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足球联赛|nba历年总冠军|波尔图vs沙维什|女篮直播中央5台现场直播|欧洲国家联赛时间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毛澤東故居 劉少奇故居 彭德懷故居 賀龍故居 楊開慧故居 雷鋒紀念館
中國紅色報道
湖南紅色報道
中國紅色視頻
中國紅色景區資訊
中國旅游新聞
我要投稿
株洲市紅色旅游專項發展規劃(修改稿)
2015-08-20 12:39:33 來源: 南京廖華 作者:湖南紅色旅游網 【 】 瀏覽:158次 評論:0

株洲市紅色旅游專項發展規劃(修改稿)
 



目 錄
1 株洲市概況.............................................................................................................. 1
1.1 區位...................................................................................................................... 1
1.2 自然環境 .............................................................................................................. 1
1.3 社會經濟 .............................................................................................................. 1
1.4 旅游業現狀 .......................................................................................................... 1
2 專項規劃總則 .......................................................................................................... 3
2.1 規劃依據 .............................................................................................................. 3
2.2 規劃原則 .............................................................................................................. 3
2.3 規劃期限 .............................................................................................................. 4
2.4 規劃目標 .............................................................................................................. 4
3 紅色旅游資源 .......................................................................................................... 5
3.1 主要紅色旅游資源簡介......................................................................................... 5
3.1.1 秋瑾故居(株洲市) ..................................................................................... 5
3.1.2 株洲會議舊址——協豐長綢布店(株洲市) .................................................. 5
3.1.3 伏坡嶺公園(株洲縣).................................................................................. 5
3.1.4 左權將軍紀念園(醴陵市)........................................................................... 5
3.1.5 李立三故居(醴陵市).................................................................................. 6
3.1.6 先農壇毛澤東考察農民運動舊址(醴陵市) .................................................. 6
3.1.7 東富寺毛澤東考察農民運動舊址(醴陵市) .................................................. 6
3.1.8 譚震林紀念園(攸縣).................................................................................. 7
3.1.9 攸縣東沖紅軍紀念園(攸縣) ....................................................................... 7
3.1.10 石濤寺(攸縣) .......................................................................................... 7
3.1.11 列寧小學(攸縣) ....................................................................................... 8
3.1.12 中共攸縣地方執行委員會舊址(攸縣) ....................................................... 8
3.1.13 羅哲墓(株洲縣) ....................................................................................... 8
3.1.14 羅學瓚墓(株洲縣) ................................................................................... 8
3.1.15 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茶陵縣) .............................................................. 8
3.1.16 紅軍村和紅軍墻(茶陵縣) ......................................................................... 9
3.1.17 紅軍學校——茶陵縣立列寧高級小學校舊址(茶陵縣)............................... 9
