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傳承紅色基因 加速蘇區振興
三河壩戰役遺址,記載了一段起義軍浴血奮戰的歷史;中央紅色交通線大埔交通中站舊址,留下了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葉劍英等200多名黨、政、軍領導干部進入中央蘇區的足印…… 梅州是全國五個之一、廣東省唯一全區域屬原中央蘇區的地級市,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留下了許多革命史跡。這些革命史跡不僅是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最直觀、最生動的教材,也是開發紅色旅游的重要資源。去年以來,梅州圍繞“建設梅江韓江綠色健康文化旅游產業帶”的戰略布局,安排專項資金對一批革命遺址和紀念設施進行修繕,加大保護開發力度,致力發展紅色旅游。 近日,梅州在大埔召開革命舊址紀念設施修繕工作現場推進會。梅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杜敏琪指出,要加強革命史跡資源的整合和包裝,將其與秀麗山水、獨特風景、自然人文景觀融合經營,通過各種形式來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打造紅色旅游精品,實現革命史跡保護和利用互推共進。 投入 1.4億元用于首批14處革命遺址保護開發 沿著九曲十八彎的山路,行至深山處,頗具客家特色的建筑群映入眼簾。這就是粵東最早建立的革命根據地之一、梅州地區革命武裝斗爭的中心——梅縣區梅南鎮九龍嶂革命根據地革命舊址。 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揭開了土地革命戰爭的序幕。梅縣黨組織按中共中央和廣東省委的指示,策應朱德“八一”南昌起義軍南下粵東,發動武裝暴動。10月在九龍嶂九里岌成立廣東工農革命軍東路第10團。1929年10月,紅四軍軍長朱德率6000余人由閩西挺進東江梅州,輾轉戰斗在九龍嶂,推動了梅縣蘇維埃政權建設。據不完全統計,革命戰爭年代,朱德、陳毅、林彪、羅榮桓、聶榮臻和葉劍英等元帥,以及粟裕、譚政、羅瑞卿等大將等都曾在九龍嶂及周邊地區從事革命活動、工作戰斗過。在長達20多年的革命斗爭中,九龍嶂中心區域經歷了大小戰斗達233場,犧牲烈士1276人,其中紅軍烈士302名。 “這是一段我們應永遠銘記的歷史。”梅州市委黨史辦主任鄧文慶說。為讓這段歷史永遠不被遺忘,也為了更好地傳承發揚革命精神,去年以來,梅州加大了對九龍嶂革命舊址的保護開發力度,對遺址建筑群進行全面修繕,并修建相關紀念設施。“我們投入了600萬元對九龍嶂革命舊址群進行修繕,目前大部分主體工程修繕已完成,周邊配套設施建設正在進一步完善中。”梅南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不僅如此,2016年,梅州經全面摸底調查,從全市359處革命遺址中選出包括九龍嶂革命遺址在內的14處,作為第一批修繕工程項目進行大力保護開發。鄧文慶介紹,近年來,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革命遺址和紀念場館修繕、保護、利用開發工作,并于2016年4月出臺了《梅州市修建革命舊址、紀念設施工作方案(2016—2018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從2016年至2018年,由市財政撥出3000萬元支持革命史跡的修繕保護工作。 除此以外,梅州各地還將通過各種方式籌資,擬投資1.3549億元對這14處革命遺址進行保護開發利用。其中僅大埔南方工委舊址、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兩個修繕項目,預計到2018年投入8500萬元。目前南方工委舊址修繕項目已投入資金718.5萬元,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修繕已投入資金2324萬元,完成建設項目工程的46.48%。 產出 紅色旅游助力大埔旅游年收入31.98億元 接待游客583.46萬人次,旅游收入31.98億元,分別增長32.86%、33.8%。 