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4號車上。經過天安門的那一刻,我覺得好神圣、好光榮,敬了個最標準的軍禮!”現場出席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的瀏陽籍抗戰老兵朱洪斌,4日晚回到了自己家中。5日,面對前來探望他的人們,朱洪斌講述了他在京期間的經歷、感受和戰爭年代的故事。
閱兵經歷
老兵方陣駛過天安門,他敬了個最標準軍禮
8月21日,朱洪斌在侄子的陪同下,隨湖南其他老兵代表抵達北京。“剛下車就收到了獻花,我們住的房間門上還寫有每位老兵的名字。”朱洪斌說,駐地有專門的護理團隊,6人一組護理10位老兵,每天量血壓,時刻檢測老兵的健康狀況。每位老兵領到了兩套閱兵服,都是提前一個月量身定做的。閱兵服上寫有原部隊番號、個人職務等信息,朱洪斌的閱兵服上寫著“中國遠征軍獨立步兵團第一團一連排長朱洪斌”。他說:“看到軍裝就想起了打仗的事,好像回到了年輕時。相比犧牲的戰友,我很幸運。”
21日晚,抗戰老同志、陪同親屬和軍地帶隊人員見面會在駐地召開。朱洪斌見到了10多名和他一樣曾赴緬作戰的遠征軍戰友。老兵們手握著手,回憶著當年的往事。
9月2日,朱洪斌領到了期待已久的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此后,無論是醫護人員給他量血壓,還是在外散步,他都要把紀念章拿在手上。“拿起來沉甸甸的咧”,朱洪斌興奮地說,“非常精致,做得真好!”
9月3日上午,閱兵式正式開始。伴隨著雄壯的軍樂,在禮賓摩托的護衛下,老兵方陣緩緩駛向天安門。“摩托車在前面開道,我坐在4號車上。”朱洪斌提到一個讓他感動的細節,抗戰老兵方陣從天安門廣場經過時,觀禮臺上的人們都自發地起立、揮手、鼓掌。“那一刻,我覺得好神圣、好光榮!”他努力讓自己的手不抖,堅持敬最標準的軍禮。
“我打仗時武器多是美國的,現在看到我們國家自己的武器那么多那么好,我從心底里高興。”朱洪斌說,國家沒有忘記老兵,他能在有生之年見證這些,覺得很自豪、很幸福。
抗戰故事
在密支那與日軍巷戰,兩處負傷全身都是血
朱洪斌1921年出生于瀏陽,從小跟著父母來到長沙,在岳云中學讀書。1938年,戰火燒到了長沙,17歲的朱洪斌血氣方剛,渴望投軍殺敵。正逢軍校招生,有文化底子的朱洪斌一考就中。
1943年,中英美協同反攻緬甸,朱洪斌被派到加爾各答,跟隨部隊沿著中印公路一路作戰打到了滇西緬北。“中國駐印軍屬盟軍反法西斯團隊,我記得長官給我們訓話,說密支那是中印公路的咽喉,一定要攻下來……”
日本人武器精良,如果盟軍采取硬攻傷亡會很大。朱洪斌所在的團改走山路,路的一邊是陡坡,一邊是懸崖峭壁,地勢十分險要,隨隊的馱馬有一半跌下深谷或累死。在這樣的環境中,朱洪斌跟著部隊走了兩天,到達了密支那外圍。“日本人做夢都沒想到我們會從天而降,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回想起戰斗中的勝利,朱洪斌的臉上路出剛毅和自豪。
1944年,中美聯軍向密支那日軍發起總攻,日本兵躲入居民家,朱洪斌與戰友們同日軍展開巷戰,挨家挨戶肅清躲藏的日本殘兵。“鬼子在暗處,我們在明處,隨時可能犧牲,但當時我們只想著要消滅日寇,生死已置之度外。”在戰斗中,朱洪斌所在的排犧牲了一半人,朱洪斌右胸和右臂都中了彈片,但在戰斗中他完全顧不上自己的傷,下來之后才發現自己全身是血。
后來,日軍節節敗退,朱洪斌與戰友們追著鬼子打,一直打到南坎。“戰斗中死了好多人,我能夠活下來,都是戰友們的命換來的。犧牲的戰友都是活蹦亂跳的年輕人,留在了異國他鄉,沒有看到抗戰勝利。”說到這里,朱洪斌老淚縱橫,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新中國成立后,朱洪斌回到了老家瀏陽,他終身未婚,獨自一人開荒種田,過起了普通人的生活。如今他已94歲高齡,身體硬朗,思維清晰。雖然一生坎坷,但老人性格開朗,幽默愛笑。他說,比起那些犧牲的戰友,自己已經很幸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