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譚紹軍 湖南日報記者 楊軍 8月20日,記者來到安化縣煙溪鎮雙煙村采訪。沿著一個山坳一路走去,每隔兩三百米,就有一個類似防空洞的山洞,有二三十個。村支書尹志峰說,這些山洞是抗戰時兵工廠的生產車間。煙溪在抗日戰爭時是一個重要的軍事基地,國民政府兵工署第十一兵工廠就建在這里,為抗日前線制造和輸送槍炮彈藥。 煙溪建了兵工廠 尹支書說:“當時兵工廠二廠就設在我們村里,有兩個煙囪聳立其中,我們雙煙村就是因此得名的。” 1938年,國民政府軍政部河南鞏縣兵工廠奉令遷湘,編為軍政部兵工署第十一兵工廠,廠址就在現安化煙溪鎮。第十一兵工廠分為二廠、四廠、五廠三部分。三個分廠中,五廠規模最大,位于新碼頭往西約500米的竹根田區。約有5000人,主要生產步槍,醫院、食堂、住宿樓等主要生活服務設施集中在這里;二廠位于雙煙村的水井沖一帶,廠規模略小,約2000人。主要生產手榴彈,有大小車間100多個;四廠就設在一個天然山洞里,主要生產子彈。 尹志峰說,1961年,柘溪水庫蓄水后,兵工廠五廠的遺址隨著原煙溪市一起被淹沒在水庫水下。但四廠保存完好。 二廠附近的黃土沖有兩座軍火庫,彈藥庫依山開鑿,呈拱門形。記者在這里看到,雖然70多年過去,但門頂上那個彈藥庫的“庫”字還清晰可見。尹支書說,村里正爭取把這些遺址建成抗日戰爭紀念基地。 敵機兩次轟炸兵工廠 “兵工廠毀在了漢奸的手上”。在采訪中,當年的一些老人對記者這樣說。 1939年12月初,日軍獲悉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第十一兵工廠遷至煙溪的情報。12月11日,派出1架偵察機、9架轟炸機對兵工廠轟炸。敵機飛至安化縣馬路鎮馬轡市一帶時,沒有發現目標正準備返航時,潛伏在五廠對面姚家山的漢奸,向日機鳴放信號彈,指引轟炸目標。9架日機旋即掉頭飛向五廠上空,分組排列,3架一組,對五廠實行輪番轟炸、掃射,整個五廠的生產車間被炸毀,廠房磚瓦被燒得通紅。日機隨后又掉頭對煙溪的上河街、下河街、中正街等處轟炸,一時間,煙溪市火光沖天,尸首遍地,整個街道被炸得面目全非,其中一個大糧倉燒了三天三夜。 當年12月13日上午,五廠的工人和街道居民正在含淚收殮親人尸體,清理遺物,籌辦喪事,9架日機又突然飛來,對五廠、接龍橋等處再次狂轟濫炸,擺在五廠被炸毀廠房前的棺材、尸體等被炸得七零八落,五廠附近的70多棟民房及1所學校炸成灰燼。 日機對兵工廠和煙溪市兩次轟炸,共投擲炸彈60枚,炸死軍民187人,炸傷110人,造成難民近萬人。兵工廠元氣大傷,其中五廠全毀,由于目標暴露,只得遷往辰溪縣,少部分遷到了四川。1941年,第十一兵工廠全部遷出安化煙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