3.1.18 毛主席在茶陵的住室(茶陵縣) .................................................................. 9
3.1.19 茶陵縣烈士陵園(茶陵縣) ......................................................................... 9
3.1.20 毛澤東“湖口挽瀾”遺址(茶陵) .............................................................. 9
3.1.21 茶陵縣總工會舊址——江西會館(茶陵) ...................................................10
3.1.22 連隊建黨舊址——葉家祠(炎陵縣) ..........................................................10
3.1.23 朱毛第一次會面舊址——萬壽宮(炎陵縣) ...............................................10
3.1.24土地革命第一次插牌分田聯席會議舊址——周家祠(炎陵縣) ....................10
3.1.25 工農革命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部舊址—ミ米 泉書院(炎陵縣) ..................10
3.1.26 紅軍標語樓——江家試館(炎陵縣) .......................................................... 11
3.1.27 朱家祠(炎陵縣) ...................................................................................... 11
3.1.28 何孟雄故居(炎陵縣) ............................................................................... 11
3.1.29 紅軍戰斗舊址——接龍橋(炎陵縣) .......................................................... 11
3.1.30 軍民訴苦臺(炎陵縣) ............................................................................... 11
3.1.31 革命烈士紀念碑(炎陵縣) ........................................................................12
4 紅色旅游SWOTE分析.............................................................................................. 13
4.1 優勢(Strengths) .............................................................................................13
4.1.1 區位優勢......................................................................................................13
4.1.2 組合優勢......................................................................................................13
4.1.3 交通優勢......................................................................................................13
4.2 劣勢(Weaknesses) ...........................................................................................13
4.2.1 市場開拓較難...............................................................................................13
4.2.2 部分景點交通條件較差.................................................................................13
4.2.3 開發資金不夠...............................................................................................13
4.3 機遇(Opportunities) ......................................................................................14
4.3.1 紅色旅游機遇...............................................................................................14
4.3.2 產品調整機遇...............................................................................................14
4.3.3 重心轉移機遇...............................................................................................14
4.4 威脅(Threats) ................................................................................................14
4.5 前景(Expectation) .........................................................................................14
5 紅色旅游資源建設開發重點 ................................................................................... 15
5.1 著力打造四大紅色旅游品牌景區。 ......................................................................15
5.1.1 朱毛第一次會面紀念館.................................................................................15
5.1.2 國內第一個紅軍標語博物館..........................................................................15
5.1.3 中國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 ......................................15
