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會文:餐風飲露志如虹
“血染遍山紅,士氣豪雄。餐風飲露志如虹,倦臥茅叢石作枕,若醉春風。”這是蔡會文1935年3月在突圍途中寫下的膾炙人口的詩句,也是他革命生涯的真實寫照。
1908年11月12日,蔡會文出生于攸縣涼江鄉一個封建地主家庭,1925年考入長沙長郡中學,1926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寒假,蔡會文回到家鄉開展工農革命運動。他一回到家鄉就發動群眾成立農民協會,號召大家團結起來謀求自身的翻身解放,并把貧苦農民帶到自己家里,開倉分谷。馬日事變后,被反動派通緝的蔡會文,從長沙潛回家鄉,準備籌措盤纏前往武漢尋找黨組織。母親跪在大門口流淚勸阻,蔡會文輕輕地扶起母親,回答道:“娘!請恕兒不孝,我這一生只信奉共產主義,其他事無法顧上了!”
離開家鄉后,蔡會文在武漢找到了黨組織,被黨組織安排在北伐軍第二方面軍警衛團。1927年9月,蔡會文隨部隊參加了秋收起義,隨毛澤東來到井岡山,參與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幾年革命斗爭的考驗,使蔡會文迅速成長為一名德才兼備、文武雙全的紅軍高級將領。1930年7月,由毛澤東親自提議,他擔任紅三軍政委。此時的蔡會文,年僅22歲。
1932年10月,為了鞏固中央蘇區的西翼,蔡會文奉命來到湘贛蘇區,主持湘贛蘇區的軍事工作。當時,敵人集中12萬兵力對湘贛蘇區開始第四次“圍剿”,而湘贛主力紅軍和地方武裝總計1萬多人,形勢非常嚴峻。為粉碎敵人“圍剿”計劃,蔡會文決定避敵鋒芒,率部轉移到敵人力量相對薄弱的遂、萬、泰山區,他靈活運用前幾次反“圍剿”的成功經驗,在系列戰斗中連連告捷,獲得了湘贛蘇區前所未有的勝利,從而粉碎了敵人對湘贛蘇區的第四次“圍剿”。
在湘贛蘇區第四、五次反“圍剿”斗爭中,蔡會文逐步認識了“左”傾錯誤的危害,及時修正了湘贛紅軍的行動方針。他卻因此遭到“左”傾錯誤領導者的打擊迫害,被撤銷了湘贛軍區總指揮職務。1933年11月湘贛省第三次黨代會后,“左”傾錯誤領導者再次對蔡會文進行無情打擊,欲置蔡會文于死地而后快。他們企圖從蔡會文的家庭出身上打開缺口,派人將蔡會文的老母親捉到永新關押數月。為了不連累兒子,老人趁人不備,跳入滾滾東去的禾水河。獲悉這一噩耗,蔡會文悲痛萬分!但是他強忍住內心悲痛,揩干眼淚繼續工作。
在領導湘粵贛邊游擊斗爭的艱難歲月里,他始終充滿著樂觀主義精神,找干部戰士談心,鼓勵大家堅持革命到底。他說:“我是一個出身地主家庭的知識分子,為什么不跑到國民黨去升官發財而甘愿吃這個革命的苦?根本原因就是我抱定了為共產主義犧牲奮斗的決心。我們共產黨人不管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都要把革命紅旗扛起來,扛到底!”
1935年秋后,由于敵人的殘酷“追剿”,游擊隊處境更加艱難,缺衣少食。蔡會文帶領戰士住草棚,吃樹皮草根,頑強地與敵人作斗爭。1936年初春,在與敵人的一次遭遇戰中,游擊隊被打散,為掩護戰友突圍,他不幸負傷被捕。敵人殘忍地割斷他的喉管,噴涌而出的是鮮血和草汁。28歲的蔡會文是裝著滿肚子草根、樹葉而犧牲的。
(執筆;省委黨史研究室 朱柏林 湖南日報記者 孫敏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