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自編教材講述家鄉故事 紅色旅游、延安精神進課程表
這套教材成為一門必修課,列入課表,每周一節。 在延安實驗小學,老師通過自編的教材,從風景名勝、物產資源、志士仁人、陜北民歌等方面,講述家鄉故事。這也是延安市首本校本教材,學生們在學習中,內心悄悄地發生變化。 2011年8月,延安實驗小學建成,張潤海擔任首任校長。“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追本溯源首先得熱愛家鄉,怎么熱愛?先從了解入手。”張潤海希望通過編寫一套別具匠心的教材,彰顯地方特色,讓學生從小認識家鄉、讀懂家鄉、熱愛家鄉,彰顯“延安”的地方特色。 2012年,學校成立教材編寫小組,以延安的風景名勝、紅色旅游、黃土文化、民俗風情、地形地貌、物產資源、仁人志士、延安精神等內容,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組成條框式的思路。 2013年,經過17次修改,一套以《我愛延安》為主題的教材完成,一共五冊,涵蓋一至五年級72個班,4700多名學生。 比如,傳統的陜北婚禮習俗中,需要經過見面、商量話、定親酒、哭轎、迎親送人、拜天地、蒸兒女饃饃、回門等流程。這些生動的小故事,以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出現在教材里,成為當下學校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深受學生和家長好評。 副校長孫郡俠介紹,這是一門必修課,列入課表,每周一節,由數學老師兼職上課,期末進行考核。 張潤海說,“延安”二字應該成為根植于每個學生心中的故鄉情結、圣地情結,“走延安路、做延安人、鑄延安魂。”記者 宋雨 白曉 |
責任編輯:中國紅色旅游網
我來說兩句
已有0評論 點擊全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