5.1.4 紅軍村、紅軍墻 ...........................................................................................15
5.2 推進三大重點紅色旅游區的綜合開發...................................................................15
5.2.1 炎陵縣紅色旅游區........................................................................................15
5.2.2 茶陵縣紅色旅游區........................................................................................15
5.2.3 醴陵縣紅色旅游區........................................................................................16
5.3 完善五個紅色旅游接待服務基地..........................................................................16
5.4 加強紅色旅游文化項目建設.................................................................................16
5.5 加大紅色旅游商品開發力度.................................................................................16
6 紅色旅游開發措施建議 .......................................................................................... 18
6.1 加強組織領導......................................................................................................18
6.2 加強部門協作與聯動 ...........................................................................................18
6.3 整合資源,“紅”、“綠”結合 ...............................................................................18
6.4 做好紅色旅游項目前期工作,加快紅色旅游項目建設 ..........................................18
6.5 創新管理體制,提高紅色旅游經營管理水平。 .....................................................19
6.6 加強宣傳推廣,做好規范管理。..........................................................................19
7 主要旅游線路組合設計 .......................................................................................... 20
7.1 跨省旅游線路.......................................................................................................20
7.2 跨市旅游線路.......................................................................................................20
7.3 市內旅游線路.......................................................................................................20
8 紅色旅游主要開發項目及預算................................................................................ 21
1 株洲市概況
1.1 區位
株洲位于湖南東部湘江之濱,長沙市以南50.5公里,其地理坐標是:東經112°17′30″到114 °07′15″,北緯度26°03′05″到28°01′27″。雨量充沛,光熱充足,冬寒期短,無霜期年達286天,年平均氣溫16 °到18°,適宜多種農作物的生長,是名符其實的膏腴之地。株洲市轄株洲縣、攸縣、茶陵縣、炎陵縣4縣和醴陵市及荷塘區、蘆淞區、天元區、石峰區城市4區。有59個鎮,81個鄉,2480個村、17個街道辦事處。
株洲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株洲是我國南方最大的交通樞紐,有聯系華東、華南、西南的經濟紐帶城市之譽。京廣、浙贛、湘黔三條鐵路干線和106、320國道以及正在建設的京珠高速公路和國家將要建設的上瑞高速公路交匯于市區。株洲火車站是全國五大客貨運輸特級站之一,株洲北站是江南最大的貨運編組站。千噸級船舶順湘江而行可直抵長江沿岸城市。黃花機場距市區不過60公里,有高速公路相連。
1.2 自然環境
株洲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熱充足,是名副其實的膏腴之地,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境內物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有40余種,為有名的有色金屬之鄉。豐富的農產和礦藏資源,加上氣候、土壤、地質、植被所具有的多樣性特征,為多層次開發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旅游資源更是令人向往,株洲市重點風景名勝區共有4處,炎帝陵、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大京風景區、云陽山森林公園。
1.3 社會經濟
株洲是全國33個出口商品綜合生產基地之一,是對外開放由東南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內陸地區轉移,處于過渡、傳迅地帶的株洲經濟又迎來了一個大發展的黃金時期。湖南省已將株洲市列入長江三角洲及長江沿江地區經濟開放與開以的規劃之中,特別是作為湖南新的經濟增長點、“五區一廊”建設的的中心城市之一,株洲的開放和發展心將前程似錦。
1.4 旅游業現狀
株洲市旅游業起步比較晚,由點到面的開拓性發展主要集中于“十五”時期,作為一種產業加以培育起步于2001年,短短四年時光,開發了以尋根祭祖為主的“古韻”旅游,以健康生態為主“綠色”旅游,以革命傳統教育為主的“紅色”旅游和以工業文明為特色的“藍光‘旅游等特色旅游產品體系,基本形成了產業專項規劃總則
2.1 規劃依據
(01)《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2005);
(02)《旅游規劃通則》(GB/T18971-2003);
