天,即發生了傅作義軍南下偷襲的險情,《人民日報》奉命立刻轉移。選留了一支精干的編輯隊伍在里莊堅持《人民日報》的正常出版,大部分人員快速轉移到山西陽泉。當南襲的傅作義軍后撤,險情消除后,張磐石率領隊伍再次回到平山。 1949年2月2日至3月14日,隨著北平和平解放,《人民日報》出了兩個版本,一個是在河北獲鹿縣東焦村按原有刊期號順序出版的“平山版”,另一個是“北平版”,《人民日報》暫時以兩個版本同時發行。截至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報》編輯部全部進入原國民黨《華北日報》社址——王府井大街西側117號,完成了從農村到城市的轉移。
當天報紙在報眼位置刊登《本報移平出版啟事》和《人民日報、北平解放報共同啟事》,宣告《人民日報》自當日起在北平出版,當天的報紙四個版面,發行期號為第270期,延續了華北《人民日報》創刊號的出版序號。 在搜集文物的過程中,我們深切體會到了里莊人民對黨的無限熱愛和對革命隊伍的深情厚誼。一位80多歲的老大媽把當年《人民日報》遺留下的一塊鉛字版,獻給了舊址。在60多歲的康貴起家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大木匾,木匾上雕刻著五個大字“為人民服務”。這塊木匾是1948年6月里莊村一位小學女教師為感謝人民日報對學校的關心支持而精心雕刻并贈送給人民日報的。1949年3月報社搬遷后,歷經三代,這塊木匾一直被康貴起一家視如珍寶、悉心收藏,獻給里莊舊址紀念館后,至今完好無損。 《人民日報》從這里走來。如今,一座高大紀念碑矗立在里莊《人民日報》舊址上。 這里是《人民日報》的發祥地,這里有《人民日報》的根與魂。2013年8月中旬,人民日報編委會全體成員來這里學習“尋根”,并將舊址確定為人民日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今年10月2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30余名編輯記者和工作人員來到里莊《人民日報》創刊紀念館參觀。
里莊,在黨的新聞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