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8年抗戰(zhàn),終于取得勝利。隨后的8月21日至8月23日,懷化芷江——這個湖南西部的小城被歷史的巨手推到前臺,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此,侵華日軍投降代表在芷江簽署了投降備忘錄,史稱“芷江受降”。
近日,記者來到芷江探訪,聽當年見證過這段歷史的居民與老兵,講述那段歲月里炮火與鮮花共存的故事。
訪
“中國凱旋門”
形似一個“血”字
由于抗戰(zhàn)勝利紀念日將近,剛一下高速公路進入芷江,便能看到街上掛著慶祝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的噴繪條幅。此時到芷江,首先應(yīng)該直奔城郊的七里橋村,那里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受降舊址所在地。剛走進舊址園區(qū)的大門,就能看到高大的“受降紀念坊”。這是一座白色三門四柱的牌坊式建筑,形似一個“血”字,象征著中國人民的浴血奮戰(zhàn)。解說員介紹,這塊紀念坊始建于1946年,曾被稱為“中國凱旋門”。
穿過牌坊,往右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受降紀念館,往左是受降典禮會場舊址。會場舊址是黑色木質(zhì)板房,大門上方懸掛著“中國戰(zhàn)區(qū)受降典禮會場”牌匾,窗戶旁貼著“和平永奠”四個大字。
走進會場,里面擺放著三張鋪著白色桌布的木質(zhì)辦公桌,上方是中美代表受降席、下方是日本投降代表席。在相應(yīng)的木椅前,還擺放著當年中方代表蕭毅肅等人,日方代表今井武夫等人的名字。記者拿著受降典禮的現(xiàn)場歷史照片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會場的物件全是按原貌陳列,仿佛70年前的場景就在眼前。
“這些桌椅、沙發(fā)都是當年的原物。”解說員介紹,當年的中國將士可能預(yù)知到這些桌椅會有紀念意義,就在桌椅上刻下了“參加受降典禮紀念”等字樣,現(xiàn)在依然清晰可辨。
憶
軍民抬著收音機
慶祝到深夜
今年8月21日,受降遺址附近新建的湖南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剛一開館,80歲的芷江人鄧鎮(zhèn)華就趕過來參觀。
“那些年,芷江真是被日本飛機炸得太厲害了。”鄧鎮(zhèn)華說,他的祖父當年在芷江老城東街做布料生意,全家都住在那,家境還不錯。但從他兩三歲開始,家里面的人就經(jīng)常要抱著他“跑警報”。日本飛機快來的時候,芷江城里就會響起緊急的敲鐘聲,城中央的高樓上面會掛一個“大紅球”以示警報,“那時有些人被炸聾了耳朵,聽不到警報聲,看到那紅球就知道了。”
每次“跑警報”,全家人都會躲到郊外去。1943年的一天,他們躲完轟炸回來,發(fā)現(xiàn)家里房子完全被炸沒了,整條東街幾乎沒剩幾棟完好的房子。祖父在廢墟中找了幾塊木板,在街頭搭了個棚子,這就是“新家”。
90歲的劉道明曾是空軍第九總站無線電區(qū)臺的通信士兵,駐扎在芷江北郊的柳樹坪村負責收發(fā)電報工作。他清楚記得,1945年8月15日傍晚,大家在收報間準備吃晚飯時,廣播里突然傳來了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房里的戰(zhàn)友大聲歡呼。
當時,他們所用的發(fā)報機又可以當成收音機使用。還沒來得及吃晚飯,他和幾個年輕戰(zhàn)友興奮得把站里最大的發(fā)報機從郊區(qū)抬到城區(qū),并把聲音調(diào)到最大,來回走遍了所有的街巷。
“爆竹聲、歡呼聲大得震天。”劉道明說,當?shù)剀娒穸嫉浇稚蟻響c祝,不管認不認識,很多人都激動地抱在一起。慶祝到深夜12時多,劉道明才回到駐地。
考
日本陸軍參謀
在典禮上不停擦汗
“芷江受降的這3天,是中國人揚眉吐氣的3天。”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受降紀念館館長吳建宏說,日本投降代表于8月21日上午11時許到達芷江,于8月23日下午2時許離開芷江。整個受降過程,被美軍隨軍記者用電影膠片記錄了下來。
拍攝的鏡頭和文件資料顯示,1945年8月21日上午,中美空軍混合編隊的6架戰(zhàn)斗機騰空而起,前去押解今井武夫一行所乘坐的專機。飛機停在芷江機場指定位置后,旁邊停有4輛美式吉普車。中間的兩輛車被插上了白旗,這是日方投降代表所乘坐的車輛。隊列最前和最后的兩輛車均有中美軍人持槍乘坐。在抵達受降典禮會場附近時,日方投降代表被要求下車,徒步前往受降會場。隨后,今井武夫和兩個隨行參謀及翻譯獲準進入會場。
“當時會場有100多人,只有一個人在不停擦汗,那就是日方代表橋島芳雄。”吳建宏說,橋島芳雄是隨行的一個陸軍參謀,當時就坐在今井武夫右邊。美國記者拍攝的視頻記錄了這個細節(jié),橋島芳雄拿著一塊白色手帕,不斷在臉上、脖子上擦汗。
在隨后的2天時間內(nèi),日本投降代表停留在芷江接受中美兩方的隨時問訊。8月23日下午2時許,中方要求日方代表乘坐原機返回,抵達機場后,今井武夫仍不敢擅自移動。最后經(jīng)過中方允許,今井武夫及隨行人員才最終登上飛機。
變
邊陲之地
成為“勝利名城”
84歲的彭健楊每天都約著自己的兩個老鄰居出來走一走,除了拉家常談往事,還時不時感慨一句:“現(xiàn)在日子真是好了啊!”
彭健楊指著舞水河西岸的大片樓房和街道告訴記者:“以前這里都是田地,沒什么房子。”在他的印象中,抗戰(zhàn)時期的芷江縣城還沒有現(xiàn)在的四分之一大。彭健楊回憶,當時舞水河西岸都是農(nóng)村。如果要過河進城,只有一座簡單的石墩木面公路橋可以通過,名叫“江西橋”,意為芷江西面的一座橋。新中國成立后,這座橋被修建成橋、廊、亭一體的古樸風雨橋,如今已成著名景點。更重要的是,連接舞水河兩岸城區(qū)的橋梁增加到了5座,城區(qū)面積也得到迅速發(fā)展。
“芷江現(xiàn)在的交通真是好得沒話說。”彭健楊說,經(jīng)過這些年的發(fā)展,芷江既有高速公路相接,又有高鐵相通,當年留下的軍用機場還被改建成了更大的民航機場。彭健楊不無自豪地說:“一個縣城有一個機場,這在全國都不多啊。”
上述變化讓芷江與外界聯(lián)系得更緊密,也讓更多外地人走進芷江,走進這座“勝利名城”。去年,該縣共接待國內(nèi)外游客400萬人次,同比增長6%。今年是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位于芷江的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受降紀念館得到改造提質(zhì),新建的湖南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正式開館,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來到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