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錫懷手繪的規劃圖(局部)。記者張迪
徐錫懷正和村民商量規劃。記者沈阿玲
瀏陽日報記者沈阿玲
“這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都具有獨特的魅力,應該更好地挖掘。”凝視著親手繪制的建設規劃圖,62歲的徐錫懷似乎看到了家鄉——官渡鎮竹山居委會河口組未來的美麗面貌。
為了這一份旅游規劃,徐錫懷先后調研上百次,修改圖紙十余次。“我對家鄉的感情和回憶,都在這份規劃圖里了。”徐錫懷說。
在村民們陸續籌集了30萬元資金后,如今村上的基礎設施正在修整,環山游道已經挖通,下一步他們還打算組建股份制大型農莊游樂餐飲公司,做大做強村組旅游。
手繪旅游規劃,他要建美麗屋場
攤開徐錫懷手繪的“古鎮紅色游覽園布局示意圖”,正中心是徐家祖祠,祖祠旁分布著幸福苑、升旗廣場、文化墻與球場。在祖祠的左邊,從上到下分布著客家地窖群與戰備防空洞、觀景臺、攀巖場所,右側則是烈士碑刻、明恥軒。1997年,因工作調離,徐錫懷離開瀏陽生活。老家的房子不再,家鄉的一草一木卻始終印在他心中。2014年從地稅系統退休后,徐錫懷回到官渡鎮竹山居委會河口組。在他的帶動引領下,村民們自主籌集了近30萬元,啟動營建山水屋場、提質改造客家小區,致力于打造一個“古鎮紅色游覽園”。
“我們組織村民代表到本地的中州屋場、金桔屋場等屋場參觀過,也到寧鄉、望城等地學習過。”對接古鎮的發展,重點挖掘客家文化和紅色文化,作為總指揮、總顧問,徐錫懷在祖祠內住了幾個月,不厭其煩地向村民傳輸發展理念。“做好山水路場屋、游觀樂吃購等十大立體聯動文章。”
村民們多次開會討論后,2月底,由徐錫懷歷經兩個多月,執筆形成的長達11頁的建設規劃書和手工繪制的規劃示意圖完工。
挖掘紅色內涵,建設連片景區
“老人們說,本村在抗戰時期曾展開了激烈的戰斗。”徐錫懷介紹,村上打算進行復原整飾,并設置解說標牌,作為開展國民愛國教育與日軍侵犯瀏陽的罪證場所,為紅色游園增加生動內容與內涵。
“官渡曾是湘鄂贛人民抗日游擊隊的戰斗陣地。”官渡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而在徐錫懷手繪的古鎮紅色游覽園布局示意圖上,為了紀念官渡700余有名有姓的先烈楷模、仁人志士,特意在馬鞍山嘴上設立了烈士碑刻游廊和緬懷亭。
而從祖祠向西,黃沙沖之馬鞍山嘴開始,一條沿山脊東環盤旋曲行至東側玉龍山尾的長約1500米的環山游道目前已經挖通。
按照規劃,這條游道將串聯起抗戰時期保存下來的舊戰壕、官渡烈士紀念碑亭、客家百年種窖群、觀景臺等觀賞點,沿途還規劃了氣槍射擊區、吊床區、攀巖區等休閑娛樂區。
記者探訪
祖祠為中心,建設展示互動活動區
河口組距離官渡集鎮僅幾分鐘車程,三面環水,大溪河、金雞河環繞而過。具有三百余年播遷史的梅州客裔徐姓人家集中居住在黃沙沖山麓下,稱“徐家大屋”,42戶,200多人居此。青山綠水間,青磚白墻的徽派建筑“徐家祖祠”透出清秀。
“屋場、游覽區打造都以徐家祖祠為中心。”4月19日,記者來到河口組,在入口處河口橋兩側,挖掘機正挖出兩個大的坑,徐錫懷說,這里將樹立門樓,作為游覽園的“招牌”。
過橋來到河口組,迎面立著一塊空白大石頭,后面不遠處就是徐家祖祠。祠堂周圍一共分布著四塊這樣的形象石,“塑造裝飾形象石,屬于屋場立面改造的內容之一。”徐錫懷說,馬上將啟動的還有居民屋頂統一風格改造和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墻的布置。
樟樹園休閑健身場、農耕文化民俗展室……許多地方都插上了標記規劃建設選址的小木牌。
“基礎設施完善之后,屋場內將嘗試客家山歌、客家窗花、客家民俗表演、客家美食等展示互動活動區。”徐錫懷說,所有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景點打造都盡量不破壞原有環境。
互動區
集眾人力量,發展鄉村旅游
“我們這里有好山好水,如果能發展旅游,年輕人就不用外出打工,當地的經濟也能發展更好。”70歲的村民徐懷華說,徐錫懷提質改造屋場、想將當地打造成游覽區的提議得到了村民們的廣泛贊同。“2014年以來,徐錫懷帶頭捐資十余萬,社區支持了幾萬,村民們自己籌了近10萬。”徐懷華也拿了近5000元支持集體建設。
“下一步,想組建全組全屋股份制大型農莊游樂餐飲公司,做大做強河口精品旅游品牌。”徐錫懷說,村民們規劃的是一個大項目,單靠村民集資的力量遠遠不夠,歡迎有實力的旅游開發公司加入,共謀發展。
合理規劃,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村民們已經發現了鄉村旅游蘊含的巨大商機,積極的做法值得鼓勵。”市旅游局局長陳剛認為,在瀏陽全域美麗鄉村建設的大背景下,各地結合地方特色、開發挖掘旅游資源,走發展鄉村旅游的道路是大勢所趨,“我們希望大的資本和公司加入我們的整體建設,鼓勵村民自主開發,各種模式都可以并存。”
陳剛建議,地方在謀劃發展時應注意科學、合理、長遠地規劃,運用現代化公司管理方法、遵循市場規律、引進專業旅游人才來經營管理,“要避免盲目的一時興起,更不可破壞自然生態,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