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足球联赛|nba历年总冠军|波尔图vs沙维什|女篮直播中央5台现场直播|欧洲国家联赛时间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毛澤東故居 劉少奇故居 彭德懷故居 賀龍故居 楊開慧故居 雷鋒紀念館
中國紅色報道
湖南紅色報道
中國紅色視頻
中國紅色景區資訊
中國旅游新聞
我要投稿
4000日軍命喪小山頭 衡陽張家山改名勝利山
2015-08-25 09:44:16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湖南紅色旅游網 【 】 瀏覽:74次 評論:0
  松柏掩映中的南岳忠烈祠是一座仿南京中山陵形式建造的宏偉陵墓,于1938年籌建,1942年落成,是我國紀念抗日陣亡將士的大型烈士陵園。
  衡陽保衛戰中,最為慘烈的當屬張家山爭奪戰。抗戰勝利后,共有3900余具在戰斗中英勇犧牲的將士忠骸集體榮葬在張家山,現張家山已改名勝利山,山頂建成了氣象局。  均為長沙晚報記者 王志偉 通訊員 文麗貴 攝影報道
  長沙晚報記者 朱炎皇 

  實習生 謝華鋒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節節勝利。

  在湖南衡陽,國民黨第10軍一萬余將士同樣創造了奇跡,他們像釘子一樣,將數倍于己的敵寇阻止于此整整47天,以犧牲1.3萬人的代價,斃敵4.8萬人(據美國國會圖書館資料)。

  其中,最為慘烈的當屬張家山爭奪戰。在這座不足60米高的山包上,敵我雙方累計傷亡7000余人。抗戰勝利后,3900余具在衡陽保衛戰中英勇犧牲的將士忠骸集體榮葬在張家山。此山改名“勝利山”。近日,記者拜訪了這處抗戰遺址,隨抗戰老兵和文史專家的講述重回那段烽火歲月。

  訪昔日烈士墓今為氣象站

  在衡陽市岳屏村兩路口,越野車爬上一條陡峭的狹巷,往上開100米,就到了張家山山頂。這里現為衡陽市氣象局所在,氣象觀測平臺上芳草如茵。

  71年前,英勇的守軍在山頭打退了日軍無數次進攻,4000多名日軍命喪在這個小小的山頭,地下也沉睡著3000多名守城將士的英魂。

  1944年,在太平洋上慘敗的日軍發動“1號作戰”,妄圖打通“大陸走廊”,挽救垂敗命運。攻取長沙、常德后,日軍集結5個師團10萬余人圍攻孤城衡陽,叫囂:“3天攻下衡陽城!”

  時任第10軍軍長的方先覺帶領守衛衡陽的1.7萬將士和3萬多民工,在衡陽西面和西南面修筑了大量工事。其中,張家山是衡陽保衛戰西南面最突出的防守陣地,首當其沖。

  據彭華英老人回憶,1944年6月,日本人打進來的時候,她逃出衡陽城,“我7月28日偷偷回來的,想看看田里的稻子”。但是,返回“張家山”所看見的情形讓彭驚呆了:“到處是死人。路上,山坡上,橫一個,直一個,擺滿了。有的尸體都已經干了。”

  今年60歲的何發秋曾經在衡汽集團工作。據他回憶,張家山上面以前有一塊很大的大理石墓碑,大概有4米多高,1米寬,上書“衡陽保衛戰陣亡將士之墓”。

  1950年1月,遺址處建成了衡陽市氣象局。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些在山上玩耍的小學生還經常挖出子彈和彈殼。

  憶張家山陣地成日軍絞肉機

  張家山是衡陽西南城郊戰場的“鎖匙”。整個張家山陣地由三個標高不大的小高地組成,呈品字結構,可以互為犄角、互相支援、互相掩護。兩高地之間相距約50米,正是步槍、機槍交叉火力網最有效的距離。

  日軍集中火炮對國軍陣地猛擊,不惜動用空襲和毒氣,而國軍官兵則堅守工事,奮勇殺敵。在6月28日至7月2日的戰斗中,日軍曾向該陣地發起猛攻不下20次,均被國軍擊退。期間,有部分陣地或被日軍沖入,或大部為日軍占領,但旋即就被國軍反復沖鋒恢復,如此反復竟多達9次之多。

  抗戰老兵彭中榮在接受采訪時說:“日軍的機關槍、炮蠻厲害的。這條命逃出來是不容易的,真正不容易。有時候一炮彈、一炸彈炸中了,整個一個戰壕一排人一個都不留。一天要死幾十人,那擔架都沒有了。”

