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元帥賀龍始終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保持普通勞動者的本色,從不居功自傲。 歌劇《洪湖赤衛隊》上演后,他多次對劇組演員說:“你們要歌唱毛主席、歌唱共產黨、歌唱洪湖人民,不要唱賀龍。”賀龍舊居被土匪燒毀了,解放后,家鄉群眾想照原樣恢復。賀龍知道后說:“不要修了,是否可以修一所學校?”后來,在接見家鄉負責人時又一再強調,不要修復他的故居。 建國后,賀帥給子女立了不少規矩,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要求子女和普通老百姓一樣,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賀龍的兒子賀鵬飛上初中時,一次踢足球腿部骨折。按理說,父母心疼都來不及。可是一個星期后,父親就讓打著石膏的兒子去學校,而且不允許坐他的專車,在街上包了一輛人力三輪車每天負責接送。 賀龍有一條規定,不允許子女以自己的名義向學校、組織要求特殊的照顧和待遇。每次吃飯,都要求子女不許碗里剩飯粒,桌子上也不要掉飯粒。1962年,賀鵬飛于北京四中畢業。賀龍原本希望賀鵬飛進清華大學讀書,但他的成績達不到清華大學的錄取線。當時,按照有關規定,高干子弟可以保送進大學。賀龍卻堅決不同意開后門保送,這一來,賀鵬飛竟連續兩年沒有考上大學,一直留在高三補習,直到1964年才考入清華大學。 賀龍收養了10個烈士遺孤,加上自己的4個子女,一家人生活很艱苦。1954年,國家出臺了一個文件,規定烈士子女可以由公家撫養。賀龍卻說:“他們的娘老子都是跟著我干革命犧牲的,我現在有飯吃了,我不能讓他們去討飯,更不能向國家伸手啊。” 養子賀興桐大學畢業后被分到新華社國際新聞部。他很高興,騎著自行車,吹著口哨就回家了。在離家幾百米遠的地方,碰到了正在散步的賀龍。 “興桐,你怎么這么高興啊?”賀龍關切地問。賀興桐有幾分得意:“今天分配了。我分到新華社國際新聞部啦。”賀龍輕輕地“哦”了一聲,立馬回家,喊他的秘書給人民大學新聞系應屆畢業生分配小組打電話。秘書很詫異,“怎么了?”賀龍嚴肅地說:“問問他們哪里最艱苦?” 秘書打完電話,向賀龍回報說:“甘肅最艱苦。”賀龍馬上交代道:“我看賀興桐到甘肅去比較合適。” 不久,賀興桐被分配到甘肅工作,與賀興桐同去的還有賀龍的親兒子賀鵬飛。在賀龍看來,不能把子女裝在口袋里精心呵護,應該把他們放在最艱苦的地方去打磨,讓孩子體味真正的人生。 (通訊員 朱習文 洪一文 湖南日報記者 孫敏堅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