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記者 賀文兵 通訊員 君昊 魏楓
近日,記者隨寧鄉縣紅十字協會新康志愿者從縣城驅車50多公里,來到道林鎮河清村一棟簡樸的民居前,只見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大步跨過兩道房門,滿臉笑容,伸手相迎,熱情地把一行人讓進堂屋。這位90歲的老人叫劉勝奇,山東省東步縣人,是國民黨軍隊的一名通信兵,抗戰期間隨部隊參加常德會戰,抗戰勝利后,他和一位在常德做包子的寧鄉女子結了婚,婚后,他和妻子回到寧鄉。老人向記者講述自己當年抗日的故事時,嚴肅地說:“日軍侵華的這段歷史,世世代代都不能忘。” 看著連長一口氣消滅5個日本兵 “我1943年當的兵,當的是通信兵。”見到記者,劉老十分高興。盡管已是九十高齡,仍然思維敏捷,不顯一點老態。“我當兵的頭一年,常德會戰爆發,我隨部隊到了前線,營長叫李清華,連長叫劉日勝,排長叫何鐵,他們都戰死了,一營人就剩下幾個人。”老人一口氣說出了當年戰斗中的一些人和事。 劉老說,他到常德后被編入國民黨54師171團4營6連,主要負責設在前線的指揮部通訊線路的安全。“我印象最深的,是看到從前線源源不斷的傷員和犧牲的戰士抬出來。”劉老說,一次戰斗中,一顆子彈從連長劉日勝的左前胸打進去,當時鮮血直流。劉日勝大罵日本鬼子,從戰壕里跳出來,端起機槍朝日軍掃射,一下子打死了5個日本兵。但他再也沒有爬起來。 一次戰斗中,日軍的一顆炮彈在身邊炸響,他回頭一看,一下就炸傷了兩個兵,幸好電話線沒炸斷。等日軍的大炮停止之后,戰士們就跳出戰壕沖殺敵人,士兵打得很頑強,沖在前面的人倒下了,跟在后面的繼續撲了上去。劉勝奇和跟上來的部隊后勤人員把犧牲和受傷的戰士抬到后方。 槍林彈雨中搶修電話線從沒害怕過 “當時打仗害怕嗎?”劉老把頭一揚,果敢地說:“怕啥,打仗是保家衛國,沒得好怕的,遺憾的是我是通信兵,沒有親手消滅過鬼子。”“您受過傷嗎?”“我是接線員,運氣好,有次電話線被敵人打斷了,我和另一名通信兵去搶修,一塊彈片飛過來,擊中同伴的頭部,我的帽子被彈片打飛了,同伴死了,我一個人把線接好了。”老人邊說邊用手在頭上比劃著。 問及當兵的感受時,老人搖了搖頭說:“國民黨的部隊不像共產黨的部隊,共產黨的部隊講究官兵平等。”老人說當時自己和戰友非常羨慕共產黨的部隊。“我當了兩年通信兵,在戰火紛飛中,保證了指揮部的通信正常,這些是我感到很榮耀的事。” 抗戰勝利后跟著妻子回到了寧鄉 “您離開部隊怎么沒回山東老家呢?”面對記者的問題,老人爽快一笑,看了看坐在一旁的老伴,笑容中略帶甜蜜。“我隨部隊參加常德會戰時,部隊駐扎在常德的一個小鎮,小鎮上有個做包子的小作坊,作坊主是寧鄉人,來來往往,認識了作坊主的女兒,于是跟她結婚后回到了寧鄉。” 如今,老人同兒女們居住在一起,一家生活和睦幸福。劉老住的磚泥混建的平房,室內陳設簡單,書柜旁邊是書桌,幾本書擺放在桌上,桌子一旁放著一副老花鏡,兩個重疊的木箱上面放著一個17寸的電視機。“他每天都要看新聞,了解國內外大事。”劉勝奇的老伴告訴記者,當老頭子從新聞中得知國家將在今年9月3日在北京舉行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時,興奮得一個星期沒睡好覺。“日本侵華期間,殺害了我們太多的同胞,這段歷史我們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記。”劉老嚴肅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