(03)《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
(04)《旅游區(點)質量登記的劃分與評定》(修訂)(GB/T17775-2003); (05)《旅游發展規劃管理辦法》(2000年10月26日國家旅游局令第12號); (06)《國務院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的通知》(國家[2001]9);
(0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12.26);
(08)《旅游統計管理辦法》(國家旅游局令第10號)國家旅游局;
(09)《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及其《實施細則》(2002);
(10)《湖南省旅游業十一五發展規劃》(2005 草稿);
(11)《湖南省政府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的通知》(湘政發[2001]29);
(12)《湖南省紅色旅游發展綱要》(2005);
(13)《株洲市旅游業十年發展規劃》(2004);
(14)《株洲市旅游業十一五發展規劃》(2005 草稿);
(15)《株洲縣志》(1992);
(16)《株洲統計年鑒》(1997-2003)
2.2 規劃原則
(1) 資源整合原則
把株洲紅色旅游資源與以炎帝陵為代表的人文歷史旅游資源,大京風景區、酒埠江、桃源洞等為代表的綠色旅游資源以及以“紅色官窯”為代表的工業旅游旅游資源緊密結合起來,并以紅色旅游為株洲旅游開發的突破口,帶動株洲旅游業的大發展,把株洲旅游業做大做強。
(2) 周邊合作原則
加強與井岡山、韶山等“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客源互動、產品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戰略。
(3) 快速發展原則
用跨越式發展模式加速發展株洲紅色旅游。
(4) 突出重點原則
突出重點,分期建設,配套開發,整體推進。
(5) 高效持續原則
快速發展紅色旅游,提高旅游業收入,實現旅游業持續發展。
2.3 規劃期限
2005-2010年
2.4 規劃目標
(1)弘揚革命傳統,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鞏固共產黨的執政地位;
(2)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
(3)以紅色旅游為突破口,把旅游業培育成株洲第三產業的龍頭;
(4)把株洲建設成井岡山(第8條)與韶山(第9條)兩條紅色旅游精品
線路的重要節點和中轉目的地;
(5)把株洲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紅色旅游目的地之一,將株洲打造成中國
紅色旅游中心之一,將茶陵縣、炎陵縣建設成具有區域影響力和吸引
力的紅色旅游基地。力爭2005年至2007年,紅色旅游人數的年均增
長速度達到18%,2008年至2010年達到20%。
(6)實現紅色旅游產業化,力爭到2010年,紅色旅游綜合收入達到2億元
人民幣,直接就業人數達到1萬人,間接就業人數達到2萬人。
3 紅色旅游資源
3.1 主要紅色旅游資源簡介
3.1.1 秋瑾故居(株洲市)
位于株洲市郊荷花鄉大沖村,原名王家大屋。秋瑾(1879-1907),字璇卿,號競雄,后自號“鑒湖女俠”,祖籍浙江紹興,生于福建廈門辛亥革命著名烈士。隨父入湘時,年僅16歲,后由父母包辦與湘潭王廷鈞結婚。婚后在湘潭住八年,秋瑾之夫分得王家大屋和田莊一半,因此成為其下鄉游覽的歇腳點,住過幾段時間。秋瑾曾將王家大屋變賣,所得資金捐作革命活動經費。現故居仍保持原貌,為典型的江南民居式建筑,四合院式。陳列由烈士居此使用過的實物及名人題詞、書匾,并被辟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3.1.2 株洲會議舊址——協豐長綢布店(株洲市)
協豐長綢布店位于株洲市南區解放東街176號,座北朝南,硬山頂,封火山墻,磚木結構,兩層閣樓式。前面當街,大門上方有曬廊,店內為一大通間,長28.2米,寬8.45米,店后緊挨建寧港。1930年8月,為結束李立三“左”傾冒險主義,總結圍攻長沙的經驗教訓,由毛澤東主持了株洲會議。株洲會議是確立建立鞏固的農村革命根據地的認識的開始,扭轉了中國革命運動中的一次嚴重危機。株洲會議以它對中國革命的深刻影響而載入中國共產黨的光輝史冊。
1984年10月,株洲市人民政府公布紅一方面軍總前委株洲會議舊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3.1.3 伏坡嶺公園(株洲縣)
位于淥口鎮南端伏波嶺上,瀕淥水北岸,前有石崖壁立,下臨深潭。據《后漢書·馬援傳》記載,東漢建武十七年(41),交趾女子徵側,徵貳受太守蘇定所迫,率眾造**,占嶺外六十余城,側自立為王。光武帝因馬援習水戰,且為驍將,遂拜伏波將軍,馬援率官兵2萬人,樓船二千艘南征,斬首五千,降以萬計,功成回師。馬援南征時,往返途經縣境,曾在淥口及昭陵灘等處屯宿。后人為紀其事,將馬援在淥口屯兵之處取名伏波嶺。又據《伏波古廟記》載,自唐代起,邑人即在伏波嶺上修建廟宇,供奉馬援。唐以后,屢有廢興,清咸豐十一年(1861)重修。1926年,淥口附近農民運動蓬勃興起,伏波廟成為淥口農民協會、女子聯合會和國民黨醴陵縣二十二區黨部的辦公場所。1927年2月,毛澤東到淥口考察農民運動,在伏波廟內召開淥口地區農民運動骨干分子會議。1944年9月,日本侵略軍飛機轟炸淥口,伏波廟毀于一旦。為紀念毛澤東早期革命活動,緬懷淥口農民運動先烈,1968~1970年,省、市資助,群眾贊助,捐工獻料,模仿舊制,重修伏波廟于原址。修復后的伏波廟為青風火山墻式建筑,坐北朝南,中軸線上依為前廳、后廳、面闊三間,中部有兩天井。東側為廂房,均系硬山頂,廟宇紅墻青布瓦、畫閣雕欄。
3.1.4 左權將軍紀念園(醴陵市)
2005年3月15日,是左權將軍誕辰100周年,醴陵曾舉行了隆重的紀念活動。
左權(1905—1942),名紀權,號叔仁,醴陵新陽鄉黃貓嶺人,黃埔軍校一期學員,1925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歷任中國工農紅軍軍官學校第一分校教育長,新編紅十二軍軍長,紅一方面軍總司令作戰參謀,紅五軍團第十五軍政委,中央軍事革命委員會作戰局參謀,中國工農紅一軍團參謀長,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副參謀長,八路軍前方指揮部參謀長,1942年左權在山西遼縣抗擊日軍對八路軍總部的掃蕩突圍中,不幸被彈片擊中頭部,血染太行,以身殉國。朱德總司令揮淚寫下:“名將以身殉國家,愿拼熱血衛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的挽詩。
為紀念左權將軍,醴陵人民在醴陵西山淥水河畔塑立了左權將軍像,并落成左權將軍紀念碑。
3.1.5 李立三故居(醴陵市)
李立三故居坐落在醴陵市陽三辦事處立三村,清光緒十七年,李立三祖父元吉購置,土木結構,占地面積2355平方米,建筑面積922平方米,故居坐東朝西,黃色圍墻,八字柴門,門額“芋園”,門聯“春華秋實,日升月恒”。進柴門15米為正屋,黑漆大門,石刻門額,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題“李立三同志故居”。南北兩頭青磚砌垛,檐下繪山水人物浮雕,兩張拱形側門門額分別題“迎祥”“集福”。進大門,過前廳,為正堂屋,正面靠墻臺桌,陳列李立三半身塑像,兩壁有李立三生平簡介和大事年表。左橫堂屋兩側對稱4間正房,為李立三及其父母弟妹臥室。橫堂屋后為廚房,雜屋。正廳右邊橫堂屋兩側的住房,設立陳列室5間。
