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足球联赛|nba历年总冠军|波尔图vs沙维什|女篮直播中央5台现场直播|欧洲国家联赛时间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毛澤東故居 劉少奇故居 彭德懷故居 賀龍故居 楊開慧故居 雷鋒紀念館
中國紅色報道
湖南紅色報道
中國紅色視頻
中國紅色景區資訊
中國旅游新聞
我要投稿
湖南人民捐獻抗戰物資
2015-07-03 11:45:02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湖南紅色旅游網 【 】 瀏覽:219次 評論:0

    湖南人民捐獻抗戰物資。(資料照片)

 

    湖南日報記者 文熱心

    1942年1月4日,中共南方局機關報《新華日報》刊出的由郭沫若作詞、賀綠汀譜曲的《出錢勞軍歌》:“有力要當兵,有錢要勞軍,前方后方齊拼命,出錢出力打敵人……”并發表社論號召“用一切力量援助前線”。

    此事的背景是:當時長沙正進行第三次會戰,長沙西郊民眾捐贈豬肉1萬斤、蔬菜200擔送來城中,犒勞浴血苦戰的城防部隊,使將士們“益加感奮”。因此,兩個大家合作譜寫了這一《出錢勞軍歌》。

    “出錢出力打敵人”,正是湖南救亡運動大合唱的主旋律。    

    在亡國滅種的危急關頭,湖南人民在救亡的旗幟下,積極行動,慷慨解囊,貢獻“居全國之冠”。

     1  一個心病:挨炸

    在前期與日軍作戰中,一個嚴峻的事實是:人家有飛機大炮,而中國軍隊只有挨炸的份,完全是憑血肉之軀抵抗敵人的鋼鐵炸彈。不僅地方軍隊,就是中央軍的將軍們,都發出無奈的感慨。宋希濂在武漢會戰所率的七十二軍,全是德式裝備,在兵對兵、將對將時可以憑勇氣將敵人打垮,可面對敵方飛機的轟炸,無法擴大戰果,只能徒喚奈何。像陶峙岳所率地方部隊撥歸中央軍指揮后,在淞滬抗戰中,“憑著幾條破槍,能堅守溫藻浜27個晝夜,簡直就是奇跡”。

    因此,奪取制空權,成為中國軍隊的夢想。

    沒有飛機,成為全國人民的心病。

    “航空救國”也就成了抗戰的舉國行動。

    買飛機要錢,募款就是“航空救國”的第一要務。

    “獻機”運動轟轟烈烈,曾是湖南救亡運動的鮮明特色。

    “劇人號”、“湘商號”、“湘工號”、“記者號”、“湘婦女號”、“兒童號”……這些飛機的名字不斷出現在新聞媒體上,其對應的款額也匯入了航空委員會賬戶。

    2  各種“號”:飛機

    捐獻者取的這些機名,并不能找到對應的飛機,只是表示一方、一行或一群人的愛國情懷到了某種刻度。   

    1940年后,湖南“獻機”的愛國熱情掀起高潮。這年8月,戲劇界為響應演劇募捐購獻“劇人號”飛機,舉行了大規模的平(京)、湘、楚話劇聯合公演。

    9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由進步人士組成的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所屬抗劇八隊,為募捐“劇人號”飛機,在湘潭“百代劇院”首次公演多幕劇《國家至上》,觀眾極為踴躍。

    10月,湘鄉縣民袁振基發起“一縣一機”運動,并發表告該縣民眾書。該書發表后,湘鄉民眾捐款甚為踴躍。長沙市商會、工會紛起響應,捐獻“湘商號”、“湘工號”飛機,湘潭動員委員會也繼起募獻“湘潭號”。

    11月,湖南工界獻機征募委員會成立。

    11月21日下午,衡陽各界舉行首屆防空節慶祝活動,衡陽人民抗敵后援會倡議募捐,購置飛機一架,并命名為“衡陽號”。衡陽婦女組織發動全市婦女參加捐購“湘婦女號”飛機。

    12月16日,長沙郵務工會呈請全國郵務總工會發動全國郵工捐獻飛機,并決議將元旦聚餐費捐獻購買飛機。

    12月,邵陽桃花坪商店工友陳正廷、朱錫圭、李柴松發起捐獻“工友號”飛機;藍田商人唐鼎新發起捐獻“店員號”飛機。

    1941年11月,湖南第一軍人監獄在監人員,全體減食五日,盡力湊得國幣136元作為獻機款。

    1942年2月,長沙記者公會募款3萬元,捐獻長沙“記者號”滑翔機一架。

    1942年3月,湘桂鐵路抗敵后援會再一次發動員工捐獻“湘桂鐵路滑翔機”一架。

    1942年8月,湖南傷兵,把絕食一天所得,充作獻金。

    據統計,至1942年5月底,全省捐機款逾700萬元,可購飛機50架,居全國之冠。

    這當中,有著許多感人故事。在衡陽,船山中學童子軍隊員伍文章、周恒等還向全國發起捐獻“中國童子軍號”飛機,并發動本校童子軍隊員節儲平時費用,共獻金1931元;私立陶淑小學發起籌募“兒童號”飛機,并致電全國小朋友,節蓄糖果費,響應“兒童號”運動;衡陽縣新橋馮孝先之妻華氏,捐獻家田24石(合計2.4畝);泉溪85歲的李老太太將家中2萬銀元全部捐出。在長沙,“獻機”活動最成功的是湖南第一紡織廠,至1943年1月,員工共捐獻飛機15架。

