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足球联赛|nba历年总冠军|波尔图vs沙维什|女篮直播中央5台现场直播|欧洲国家联赛时间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毛澤東故居 劉少奇故居 彭德懷故居 賀龍故居 楊開慧故居 雷鋒紀念館
中國紅色報道
湖南紅色報道
中國紅色視頻
中國紅色景區資訊
中國旅游新聞
我要投稿
蔡和森子孫談家風
2015-04-12 18:40:44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湖南紅色旅游網 【 】 瀏覽:177次 評論:0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卓越領導人蔡和森同志120周年誕辰。他留下了怎樣的紅色記憶?流傳了什么樣的家風?

    近日,記者分別采訪了蔡和森后人蔡轉、蔡恒、劉燕和李勇。他們告訴記者,看了《開國將軍鐘偉的家風》的報道,為先輩們的優良作風和傳統深感榮耀,蔡和森同志留下的家風和鐘偉將軍留下的家風有許多相似之處。把每一件事做到令人滿意,是蔡和森同志用生命鑄成的座右銘,也溶進了他們后代的血脈中。

       “努力做一個對黨對國家

    有貢獻的人”

    “喜歡獨立思考,認真完成每一項工作是我們家的一個傳統。” 蔡和森的女兒、已87歲高齡的蔡轉,向記者談起父親留給后代的精神財富時,仍十分激動。

    1938年,剛滿10歲的蔡轉被黨組織護送到莫斯科學習。“當時很多領導人的孩子都在那里,但大家從來不提自己的父親,因為都知道,我們來學習是為了繼承革命事業,是要努力做一個對黨對國家有貢獻的人”。蔡轉回憶。

    “外公對后人們影響很深,大家都秉承家風,對自己嚴格要求。”蔡轉的女兒劉燕在母親身邊接話說,母親當年在周邊都是俄語的環境下,堅持每天用中文寫日記,就是為了回國后干好事業。

    因為勤學善思,蔡轉在莫斯科各項功課出類拔萃,后來免試進入莫斯科斯大林第二國立醫學院醫療系學習。1953年初,蔡轉畢業后回國,分配在北京醫院神經科工作,并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新中國第一代白衣使者。

    蔡和森的兒子蔡博也是治學嚴謹的“蔡家人”代表,是新中國第一代冶金專家。“我的父親就是善于思考,敢于創新,所以在冶金領域出了很多成果”。蔡博的女兒蔡恒對記者聊起父親時,滿是欽佩。

    “父親在鞍鋼工作時,可以用廢寢忘食形容。”蔡恒回憶,父親經常在家畫圖紙、看書到深夜。他和廣大技術人員、工人一起,對煉鐵廠進行了技術改造,并引進蘇聯技術,解決了硅制鋼生鐵冶煉、低錳制鋼生鐵冶煉等一系列比較重大的技術問題。“也就是從那時起,煉鐵高爐操作從技藝轉入‘半科學’,鞍鋼煉鐵廠的生鐵產量也大大增加。”蔡恒回憶。

    “凡事靠自己努力,決不依賴他人”

    “父親蔡和森有個特點,就是凡事靠自己努力,決不依賴他人。”蔡轉說,他們兄弟姐妹從小就從長輩口中聽父親的故事,沒有人因為是蔡和森的小孩受到特別關照,大家都靠認真工作安身立命。

    蔡轉的大姐蔡妮1953年從蘇聯學成回國,最先接待她的是姑媽蔡暢和姑父李富春。蔡轉回憶,當大姐分配到北京兒童醫院上班時,蔡暢只叮囑她要好好為人民服務,其他的與別人沒任何區別。“文革”結束后,蔡妮調入北京外國語學院成為俄語教授,主講俄羅斯概況與歷史,成為最受師生歡迎的教授。  

    蔡和森最小的孩子蔡霖,自幼與父母分離,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后才恢復“本來面目”。“蔡霖先在北京第一棉紡織廠、第三棉紡織廠工作,后調至北京化纖工學院,直到1990年離休。在他的身上看不到一點驕貴,只有不知疲倦的無私奉獻。”蔡轉回憶。

    李特特是蔡和森與向警予最疼愛的外甥女,她從小受舅舅、舅母的思想影響最深。李特特的兒子李勇向記者回憶,母親一直心系貧困山區人民,退休后并未選擇休息養老,而是全身心投入義務扶貧工作,先后到陜西、甘肅、江西、云南等十幾個省區的老少邊窮地區做調查,完成父輩未竟的事業。

    “當時她年歲已高,許多人對她的行為不理解,說她給自己找罪受。”李勇說,李特特從未把這些話放在心上,而是對子女說,很多貧困地區的人衣穿不暖,飯吃不飽,她只要想到就坐不住,怎么還可能天天坐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呢。

】 【打印繁體】 【投稿】 【收藏】 【推薦】 【舉報】 【評論】 【關閉】 【返回頂部
我來說兩句
已有0評論 點擊全部查看
帳號: 密碼: (新用戶注冊)
驗證碼:
表情:
內容:
湖南紅色點擊榜
新聞
旅游
住宿
歷史
湖南紅色旅游新聞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