李立三(1899—1967),原名李隆郅,曾用名李能至、李成、柏山、李明、李敏然等,醴陵城郊福建圍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工人運動的杰出領導人。
李立三1919年9月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同趙世炎、陳公培、劉伯堅等醞釀建立共產主義同盟,1921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2年9月和劉少奇,蔣先云等發動和領導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第一個喊出了“勞工萬歲”。1925年當選為中共“四大”代表,領導了上海“二月罷工”,在抗議日本紗廠槍殺工人顧正紅的斗爭中任上海市反帝大示威總指揮,“五卅”慘案后當選為上海市總工會委員長。1926年5月,當選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大革命失敗后,建議中央組織南昌起義,任南昌起義中共前敵委員會委員、政治保衛處長,1928—1930年秋李立三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書長,新中國成立后,李立三歷任中共中央工委會員,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勞動部部長等職,文化大革命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迫害致死。
3.1.6 先農壇毛澤東考察農民運動舊址(醴陵市)
先農壇又名神農殿,建于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位于城區東正街,占地950平方米。第一次大革命時期,為中共醴陵地方執行委員會和縣農民協會機關駐地。1927年元月,毛澤東來醴陵考察農民運動,曾在后殿樓上召開農運調查會。
3.1.7 東富寺毛澤東考察農民運動舊址(醴陵市)
將領曾來到石濤寺考察了一些山峰地形后,制定了多種游擊方案,后來譚震林、肖克、李天佑、唐亮等將領曾率部在這里浴血奮戰。1934年以譚余保為首的中央湘贛臨時省委領導湘贛邊界黨和紅軍游擊隊在這里堅持了三年的游擊戰爭。如今,在石濤寺前的烈士牌坊上,還可以讀到戰爭之殘酷,戰士之壯烈。
3.1.11 列寧小學(攸縣)
位于酒埠江風景名勝區內柏市鎮富頭村明末清初建立的富豪宅院灣里古寨,在井岡山斗爭時期曾辦過蘇維埃“列寧小學”。這里,成為了革命火種的搖籃,這里還傳頌著許多“兒童團”智斗敵人的動人故事。
在漕泊還有第五次反圍剿時期陳毅元帥被捕時的紀念樹,觸摸滄桑的樹皮,還可體味出當年的英勇場景。
3.1.12 中共攸縣地方執行委員會舊址(攸縣)
1926年6月,在葉挺獨立團黨組織幫助下,中共攸縣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立,地址設于攸縣城關珍珠港文昌廟后棟樓上。中共攸縣地方執行委員會的成立,為發展壯大黨的地方組織,建立革命武裝,開展農民運動,推進攸縣革命運動的深入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攸縣革命斗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1986年,攸縣人民政府將中共攸縣地方執行委員會舊址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攸縣縣委常委擴大會議決定修復舊址,設立攸縣博物館。1991年,和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舊址內復原陳列了攸縣地執委召開成立會議的房間,博物館設攸縣地方黨史和攸縣歷史文物兩個陳列室,展出珍貴歷史照片100余幅,文物500余件。
3.1.13 羅哲墓(株洲縣)
在距株洲縣17千米馬家河鄉高塘村。羅哲(1902-1928),字以恒,株洲縣人,青年時在長沙讀書,積極參加學生運動,受到毛澤東稱贊。1927年9月赴湘潭組織秋收起義,任縣委書記。1928年9月,不幸被捕,同年10月在長沙就義。1956年,毛澤東同志致信株洲縣并捐款300圓為其修墓。正中墓碑陰刻毛澤東手書“羅哲烈士之墓”,兩旁為墓志銘,記載烈士生平事跡。
3.1.14 羅學瓚墓(株洲縣)
位于株洲縣馬家河鄉栗雨村簡家沖。羅學瓚(1894-1903),字榮熙,湖南株洲縣人。就讀于湖南第一師范時,與毛澤東、蔡和森共同創辦新民學會。后赴法勤工儉學,回國后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任湖南省青年救國會主席、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長、浙江省委書記等職。1930年于杭州被捕,同年8月犧牲于杭州。1986年12月,其后代將烈士遺像一幀,葬于夫人墓側,修成合葬墓。
3.1.15 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茶陵縣)
1927年11月,工農革命軍攻占縣城后遵照毛澤東指示建立茶陵縣工農兵政府,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一個縣級工農兵政權,工人代表譚震林任主席,美國記者斯諾在《西行漫記》稱之為“中國第一個蘇維埃”。同年12月27日,縣政府隨工農革命軍撤離縣城。舊址位于城關鎮前進村三角坪,原系南宋至清代的縣(州)署衙,占地10521平方米,建筑面積3974平方米,1928年毀于戰火。茶陵縣工農兵政府的誕生和結束都離不開工農革命軍的進駐和撤出茶陵,這奠定
了毛澤東“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理論的基礎,同時也標志著井岡山斗爭發展到建政階段。1971年,縣革命委員會在遺址建有高4米的鋼筋水泥結構紀念碑。
3.1.16 紅軍村和紅軍墻(茶陵縣)
紅軍村位于嚴塘鎮灣里村。1931年4月,縣蘇維埃政府遷此,同年冬撤離。其標志性建筑為茶陵縣蘇維埃政府舊址,該建筑系民房,前后2棟,中有天井2個,有房間24間,建筑面積808平方米,磚木結構,風火垛飾以彩塑,前飾彩塑檐帶,同時還有紅軍商店、紅軍醫院、紅軍食堂、紅軍宿舍等建筑物。縣蘇維埃政府遷離后,房主用田泥、白粉涂抹廳堂及外墻墻壁,使當時“茶陵縣蘇維埃政府”門牌、下設的“財政部、文衛部、軍事部”等機構及室內地圖、宣傳畫和內外標語基本保存完好(勞動部、土地部、工農檢查委員會、政治保衛2、工會、婦女委員會、反帝大同盟等機構的標牌已毀)。還有中央、湘贛、贛皖、湘鄂贛等8個蘇區的地圖2幅,《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呵!》《勞苦工農大眾團結起來,反對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墨線宣傳畫 2幅,“反對帝國主義瓜分中國!”“勞苦的工農群眾團結起來,打土豪,分田地,籌款子,建立革命根據地!”等標語5幅。1985年,縣政府組織了一次維修。
3.1.17 紅軍學校——茶陵縣立列寧高級小學校舊址(茶陵縣)