  對陣的日軍傷亡更多。日軍第11軍高級參謀島貫大佐在日記中寫道:“左面的第3中隊也在懸崖上架起了梯子,小山中尉正要登上梯子的一剎那,整個中隊立即被白煙所包圍。第3和第4中隊都在聯隊長的視野中消失了……稍時,爆炸停止,白煙漸漸擴散,右線第4中隊全體俯臥不動,全部戰死。”

  87歲的抗戰老兵盧慶貽說:“當時戰爭異常殘酷,國軍和日軍在反復爭奪張家山的過程中傷亡慘重,用絞肉機形容這里一點都不過分。多日連續戰斗,雙方都無法收尸,天氣炎熱,奇臭無比,但攻守雙方都得忍著惡臭繼續鏖戰。”

  衡陽文史專家蕭培評價道:“張家山一戰,日軍付出了四千多人的傷亡代價,而國軍據守的10師第30團官兵損失也在70%以上。日軍在進攻張家山等陣地的同時,對虎形巢陣地也發起了猛烈進攻,然而連續五晝夜的沖擊,除了在國軍陣地前留下大批尸首以外一無所獲。”

  考青山有幸埋忠骨

  衡陽保衛戰,殉國的第10軍戰士在1萬3千人左右。烈士的遺骸,僅一部分在鏖戰中草草掩埋于戰場,暴露于野者尤多,日曬雨淋,面目全非。衡陽文史專家蕭培介紹,戰后一年半,第10軍師長葛先才奉命重回衡陽,搜集遇難將士遺骸,集體掩埋并修建烈士公墓。他選擇了“張家山”——這個自己曾親自率隊沖鋒、犧牲最為慘烈的陣地,作為第10軍陣亡袍澤的埋骨之地。

  住在兩路口的王芳德老人還記得,戰后生活很苦,他的堂兄靠撿拾骨骸掙了不少錢,吃了幾頓飽飯。滯留在衡陽地區第10軍的60余名官兵聞訊趕來,不要求任何報酬,擔負起安葬戰友的重任,為死難戰友做最后的服務。

  盧慶貽是當時收集遺骨的原第10軍老兵之一。衡陽之戰結束后,“鄰近地區的官兵親屬,有很多到這里來,哭哭啼啼地尋找其親人遺體”,部分已運回原籍安葬。還有些“被好心人埋得極深的忠骸,軍服、子彈帶都還完好如初”,“實在無法也不忍為他拆骨遷葬,只好又掩埋起來”。另一部分“無標記,埋葬地點不明,無從收集”,而在戰爭中頭骨破碎的死者,拼不成一具完整的骨骸。最后,他們用4個多月時間收集起來的骨骸共有3000余具。

  入葬前,這些被收集的骨骸都整整齊齊堆在今氣象站的那個斜坡上,頭骨擺中間,手、腳的骨頭和肋骨放兩邊。有攝影師攝影存照,記者見到這張黑白照片,不由得驚心動魄:由烈士忠骨壘成了高約丈余的山丘,巍峨神圣,悲壯無比。

  蕭培介紹,張家山的墓葬那時候叫這里白骨塔,后改叫勝利山。

  變遺址擬建衡陽保衛戰紀念園

  74歲的蕭培專注衡陽抗戰史研究30多年,他一直在為恢復張家山抗戰遺址奔走、呼吁。蕭培說:“英烈們保家衛國慷慨赴死,才換來了今天的和平。我們有義務愛護好他們的棲身之所。”

  好消息是,集愛國主義教育和文化旅游開發于一體的衡陽保衛戰紀念園正式啟動規劃建設,紀念園擇址于衡陽張家山。與建設相關的實物、文字、書籍等資料收集工作正在同步進行。目前,已確定衡陽保衛戰殉難英雄埋葬區域,為保證該區域的完整性,整個規劃設計只在局部區域進行挖掘建設。

  今年5月,衡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億龍前往張家山舊址現場調研。他指出,在當地規劃建設衡陽保衛戰紀念園,既能拯救歷史、告慰先烈,還可以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永久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于傳承中華民族氣節血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大的積極意義。

  衡陽市相關部門正在抓緊制定安置方案,收集好有關實物、文字、書籍等各種文物資料,通過聲、光、電等形式再現衡陽保衛戰英勇壯烈的戰斗場面,學習宣傳抗日英烈的事跡,追憶和緬懷烈士們的豐功偉績,激勵和培育公民的愛國情懷。

  來日,憑吊處,惟愿死者安息,生者無憾。

  (感謝衡陽文史專家蕭培、衡陽日報社為采訪提供支持與幫助)

】 【打印繁體】 【投稿】 【收藏】 【推薦】 【舉報】 【評論】 【關閉】 【返回頂部
我來說兩句
已有0評論 點擊全部查看
帳號: 密碼: (新用戶注冊)
驗證碼:
表情:
內容:
湖南紅色點擊榜
新聞
旅游
住宿
歷史
湖南紅色旅游新聞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