這是一組大埔2016年旅游發展數據。數據的背后隱藏著大埔旅游發展的實力:2個4A、8個3A國家級旅游景區,“紅色、綠色、古色”錯位特色發展局面初步形成,其中紅色旅游發展尤為引人矚目。 大埔是廣東省首個中央蘇區縣,境內發生了不少重大革命歷史事件,如著名的三河壩戰役,在大埔設立了中央紅色交通線大埔交通中站、中共南方工委領導機關、閩粵贛邊區黨委機關等。經全面普查和調研核實,目前大埔確認紅色軍事文化遺產有80余處。 大埔縣委書記林健雄介紹,近年來,大埔縣高度重視對革命遺址的保護開發,把修繕項目主動融入到梅江韓江綠色健康文化旅游產業帶,并進行精心布局。截至目前,大埔已對“八一”三河壩戰役舊址群、中央紅色交通線大埔中站舊址、南方工作委員會舊址、閩粵贛邊縱黨委舊址、高乾蘇維埃政府舊址等獨特紅色資源進行了全面的修繕保護,打造了一批紅色旅游經典線路的目的地,紅色旅游品牌得到進一步凸顯。 充分發揮紅色資源的功能和作用,在開發利用中加強對革命遺址和紀念場館的修復工作,加強遺址舊址的包裝,通過與當地的山水人文景觀捆綁經營來提高知名度,這也正是梅州對革命遺址進行保護開發利用的進一步探索。 目前,除大埔外,豐順也把修繕項目主動融入到梅江韓江綠色健康文化旅游產業帶,點面結合,打造“紅、綠、古”三色交融的特色精品旅游線路。而梅縣區在修繕九龍嶂舊址群的同時,積極挖掘文獻史料,編寫有關斗爭故事,為黨史教育準備生動教材。 值得一提的是,為確保革命史跡得到更好的修繕保護和合理有效的開發利用,梅州各地進行了多渠道融資,多思路管理開發。如梅縣區、大埔縣爭取了對口幫扶的廣州方面的資金幫扶,“其中梅縣獲得了廣州幫扶資金500萬元,大埔縣獲得300萬元。”鄧文慶說。加上各級的幫扶資金,目前大埔縣已投入3000萬元用于南方工委舊址、中央紅色交通線紀念園修建工程。與此同時,梅縣、平遠、豐順等各縣對革命遺址修繕項目的投入也不斷加大。 保護 加快推進第一批14處革命遺址修繕 在梅州各級部門高度重視和有力的推動下,近年來,梅州一批革命遺址得到了進一步的修繕,并得到了有效開發利用,助推了紅色旅游的發展。但是由于革命遺址分布較廣,各舊址狀況參差不齊等,對其的修繕、保護、開發利用仍任重道遠。 據梅州市黨史部門普查統計,梅州全市共有革命遺址359處,其中,保存狀況好的有76處,保存狀況較好的有108處,保存狀況一般的有71處,保存狀況較差的有38處,保存狀況差的有52處,已消失的有14處。 對這些革命遺址應該如何進行保護開發?杜敏琪表示,中央出臺的《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指出,贛南、閩西和粵東北已經連成一體。梅州各級黨史部門要圍繞“建設梅江韓江綠色健康文化旅游產業帶”的戰略布局,加強與周邊地區協作,加強與旅游部門合作,把革命史跡保護利用和開展紅色旅游結合起來,抓住發展“紅色旅游”的有利時機,加強革命史跡資源的整合和包裝。 鄧文慶表示,今年梅州將重點加快推進第一批14處革命遺址的修繕項目,加強示范帶動作用。 大埔三河壩戰役紀念園是梅州弘揚蘇區精神、展示蘇區風貌的一個重要載體。大埔縣黨史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抓住全省性紀念建軍90周年活動在大埔舉行的機遇,進一步加快推進進園公路改造升級、場館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旅游服務中心停車場、游步道建設,深入挖掘和充分展現景區的歷史內涵,充實布展內容、創新展示形式,并統籌抓好“紅色休閑小鎮區”含老鎮政府區域的旅游配套服務建設,精心抓好景區的餐飲、住宿、土特產銷售、軍事體驗式、黨員干部培訓等相關配套服務項目。 梅縣也將繼續做好九龍嶂革命根據地舊址群的修建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完成紅色據點舊址龍文公學、東江工農紅軍總指揮部和東江軍事政治學校舊址星拱樓升級改造工程,打造九龍嶂蘇區紀念館(新塘村)、九龍嶂紅軍紀念園(水美村)、九龍嶂革命根據地(九龍村)“三點一線”的紅色旅游發展格局,并計劃將東江工農紅軍總指揮部和東江軍事政治學校舊址星拱樓周邊升級打造成為軍事文化主題公園。(南方日報記者 唐林珍 通訊員 翁尚華 丘佳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