    3  募寒衣:緊急

    前線的需要,就是后方的行動。湖南人民捐獻的不僅僅是飛機。

    寒冬來臨,前方將士需要寒衣,征募寒衣也就成了湖南救亡的要務。

    省里成立征募寒衣委員會,各救亡團體更是積極行動,因此,湖南的寒衣征募活動效果顯著。    

    1940年8月,《新華日報》發表社論說:“秋風漸起”,“我們,能不有酒食而思前方將士的食冷,感秋風而念愛國健兒的衣單”,號召“發動(民國)二十九年度征募寒衣運動,自八月十五日起,至十月三十一日止”。湖南各界積極響應,迅速行動,湖南的新聞記者更是表現突出。耒陽記者會定“9·1”記者節日舉行報紙義賣及戲劇公演,全體新聞人員均親自參加,同時舉行戰時全國新聞報紙展覽會;長沙記者公會則“捐獻一日所得作為寒衣捐”,并廣泛進行征募寒衣宣傳。而社會各界紛紛刷寫宣傳標語,深夜趕制寒衣,至9月15日,即征募寒衣20萬件。11月,價值法幣55萬元的棉背心20萬件轉運前方,慰勞抗日將士。

       4 募錢物:常態

    “出錢出力打敵人”,更多地融入了當時人們的生活。

    義賣募集錢物,成為一些單位和社會組織的常態。1939年1月,衡陽《大剛報》于15日舉行義賣,共募得銀洋4600余元。1939年9月1日,常德《新潮日報》創刊,在常德劇院舉行“義賣”大會,報社領導人親臨現場,將精印的《新潮日報》義賣勞軍,其中常德被服廠廠長楊隸文以5000元的義賣最高價買一張《新潮日報》,是日共得捐款27萬元。1942年7月7日,《國民日報》、湖南《大公報》舉行義賣,募得捐款3182元和2700元。《湘潭民報》也舉行“七七”義賣獻金,共募國幣10794元。

    節日獻金和婚慶獻金,成為人們支持抗戰的具體行動。節日主要是春節、中秋節等,尤其是特定節日,如七七事變紀念日、九一八事變紀念日等。1938年7月7日抗戰一周年紀念日時,湘抗敵總會決定在省會舉行獻金運動,全市設獻金臺5個,至9日共收各界人士及群眾獻金96087元。辛亥革命元老劉揆一(湘潭人)將親友所贈之壽資全數購置布鞋400雙,交省抗敵會充作慰勞品;1943年5月,祁陽縣九旬老媼柏黃氏捐九旬壽誕席費1萬元,作為文化勞軍捐款;1943年6月,桑植達泉鄉第八保百歲老人陳王氏將其百年來針紅所積1萬元,捐贈抗日將士作醫藥費。另外,有許多民眾將結婚費用也捐獻出來,至為感人。

    慰勞前方將士,發自人們內心。清翰林、大書法家鄭家溉(長沙縣人,居長沙市)致函抗敵總會,將其夫人楊氏的金鐲一對和三女季純的結婚戒指一枚一并捐出,慰勞前方將士;臨湘老農蔣味庭(年齡60多歲)自臨湘陷敵后即率子孫13人參加游擊隊,并將歷年積蓄800元,捐贈出征軍人家屬。1944年夏,衡陽保衛戰在即,慰問將士活動更加火熱。6月,衡陽市連日發起募捐運動,街頭巷尾都設有捐獻處,募款500萬元,并組團赴湘北慰勞。1945年6月,橋頭河省立一師師生也募集了9574元,慰勞前方抗敵將士。

    士農工商,全民參與,無論是耄耋老人,還是小小兒童,甚至是獄中犯人,均“匹夫有責”。

    募捐的價值絕不僅僅在于那一張張的紙幣和一枚枚的銅板,它募集到的是比金錢更為可貴的人心。

    有人曾說:“這是中國興亡的重大測驗!測驗的結果,中國不會亡!中國一定復興!”湖南人民的慷慨募捐,有力地支持了湖南乃至全國的抗戰。

    ■鏈接

    “湖南對國家貢獻居全國之冠”

    1944年5月,時任湖南省主席、第九戰區總司令的薛岳,在湖南省行政會議上作報告時稱:“湖南對國家貢獻居全國之冠,每年除供給軍棉7萬擔,軍布300萬匹,軍糧1000萬擔外,尚需接濟鄰省更大更多之需求。全省人民的慷慨解囊,一方面鼓舞了前方士氣,使殺敵更為英勇,一方面使全世界看到我中國人民堅持抗戰到底的決心……”

】 【打印繁體】 【投稿】 【收藏】 【推薦】 【舉報】 【評論】 【關閉】 【返回頂部
我來說兩句
已有0評論 點擊全部查看
帳號: 密碼: (新用戶注冊)
驗證碼:
表情:
內容:
湖南紅色點擊榜
新聞
旅游
住宿
歷史
湖南紅色旅游新聞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