位于秩堂鄉毗塘村。原創辦于小田,1932年春遷此,1933年6月遷出。解放后任山西省軍區副司令員的劉長希、湖南省林業廳副廳長劉宗舜等紅軍老戰士當年曾在此學習。舊址原系建于清代的零江書院,前后兩棟,兩側分列廂房,建筑面積2200平方米。解放后,列寧小學、列寧中學先后設此。列寧中學保存有列寧高級小學校的一些課本、作業本及蘇聯1984年寄來的信函、照片。省政府、湘潭地區先后5次撥款維修。
3.1.18 毛主席在茶陵的住室(茶陵縣)
1965年5月21日,毛澤東在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張平化的陪同下來到茶陵,下榻縣委常委樓。這是他老人家解放后唯一一次在縣城小住。
為了紀念毛澤東此行,茶陵縣專門設立了陳列室,將毛澤東所住房間、設施、用具予以陳列展出,并將毛澤東與茶陵、與茶陵人的珍貴歷史照片一并展出。
3.1.19 茶陵縣烈士陵園(茶陵縣)
該園系茶陵縣為紀念革命先烈所建,主要景點是茶陵縣革命博物館和烈士紀念碑。其中革命博物館館舍原為縣展覽館,1979年籌辦革命紀念館,同年10月開放。2001年籌辦改單一紀念館為綜合博物館,博物館分為三廳一室即歷史博物廳(歷史沿革、城池城堡、名人跡蹤、風景名勝、館藏文物)、革命斗爭史紀念廳、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成就廳、名人室。館舍占地5432平方米,建筑面積1692平方米,其中,歷史博物廳、名人室計534平方米,紀念廳、社建廳計702平方米,陳列展墻1408.5平方米,共陳列文物1243件(含復制品),其中革命文物219件,其中收藏較好的是革命文物和字畫、古籍印版。
3.1.20 毛澤東“湖口挽瀾”遺址(茶陵)
位于茶陵縣城南30公里的湖口鎮。1927年12月,毛澤東在湖口墟東北端
草坪上召開工農革命軍全體指戰員大會,,處決了陳皓等一伙陰謀叛變的罪行,并發表激動人心的講話,精辟的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指明了工農革命軍的前途和任務。湖口挽瀾時毛澤東在危急關頭堅決果斷處理叛徒的一次偉大的革命實踐活動,這一實踐,挽救了年幼的工農革命軍,在黨和軍隊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遺址包括老園里房屋和湖口墟坪。
3.1.21 茶陵縣總工會舊址——江西會館(茶陵)
茶陵縣總工會舊址位于茶陵縣城關鎮交通街,原系江西會館。1927年11月,工農革命紅軍第二次攻克茶陵縣城。譚振林串連起一批工運骨干和工人,在江西會館成立了“茶陵縣總工會”譚振林被選為主席。舊址現存兩棟樓房,座北朝南,磚木結構,前棟兩層共計20間,左棟兩層共8間,兩棟之間有一坪地,中間有水井一口。舊址現為茶陵縣航運公司職工宿舍。
3.1.22 連隊建黨舊址——葉家祠(炎陵縣)
1927年10月,毛澤東在葉家祠閣樓上親自主持了“連隊建黨”,把“支部建在連上”的組織原則付諸于行動。實現了黨在連隊基層的核心領導,發揮連隊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為建立一支新的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人民軍隊打下堅實可靠的基礎。紅軍所以能艱苦奮戰,攻無不克,勇往直前,永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而關鍵的基本原因。葉家祠系晚清時葉氏家族宗祠,座南朝北,磚木結構,硬山頂,小青瓦屋面,建筑面積為196.25平方米,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保存完好。
3.1.23 朱毛第一次會面舊址——萬壽宮(炎陵縣)
1928年4月,毛澤東率領部隊掩護朱德、陳毅部隊向井岡山轉移后,由桂東轉回我縣十都,在十都萬壽宮兩位偉人的手終于握在一起。十都是中國第一代領導人會面的“紅都”,兩位偉人的會面為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原有建筑失火而毀。
3.1.24土地革命第一次插牌分田聯席會議舊址——周家祠(炎陵縣)
1928年中旬,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來到周家祠以后,毛澤東住在周家祠左側的周南學校。并親自主持召開了師委和黨委的聯席會議。決定將中共酃縣特別區委改為中共酃縣縣委。在周南學樣召開了農協骨干會議,具體研究了插牌分田的政策和方法,會后分別下到中村、道任等村組作社會調查,開展插牌田。這是井岡山斗爭時期最早的土地革命試點,為后來的《井岡山土地法》的制定提供了實踐經驗和理論依據。周家祠始建于1749年,系周始開辦的周姓祠堂“汝南堂”。與周南學校共一山墻并有木門相通,兩者連為一體。座北朝南,磚木結構,硬山頂,封火山墻,小青瓦屋面。建筑面積362.6平方米。亟待修繕
3.1.25 工農革命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部舊址—ミ米 泉書院(炎陵縣)
原有建筑失火焚毀8年3月14日,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第一次攻克酃縣城,打開了監獄,解放了被關押的群眾,在大操坪召開了千余人參加的群眾大會,號召人民群眾打土豪分田地。4月毛澤東同志率領部從湘南回師井岡山,再次來到酃城,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部設在洣泉書院內,當晚毛澤東
就住在洣泉書院后廳右側的房子里,毛澤東和團長張子清等在這里部署了接龍橋戰斗,有力地掩護了朱德、陳毅向井岡山轉移。為井岡山武裝隊伍的壯大起了很大的作用。洣泉書院始建于1873年,建筑座北朝南,磚木結構,硬山頂,封火山墻,呈三進兩廂建筑形式。建筑面積2004.9平方米。現為中國工農紅軍革命活動炎陵紀念館,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館內基本陳列內容為1927—1937年間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進行革命首創活動的事跡。目前整座建筑保存完好。
3.1.26 紅軍標語樓——江家試館(炎陵縣)
1932年李天柱、王震先后率中國工農紅軍湘東獨立第一師在酃縣城進行革命活動時,在江家試館內外和樓房的墻壁上寫下了56條革命標語,被稱為紅軍標語樓。江家實館系江南晚清建筑形式,土木結構,陰陽合瓦頂,硬山頂屋面的兩層樓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建筑面積為413平方米,2004年對原有建筑進行全面維修。
3.1.27 朱家祠(炎陵縣)
朱家祠1927年10月中旬,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來到水口,團部設在朱家祠,毛澤東在這里聽取了酃縣“馬日事變”后建立的第一個共產黨支部——梁橋支部書記周里關于酃縣斗爭情況的匯報后,指示恢復和發展地方黨的組織,建立地方武裝。隨后,毛澤東又在這里派游雪程、徐彥剛、陳伯鈞等3名軍隊干部去寧岡改造袁文才部隊,使這支遠近聞名的綠林土匪成為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的一支。朱家祠始建于1880年,現有建筑座北朝南,磚木結構,硬山頂,封火山墻,由主體建筑和右側房屋兩部分構成。主體建筑面闊三間,進深五間。因年久失修,亟待修繕。
3.1.28 何孟雄故居(炎陵縣)
1898年6月2日我黨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早期北方工人運動的杰出領袖,中共創始人之一何孟雄出生于這里,并在這里度過了童年。何孟雄故居系晚清建筑,座西朝東,土木結構,硬山頂,小青瓦屋面,整個大屋呈“凹”字形。
