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足球联赛|nba历年总冠军|波尔图vs沙维什|女篮直播中央5台现场直播|欧洲国家联赛时间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毛澤東故居 劉少奇故居 彭德懷故居 賀龍故居 楊開慧故居 雷鋒紀念館
中國紅色報道
湖南紅色報道
中國紅色視頻
中國紅色景區資訊
中國旅游新聞
我要投稿
陽泉紅色旅游——走進平定南莊地道
2015-07-17 11:53:04 來源:香港衛視山西 作者:中國紅色旅游網 【 】 瀏覽:142次 評論:0

陽泉紅色旅游——走進平定南莊地道

 

 

陽泉紅色旅游——走進平定南莊地道

 

   一部電影《地道戰》讓大家記住了那段特殊歲月。如今這段歷史在山西省平定縣巨城鎮南莊村被重新挖掘出來,對外開放的1000米地道雖歷經幾十年風雨侵蝕,但基本上保持了原貌。

    這條地道是國內現存最長、最完整的地道之一。

    據南莊村黨支部書記劉所銀介紹,南莊村有“小延安”之稱。按照他的話來說,如今重新挖掘地道,是為了讓青少年了解和銘記歷史,更是為了把這個有歷史的村子留住。這是一段紅色記憶的重現,也是一個小山村企圖走出貧困境地的開始。

    地道故事

    藏人藏糧 沒打過大仗

    為什么在一個小山村會留下這么多地道?

    劉所銀說,這與當時的斗爭環境有關。在抗日戰爭時期,當時路北縣政府二區領導經常居住在南莊村。后來南莊村的地下工作就被人告發,武裝部指導員劉才元、民兵劉保年等被日本人抓到巨城殺害。武委主任劉千祥在疏散村民轉移時,被日本人連刺7刀后仍不屈不撓。這件事后,南莊村被平定人民政府譽為“小延安”。

    “從那件事情以后,南莊村就成了日本人掃蕩的重點。為了躲避掃蕩,就借鑒其他地方的經驗,在村里挖了地道。遇到掃蕩時,就把村民、糧食和值錢的東西全都轉移到地道里。”80歲的南莊村村民周三民清楚地記得,有一次聽到日本人要來掃蕩的消息,母親先把家里的糧食和兩只老母雞藏到灶臺后的地道里,再拉著他和幾個弟妹躲到了衣柜后的地道里,“盡可能不讓人財兩失。”

    “說到‘地道戰’,村里還真發生過。”劉所銀告訴記者,在這里還發生過一個真實的故事:1943年的一天,日軍進村掃蕩,當時的民兵團長劉永泉安置完村民后,在村民劉貴蘭家門口迎面遇上了日軍,雙方開槍后,劉永泉躲進了劉貴蘭家的地道,日軍搜了半天也沒有找到他。

    對于地道戰,山西省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副所長高春平研究后發現,在艱苦的抗日戰爭時期,盡管當時我軍武器裝備最差、生活條件最苦,斗爭環境最惡劣,但是抗日根據地的軍民團結一心,采取游擊戰術為主的靈活主動戰法,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因地制宜、隨時尋機、因敵而異,運用了“伏擊戰”、“破擊戰”、“地雷戰”“地道戰”等20余種游擊戰術,其中挖地道在很多村子里都出現過,有效地保存了很多有生力量。

    雖然南莊村的地道有防毒氣、防煙熏的機關,但并沒有出現電影里那樣轟轟烈烈的地道戰,劉所銀查閱了很多資料和文獻發現,“這些地道大多是為了村民們躲藏和藏糧食,大規模地運用地道打仗沒有出現過。”

    劉所銀認為,還原這些地道的本來面貌,是為了重現那段歷史,所以要依據事實來說,“沒有就是沒有,硬要說有的話,那就像電影了,而不是歷史。”

   地道歷史

    4000米地道貫通全村

    早在1852年,山西省平定縣巨城鎮南莊村就有挖掘地道的傳統,當時一些大戶人家為了躲避戰亂和儲存糧食,挖了500米的暗道。這些暗道給日后挖掘更長的地道打下了基礎。劉所銀發現,南莊村人民反抗日軍侵略開展地道戰是從1938年開始的,當時只是挖了幾個隱蔽的洞。為了跟敵人長期斗爭,村里的4個共產黨員就號召大家把初期簡單的隱蔽單口洞和各戶的地窖連接起來,在地道內設計和安裝了單人掩體、會議室、水缸存放處、陷阱、翻板、碾盤射擊孔、地道射擊孔、豬圈射擊孔等生活設施和戰斗設施,最后挖成戶戶相連,供民兵和群眾較長時間在地道內戰斗和生活。

    “當時每戶家里都有進出口,我家地道口就在衣柜后面的墻上。”80歲的南莊村村民周三民對記者說,現在他家窯洞內的地道入口還在。順著入口往里走,地道里當年的功能分區還保留著,有的區域可供人臨時居住、組織會議,有的區域還設有暗道、機關等。地道內土炕上的草席、作戰用的射擊口留存至今,放置煤油燈的痕跡依稀可見。在南莊村老人的記憶里,村里地道四通八達,地里、水窖、驢圈、石頭砌口、窯洞后墻處,都留有地道口。

    “查找一些歷史資料發現,當時地道全長4000米,分4個區域,由村里的4個黨員分別負責,設置了22個進出口、21個通氣眼、31個居住窯洞、6個豎井式防毒氣戰機關和防煙熏戰機關。”劉所銀說,目前村西的1000米地道已對外開放,并且只進行了一些加固和維修,盡可能地保持當年的面貌。

    目前,南莊地道不收門票,但在固定的時間段內開放,由村里人擔任導游和進行講解。如今的南莊,已經成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昔日的抗戰地道,在今天要通往的是另一個目的地。

    (張福鎖)


】 【打印繁體】 【投稿】 【收藏】 【推薦】 【舉報】 【評論】 【關閉】 【返回頂部
我來說兩句
已有0評論 點擊全部查看
帳號: 密碼: (新用戶注冊)
驗證碼:
表情:
內容:
湖南紅色點擊榜
新聞
旅游
住宿
歷史
湖南紅色旅游新聞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