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研學旅行,避免游而不學有“秘笈”)
記者 賀衛玲 通訊員 胡思 研學旅行如何避免游而不學、走馬觀花?近日長沙市首批地理學科教研示范基地首次成果展示在湘郡未來實驗學校舉行,作為首批示范基地,湘郡未來實驗學校早在兩年前就開展研學旅行。 首吃“螃蟹”400多學生 赴廈門研學旅行 在湖南,關于研學旅行,湘郡未來實驗學校可能是最先“吃螃蟹”的一所學校。 2015年12月,該校七年級成建制2個班104名學生在6名課程導師帶領下,攜人文、地理、生物、政治、歷史、藝術等6個研學課題前往廈門展開為期一周的研學旅行。2016年12月,湘郡未來再啟研學旅行。八年級334名學生,25位導師分成人文、生物、藝術、地理、歷史、政治、數學、物理、信息、音樂、英語共11個課題小組再赴廈門開展為期一周研學旅行。在后期滿意率問卷調查中,對2016年廈門研學旅行安全措施、行走課堂、交通安排、住宿安全等進行綜合調研,最終學生綜合滿意率高達96.20%。 行走課堂 每一處都是活教科書 記者隨手翻閱了一個學生的研學旅行地理課程手冊,這本冊子厚度和寒假作業差不多,每一節的知識點都和廈門的景點相結合,并且從天氣、人文等方面,要求學生進行總結歸納。比如要同學們提前查詢廈門一周的天氣,繪制天氣符號,并選擇合適的衣服。 一個有趣的作業是向當地居民學習閩南語,并把語音記錄下來,還要學習用閩南語唱《愛拼才會贏》。一個學生寫了幾個常見的閩南語,比如睡覺是“滾開”,美女是“迷路”,帥哥是“暈倒”。 避免游而不學, 必須堅持“內容為王” “研學旅行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的一種渠道。”長沙市教科院院長兼黨委副書記孫智明表示。
對于如何避免游而不學,出席的專家們也紛紛給予了自己的見解。湘郡未來實驗學校校長高曉蘇說,研學旅行必須堅持“內容為王”,主題選擇和線路安排應該與教育教學目標緊密融合。首先是立意高遠,緊跟國家戰略,把培育創新精神放在首位;其次是全面加強學生的綜合運用、動手實踐、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課本知識與實踐操作融會貫通;三是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使研學旅行的歷程成為道德實踐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