3.1.29 紅軍戰斗舊址——接龍橋(炎陵縣)
炎陵縣城1928年4月20日,毛澤東同志率工農革命軍在此橋擊潰湘敵一團,有力掩護了朱德、陳毅部隊向井岡山轉移。接龍橋系石拱橋,麻石結構,全橋兩孔一墩,橋面兩側有石欄,橋長31.9米,寬3.7米。
3.1.30 軍民訴苦臺(炎陵縣)
1928年3月18日,毛澤東和何挺穎同志率領工農革命軍前往湘南來到中村,為了廣泛發動群眾,開展土地革命部隊和中共酃縣縣委在中村圩頭召開有三千多人參加的軍民訴苦大會,毛澤東在會上列舉土豪劣紳剝削農民的事實,通俗地講解了革命道理,號召大家起來打土豪分田地,十幾個窮苦農民上臺控訴土豪劣紳的罪惡,大會根據群眾要求當場處決了兩個罪大惡極的土豪劣紳。會后,中村開展了轟轟烈烈地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

4 紅色旅游SWOTE分析
4.1 優勢(Strengths)
4.1.1 區位優勢
(1)株洲位于全國30條精品紅色旅游線路第8條(井岡山-永新-茶陵-
株洲線)與第9條(韶山-寧鄉-平江線)的鏈接環上(對吸引長沙、
湘潭、衡山和井岡山等地的游客在株洲中轉有明顯優勢。
(2)株洲地處長株潭“金三角”一隅,經濟發展同時受5個城市的輻射。
(3)株洲處于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客源輸出地向衡山、韶山和長沙旅游圈的
過渡地帶。
4.1.2 組合優勢
株洲紅色旅游資源與井岡山旅游區和長沙旅游區以及衡山旅游區組合,共同形成很強的旅游資源集群。
4.1.3 交通優勢
株洲是我國南方最大的交通樞紐,有聯系華東、華南、西南的經濟紐帶城市之譽。京廣、浙贛、湘黔三條鐵路干線和106、320國道以及正在建設的京珠高速公路和國家將要建設的上瑞高速公路交匯于市區。株洲火車站是全國五大客貨運輸特級站之一,株洲北站是江南最大的貨運編組站。千噸級船舶順湘江而行可直抵長江沿岸城市。黃花機場距市區不過60公里,有高速公路相連。
4.2 劣勢(Weaknesses)
4.2.1 市場開拓較難
(1)株洲紅色旅游剛起步,眾多紅色旅游景點知名度較低,開拓難度較大;
(2)株洲紅色旅游形象尚未形成,要在游客中形成紅色旅游形象還需一定
時間
4.2.2 部分景點交通條件較差
株洲境內部分紅色旅游景點,如茶陵縣至嚴塘鎮灣里村(紅軍村和紅軍標語墻)等交通條件較差,不易于快行慢游。
4.2.3 開發資金不夠
(1) 境內眾多紅色旅游景點年久失修,需要投入較多的修繕資金;
(2) 紅色旅游前期投入較少,配套設施滯后。
4.3 機遇(Opportunities)
4.3.1 紅色旅游機遇
(1) 2005年式紅色旅游年,各級政府領導和政府職能部門都很重視,有
具體的指示精神和安排;
(2) 旅游行業部門也很重視紅色旅游,也有具體的行動計劃;
(3) 紅色旅游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是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加
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文化工程,是促進革命老區經濟發展、提高
群眾生活水平的經濟工程。
4.3.2 產品調整機遇
旅游需求向多樣化、個性化轉變是旅游業發展的必然結果。開發紅色觀光旅游產品,并于休閑度假、生態旅游等有機結合,能夠贏得較寬的旅游市場。
4.3.3 重心轉移機遇
“十五”期間,重點景區旅游人數呈現“井噴式”增長,重要旅游目的地承受了巨大壓力,部分景區(點)超過了環境容量。之后出現了客源除了流向重點旅游目的地外,也向其它景區流動的現象,這一變化給旅游后發地帶來了難得的開發機遇。
4.4 威脅(Threats)
(1)井岡山紅色旅游對株洲紅色旅游的威脅;
(2)韶山和花明樓紅色旅游對株洲紅色旅游的威脅;
4.5 前景(Expectation)
(1)能成為韶山等紅色經典景區至井岡山紅色經典景區的重要中轉站;
(2)株洲成為湖南省重要的紅色教育基地、周末旅游目的地和休閑度假勝
地;
(3)紅色旅游成為株洲大旅游產業形成的突破口和加速器。
5 紅色旅游資源建設開發重點
5.1 著力打造四大紅色旅游品牌景區。
5.1.1 朱毛第一次會面紀念館
重點保護和開發建設朱毛第一次會面紀念碑、雕塑、紀念廣場;恢復萬壽宮;整合周邊紅色旅游資源,重現當年朱毛會師齊聚茶陵的歷史情境。
5.1.2 國內第一個紅軍標語博物館
重點保護和開發中國工農紅軍標語博物館、訴苦臺、第一次連隊建黨舊址、第一次插牌分田舊址、紅軍醫院、周南學校等系列紅色旅游資源。
5.1.3 中國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
重點保護和開發工農兵政府舊址及配套設施的修復,重現中國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的原貌及相關系列紅色旅游資源。
5.1.4 紅軍村、紅軍墻
重點保護修復完善紅軍村主體建筑—茶陵縣蘇維埃政府、紅軍宿舍、紅軍商店、紅軍醫院、建立紅軍墻陳列室、配套水電路設施。全面收集整理和展示當年我黨宣傳抗日主張、團結抗日愛國人士、領導抗日救亡運動的系列歷史。
5.2 推進三大重點紅色旅游區的綜合開發
5.2.1 炎陵縣紅色旅游區
將該區建設成為以朱毛會師為領銜品牌,以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為主題的全國重點紅色旅游區。重點保護和整合開發朱毛會師系列遺跡等紅色旅游資源。配套開發紅軍標語博物館、紅軍文化園等。加強與炎帝陵謁祖尋根游、桃源洞森林生態游等周邊特色旅游產品的聯動發展。重點建設、完善對外和景區交通;加快炎陵縣縣城紅色旅游基地建設,配套開發城鎮和游客信息服務、紅色旅游文化娛樂、紅色旅游購物、老區特色風味餐飲、紅色旅游文化街區等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加大宣傳促銷力度,拓展旅游營銷網絡;搞好革命文物維修和陳列。全面提升紅色旅游品牌形象
5.2.2 茶陵縣紅色旅游區
將該區建設成為以中國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為領銜品牌,以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為主題旅游功能的全國重點紅色旅游區。重點保護和整合開發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及配套設施的全面修復。配套開發紅軍村和紅軍墻、毛主席在茶陵的住室、茶陵縣革命博物館等系列紅色旅游資源。加強與茶陵南宋古城旅游區、云陽山森林公園、洮水水庫等周邊特色旅游產品的聯動發展。完善茶陵縣城紅色旅游接待服務設施,加大宣傳促銷力度,提煉紅色旅游品牌形象,強化旅游市場影響力。重點建設、完善對外交通、紅色旅游城鎮、旅游信息服務中心、紅色文化娛樂、紅色旅游商品開發、紅色旅游文化街區等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以及革命文物維修及陳列。
5.2.3 醴陵縣紅色旅游區
