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第七十四軍57師師長余程萬率部進入常德城,迅速疏散全城民眾,建筑防御工事,準備迎戰日軍。日軍動用飛機大炮對常德守軍實施猛烈轟炸,并施放毒氣彈、燃燒彈,又發起無數次的白刃沖鋒。面對日軍的瘋狂進攻,第57師守城官兵拼死抵抗,依托陣地節節阻擊,與敵苦戰16晝夜,全師官兵9000余人生還者不足百人。12月3日,常德失守。
常德城內守軍的頑強防守作戰,吸引和牽制了3萬多敵軍,為中國主力部隊完成對敵反包圍贏得了主動。12月9日,馳援的第九戰區4個軍打敗日軍,一舉收復常德。同時,第六戰區轉守為攻,收復失地。至12月20日,日軍傷亡4萬余人后敗退,中國軍隊用傷亡5萬余人的代價換來了勝利。國民政府稱此役為“常德大捷”。
城內巷戰
時間:11月28日至12月3日
經過
11月28日拂曉,日寇用大炮百余門和26架飛機,對北門城墻進行猛烈轟炸,同時施放毒氣達三個小時之久,城基上下全部守軍陣亡,守軍被迫放棄北門,進入了更加殘酷的巷戰。57師剩余官兵把各條街道的房屋打通,每條街道口筑好巷戰掩體,與日寇逐屋爭奪,使日寇進城后付出慘重代價。
結果
由于強弱懸殊,守軍傷亡很大,到12月2日只剩下幾百人。晚上,余程萬決定突圍。169團團長柴意新主動請求留下掩護,率殘部與敵死拼,3日4時中彈犧牲,年僅33歲。余程萬最終艱難突圍成功。
城墻保衛戰
典型戰斗:固守大西門
時間:11月23日至12月2日
經過
11月23日,日寇在15000多人用大小炮幾十門開始向西郊全線攻擊,逐步向大西門推進。守軍170團1營與日寇在此展開拉鋸戰,陣地多次易手,1營排以上軍官全部犧牲,許多重傷官兵,均用刺刀或步槍自殺成仁。伙夫、勤雜兵、警察等也參與守衛,師長余程萬親率特務連督戰。
結果
至12月2日止,雙方尸積如山,日寇始終無法攻下大西門。
外圍戰
典型戰斗:德山拉鋸戰
時間:11月21日至23日夜
經過
日寇四千多人進犯德山,國民黨守軍僅為57師169團3營8連和188團余部。日寇兵力十倍于守軍,發動多次進攻,雙方反復爭奪。
結果
德山失手,守軍除100余人突圍外全部壯烈犧牲。常德城守軍失去犄角之力和退路,給守城戰帶來極大困難。
兵力
中方16個軍43個師
21萬余人
日方
第11軍5個師團
10萬余人
傷亡
中方5萬余人
日方4萬余人
歷史評價
東方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常德會戰是正面戰場大規模的會戰之一,因戰事慘烈,又被稱為東方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紐約時報曾如此報道:“這里舉目盡是燒焦的圍墻、殘破的磚瓦和灰堆而已……要想在這個曾經有過16萬人的城里尋一未經摧殘的東西,實在難乎其難。”公開資料顯示,日軍戰后以“凄絕”形容常德保衛戰,承認中國軍隊的抵抗“堪為保衛上海戰役后最為激烈的一次”。常德會戰在中國抗日戰爭乃至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都具有一定的地位。開羅會議期間,中、美、英三國首腦聽到常德保衛戰的消息,無不表示欣慰。
親歷者說
“28日中午,一股日寇從馬木橋方向攻入常德城,我們在大街小巷和鬼子拼開了刺刀。師部除師長留下負責指揮和聯絡,其他40多人全部與敵肉搏。這次戰斗,我們殺死了100多個日軍……” ——李超 時任七十四軍五十七師機槍手
“從29日開始,全城轉入激烈的巷道戰,我一七0團堅守上下南門,弟兄們整整一天都沒來得及吃飯。我上去給他們送水時,有一個兄弟還沒喝完水,就看見敵人往上沖,他手里沒有槍,只有手榴彈。他等敵人離我們約20米左右時,拉斷兩根導火線,沖了上去,與四五個鬼子同歸于盡。”
——顧華江 時任七十四軍五十七師一七0團衛生員
“11月30日凌晨,師長到一六九團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組織部分人突圍,向從德山方向趕來的援軍求援。幾天后,我隨援軍進入常德城,才得知團長柴意新已經陣亡。他身邊的士兵說,他身中4彈,全身衣服被鮮血浸透,死時緊抱著槍不松手。那時,柴意新剛結婚不久,他扔下新婚妻子奔赴前線,這一別竟成永訣。”
——吳榮凱 時任七十四軍五十七師一六九團書記
常德守城將軍余程萬
余程萬,廣東臺山人,1902年5月24日生。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上高會戰中指揮57師堅守陣地,與日軍第34師團浴血奮戰,為57師贏得了“虎賁”的稱號。常德保衛戰中,余程萬率軍在常德孤城與敵苦戰16晝夜,全師官兵9000余人生還者不足百人。常德會戰后,抗日英雄淪為階下囚,4個月之后無罪釋放。1955年在香港遭匪徒搶劫中彈身亡。
常德外圍三名師長犧牲
彭士量 第73軍暫5師師長
許國璋 第44軍150師師長
孫明瑾 第10軍預備第10師師長
常德細菌戰
有名有姓的死難者7643人
早在常德會戰打響之前的1941年,日軍就在常德發動了細菌戰。1941年11月4日,侵華日軍731部隊在常德空投鼠疫跳蚤。在之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常德就從洞庭湖上的商貿重城,變成了一座死城。1996年至2000年,常德細菌戰受害者調查委員會經過近5年的艱苦調查,記錄有名有姓的死者共計7643人,此外還有數以萬計的同胞染病。
本版文字整理:賀黎黎 據新華社、《湖南日報》
本版制圖:王斌
史學顧問:陳先初
(湖南大學教授、博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