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瑯瑯的讀書聲從望城區烏山鎮維梓學校窗口飄出來時,望城區史志檔案局副局長龍宇突然有些走神。
龍宇是來此搜尋一段抗戰往事的,望城區史志簡短記載,70多年前,這里是抗日戰爭期間,原長沙縣寧鄉縣一帶一所專門收養教育難童和當地失學兒童的學校——長寧難童教養院。戰火硝煙中,這里發生了什么樣的故事?70多年前,身處災難深重中的孩子讀書聲也有這般爽朗嗎?
史志對此均語焉不詳。近日,長沙晚報記者和龍宇一起走進望城烏山鎮茶園村,尋找一段硝煙塵土掩蓋的往事。
現狀
昔日教養院今成籃球場
對于當年的那段悲壯歷史,74歲的茶園村村民羅瑞祥是為數不多的幾個知情人之一。
“這一塊地就是長寧難童教養院的校舍區。”羅瑞祥帶著記者走進學校后,指著學校內的一塊空地回憶。
記者看到,這里已經變成了學校的籃球場,沒有水泥的灰黑地面已經長滿雜草。如今,這里已經是孩子們嬉戲的場所。
在籃球場的一側,羅瑞祥指著一段40多米長的青磚圍墻告訴記者,這就是當年長寧難童教養院校舍上的青磚。羅瑞祥說,后來,新康中心小學遷往這里與長寧難童教養院聯合辦學,老校舍的青磚拿來砌成圍墻了。
羅瑞祥的姑父和叔叔當年都是這個學校的學生,是當年那段歷史的見證人,二人先后去世,他對那段歷史為數不多的了解全是姑父和叔叔告訴他的。
背景
日軍進犯,無數難童無法安身
長寧難童教養院是在什么背景下,由哪些人籌辦的呢?這些羅瑞祥都不知情。在望城區史志檔案局,記者翻閱《中國共產黨望城縣歷史》,上面清楚地記載著當時的情形:
1939年5月,湖南省政府奉命查對抗戰損失,在核對湘北各縣人口時發現,日軍在湘北收捕10歲左右的兒童,抽取他們的血救治傷兵,或運往日本充當童工,十幾個縣丟失兒童達4萬余人。因此,搶救、收養、教育難童,是抗日戰爭引起各方高度重視的一項特殊而又艱巨的工作。
1944年6月長沙淪陷后,犯湘日軍由鐵路沿線入侵擴展至鄉村集鎮。長寧交界處的沱市、雙江口和湘江之畔的靖港、新康、白沙洲等鄉村小鎮均先后陷入日偽的魔爪。在日軍的燒殺搶掠之下,廣大群眾無法安身,學校被迫停課,當地適齡兒童無法讀書,從長沙市或外地逃難至此的難童更無安身之地。
往事
教育界愛國人士籌辦教養院濟難
為了讓難童們有安身之地,曾受中共黨組織影響的當地教育界愛國人士,紛紛慨然濟難,決定籌辦長寧難童教養院。
當時參與籌辦的愛國人士有哪些?羅瑞祥記得望城有個叫金康堯的退休教師,是長寧難童教養院當時歷史的知情人。幾經周折,記者找到金康堯老人寫的一篇文章,文章中記載了當年的故事。
據文章記載,負責籌辦并主持長寧難童教養院工作的是原長沙縣新康鄉中心國民學校校長金先誕,在該院工作教學的人員,多是原新康鄉中心學校和原河西女校教員,有張志浩、李晏平、李定等。開設的課程有語文、算術、歷史、地理、自然及音體美課程,教職員生活清苦,除個人伙食,其余并無報酬。
選址偏僻,長寧一帶各界人士資助學校
金老在文章中回憶,參與籌辦人士幾經商量,決定將學校選址在原長沙縣仁德鄉之西維梓屋場,與寧鄉縣界毗鄰,距雙江口、沱市均十余里,距新康、靖港、白沙洲約二十里,地處偏僻,敵人不易深入侵擾,院舍利用周姓一大花園,房屋寬敞,可容數百人居住。
為了能讓百余來自長寧兩縣淪陷失學兒童和部分從長沙市或外地逃難到鄉間的難童有棲身之所,能吃飯、上課,教養院與當時撤到卯田的河西教育學產管理委員會(今岳麓區雨敞坪內)聯系,爭取了部分經費。后又邀集社會各界人士成立長寧難童教養院董事會,并爭取得到駐當地的正義軍隊長王力中的支持,敦請其任董事長,借助各方力量和影響,在長沙、寧鄉一帶向殷實戶征集部分資金,保障教養院師生基本生活,直至抗戰勝利。
槍聲大作中,教師帶領難童及時疏散
由于當時的任教老師幾乎都已過世,記者通過努力,找到曾任教于長寧難童教養院的李晏平老師的一篇回憶文章。
文章中,李老師寫道:“我記得,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雪,天剛蒙蒙亮,全校師生突然聽到遠處槍聲大作,后來才知道這是日軍向別動隊支隊部發動圍攻。當日軍來圍攻時,別動隊卻毫無戰斗力,我們學校的老師就帶著學生東躲西藏。如果不躲,就會被日軍抓去抽血。”
歷史資料
維梓學校的前世今生
維梓小學是抗戰期間收養教育當地失學兒童和難童的學校,與寧鄉縣毗鄰,距雙江口、沱市約5公里,距新康、靖港、白沙洲皆約10公里,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學校始建于1936年,曾稱孔道學校,后成為周家祠堂。新中國成立后將此院改為維梓高小;1958年設立維梓附中;1966年更名為維梓四中;1970年又更名為東風中學;2004年,學校再次更名為烏山鎮維梓學校。
延伸閱讀
難童救護譜寫抗戰中悲歌
70多年前,中華民族遭到了空前的劫難,尤其是中國兒童,在日軍炮火中或喪生或逃難。據《大公報》推算,在逃往四川等地的1500萬難民中有難童400萬,等待救濟的至少百萬。
就此,中國婦女界發出“欲救中國,先救兒童”的呼聲。她們在廢墟中成立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奔赴戰爭腹地搶救難童。在日軍瘋狂向武漢、長沙進攻中,她們用生命護送三萬難童到達四川、貴州等地,并設立六十多所學校對難童進行長達八年的培養教育。這是抗日戰爭中鮮為人知的一段往事,也是國共兩黨婦女界在抗戰中譜寫的最為悲壯的一曲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