將該區建設成為以左權、李立三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故居為主體品牌、以重溫抗戰文化為主線的區域性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全面恢復當年毛澤東主席考察農民運動式曾調查過的先農壇、東富寺等歷史遺跡的本來面目。重點保護和整合開發左權將軍紀念園、李立三故居等紅色旅游資源。加強與以紅色官窯為代表的工業旅游產品以及以仙岳山、淥山書院、紅拂墓等景點為代表的人文旅游產品的聯動發展。提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旅游品牌形象,加大宣傳促銷力度,加強遺跡的保護和環境整治。重點配套、完善景區旅游交通、信息咨詢、文化娛樂、旅游商品開發等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
5.3 完善五個紅色旅游接待服務基地
重點完善炎陵、茶陵、攸縣、醴陵、株洲縣等幾個紅色旅游接待服務基地建設。完善全區紅色旅游信息服務系統。建設紅色革命風味飲食街、紅色旅游文化(商品)街區、紅色旅游文化娛樂設施;完善賓館飯店等旅游接待設施;建立必要的旅游醫療救護系統;加強以紅色旅游為背景特征的城市景觀體系建設;加強紅色旅游氛圍的營造。建設百色紅色旅游文化廣場和紅色旅游綜合服務中心,籌建炎陵紅色旅游商品研發和生產基地及批發市場、中國旅游集散地之一。
5.4 加強紅色旅游文化項目建設
大力開發紅色旅游文化項目,提升株洲紅色旅游的文化內涵,加速培育紅色旅游文化產業,提高旅游綜合效益。積極籌辦中國(株洲)紅色旅游文化節,并以此為契機加大湖南紅色旅游宣傳力度,推動湖南紅色旅游盡快融入國內旅游大市場;組織編排代表株洲紅色旅游特色的革命歷史文藝和文化作品,結合節慶、接待及旅游活動推向市場和觀眾。通過一系列以紅色旅游為主題的文化活動開展,逐步完善和樹立湖南紅色旅游主題形象和文化品牌。
5.5 加大紅色旅游商品開發力度
努力改善紅色旅游商品產供銷的市場環境;鼓勵生產適銷對路的紅色旅游商品,疏通并擴大供銷渠道,滿足游客的購物需求。積極開發以革命圣地、領袖人物、革命文物等為主題的系列紅色旅游紀念品。鼓勵發展紅色旅游商品銷售網點,

6 紅色旅游開發措施建議
6.1 加強組織領導
強化各級黨委和政府對發展紅色旅游的主導作用。建議盡快組建全區紅色旅游工作協調小組,由株洲市旅游局、炎陵縣旅游局、茶陵縣旅游局等區直部門任成員,負責研究解決發展紅色旅游中的重大問題,檢查、督促重點紅色旅游景區建設。各重點紅色旅游市、縣黨委和政府應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協調機制,落實責任,制定方案,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加強人、財、物的統籌保障,將發展紅色旅游的各項工作做實做好。
6.2 加強部門協作與聯動
宣傳部門負責審定重大宣傳報道和陳列內容,指導媒體搞好宣傳推廣工作,為發展紅色旅游創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發展改革部門負責組織協調紅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做好項目審核和投資計劃安排;旅游部門負責紅色旅游發展中旅游工作的組織協調及規劃指導、線路組織、宣傳促銷、管理服務和人員培訓工作;財政部門負責組織協調紅色旅游相關區域規劃編制、宣傳推廣、教育培訓和革命文物保護、展示經費;民政部門負責組織落實與紅色旅游相關的烈士陵園、紀念館建設改造的有關項目計劃,并加強管理;交通部門負責做好與發展紅色旅游相配套的交通項目計劃安排和建設;鐵路、民航部門要配合紅色旅游做好有關車次、航班的組織調度工作;建設部門負責做好紅色旅游規劃與城鄉建設、風景名勝區規劃相關內容的審定和銜接,做好相關風景名勝資源保護開發管理工作;文化部門負責組織革命歷史題材文藝和文學創作,指導組織與紅色旅游相關的文藝演出活動,相關革命文物保護規劃編制和文物征集、展陳、維修等方案的制定落實。上述有關部門應按照分工要求,制定相應方案,提出具體措施,將推動紅色旅游發展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6.3 整合資源,“紅”、“綠”結合
把紅色旅游與綠色旅游結合起來,把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結合起來,把文物景點與非文物景點結合起來,把革命傳統教育與促進旅游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形成以“紅”帶“綠”、以“綠”促“紅”,旅游區、旅游線、旅游點有機結合的廣西旅游產業發展大格局。強調紅色旅游景區和景點建設既要符合宣傳教育規律,又要符合旅游產業規律,提高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6.4 做好紅色旅游項目前期工作,加快紅色旅游項目建設
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和項目業主應認真做好紅色旅游項目的規劃、設計、環境評價、可行性論證等項目前期工作,建立紅色旅游項目庫。依據國家所確定的紅色旅游項目建設重點扶持方向,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性資金的支持。各級政府應將紅色旅游項目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安排一定的配套資金。公路、鐵
路、機場、港口、電信、能源、生態等方面的建設應充分考慮紅色旅游發展的要求。西部開發和農村扶貧應做好與紅色旅游開發建設的協調配合。各級政府應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加大紅色旅游項目的招商引資力度;鼓勵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對紅色旅游項目提供開發性金融支持;引導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參與紅色旅游的建設和經營。
6.5 創新管理體制,提高紅色旅游經營管理水平。
應對紅色旅游管理與經營體制進行專題研究,大膽創新,制定出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模式,大力提高紅色旅游經營管理水平。
6.6 加強宣傳推廣,做好規范管理。
各新聞媒體應加強對紅色旅游的宣傳報道,特別要注意結合建黨、建國、建軍等重大紀念活動以及其他重大節慶日,充分報道革命老區開展的各項豐富多彩的紅色旅游活動。旅游部門要精心組織紅色旅游系列推廣活動,營造健康濃郁的紅色旅游氛圍,努力提高全社會的認識,使更多的人支持紅色旅游,參與紅色旅游,共同推進紅色旅游。同時,各地應加強紅色旅游景區(點)、項目的監督管理,切實保證紅色旅游的安全、質量、秩序和效益的統一,防止以紅色旅游的名義從事損害紅色旅游形象的活動,保證紅色旅游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7 主要旅游線路組合設計
7.1 跨省旅游線路
井岡山-永新-茶陵-株州線
7.2 跨市旅游線路
長沙-株洲-醴陵-攸縣-茶陵-炎陵
茶陵-株洲-韶山-寧鄉
炎陵-株洲-韶山-寧鄉
7.3 市內旅游線路
炎陵-茶陵-攸縣-株洲縣
茶陵-炎陵-醴陵
炎陵-醴陵-株洲縣
茶陵-攸縣-株洲縣
炎陵-攸縣-醴陵
株洲市紅色旅游專項發展規劃
8 紅色旅游主要開發項目及預算 表8-1
21



 

】 【打印繁體】 【投稿】 【收藏】 【推薦】 【舉報】 【評論】 【關閉】 【返回頂部
我來說兩句
已有0評論 點擊全部查看
帳號: 密碼: (新用戶注冊)
驗證碼:
表情:
內容:
湖南紅色點擊榜
新聞
旅游
住宿
歷史
湖南紅色旅游新聞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