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衡陽實踐」紅色雁城,熱潮涌動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衡陽實踐」紅色雁城,熱潮涌動 華聲在線 2024-09-14 06:59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馬俊達 封銳 攝影報道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周怡然 “水口山來山連山,青山綠水河彎彎……”隨著童謠《水口山來山連山》唱響,水口山工人運動的故事在悠揚旋律中拉開序幕。9月13日,記者來到常寧市歌舞劇團,發現演員們正加緊進行歌劇《八百礦工上井岡》第三版排練。 《八百礦工上井岡》是由常寧市歌舞劇團原創的民族歌劇,也是全國唯一入選第五屆中國歌劇節的縣級劇團劇目。在常寧市歌舞劇團團長陳少輝看來,根植于本土歷史的題材是作品能夠走向大舞臺的一個重要原因。 常寧市歌舞劇團前身為組建于1936年的湖南抗敵演劇第三分隊。陳少輝說:“作為帶著紅色血脈的縣級劇團,我們目前創作演出了《夏明翰》《八百礦工上井岡》等多部作品,衡陽的紅色文化為我們的創作提供了充足養分,革命先輩的精神也激勵著我們克服困難,把最好的演出帶給觀眾。” 衡陽,一座英雄的城市,一方紅色的熱土。從水口山工人運動“喚起工農千百萬”,到湘南起義“萬人齊上井岡山,八千皆為衡陽人”;從“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革命先驅夏明翰,到“上馬能揮刀殺敵,下馬能春風化雨”的“政工元帥”羅榮桓……風起云涌的革命浪潮給衡陽留下了深厚的紅色基因。 “親愛的媽媽,別難過,別嗚咽,別讓子規啼血蒙了眼,別用淚水送兒別人間。”在位于衡陽縣洪市鎮的夏明翰故居,封存著夏明翰寫給母親、妻子和大姐的3封家書。 “在行刑的前一晚,夏明翰用敵人給他寫自白書的半截鉛筆給家人留下了3封絕筆。”展廳里,講解員正為游客講述3封家書背后的故事,聽到這里,游客總會駐足凝視,或輕聲誦讀,或默默沉思,無不為之動容。 寥寥數百字的訣別書力透紙背,一個縱有千般不舍卻視死如歸的革命先驅形象躍然紙上。游客李韻說:“來到夏明翰故居,我看到了濃縮家國情懷的3封家書,了解到夏家一門五烈士的悲壯事跡,對英雄先烈的情懷與擔當有了更深的認識。” 初秋午后,陽光輕灑在夏明翰故居的青瓦白墻上,為這座古老的湘南民居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遠處,夏明翰廣場松柏蒼翠,不時有前來瞻仰的游客團隊。歷史沉淀、精神不朽,如今的明翰村寧靜祥和,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正化作精神的豐碑,激勵著后人接續奮斗。 衡陽全市共有300余處革命文物和歷史遺址,為用好用活紅色資源,衡陽推進建設湘南學聯紀念館、夏明翰故居、水口山工人運動紀念館、羅榮桓故居紀念館等一批重大紅色旅游景點,不斷豐富紅色旅游產品供給,讓紅色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新的光芒。 剛剛過去的暑假,前來湘南學聯紀念館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 湘南學聯舊址坐落于衡陽湘江東岸粵漢路。五四運動爆發后,衡陽學界在夏明翰、蔣先云、黃靜源等組織領導下,于1919年成立了湘南學生聯合會。毛澤東、何叔衡、夏明翰曾在此傳播馬列主義,領導青年學生開展反帝反封建斗爭,由此翻開了湘南革命壯闊的篇章。 湘南學聯紀念館深度挖掘區域紅色資源,推出多種紅色研學游品牌項目,“紅色旅游+”——湘南學聯舊址初心文化園案例,入選2022全國文化遺產旅游百強案例。目前,紀念館每年接待觀眾30萬人次以上,無數學子來到這里追尋革命先輩的紅色足跡,聆聽歷史的回聲。紅色火種,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代代相傳。 位于衡東縣的羅榮桓故居紀念館,講解員正為游客講述羅榮桓元帥生平事跡和革命歷程。長沙游客許哲帶著家人趕來:“孩子剛開學,我特意帶他來感受紅色歷史,希望可以從革命先輩矢志不渝、艱苦奮斗的感人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衡陽的一街一巷、一磚一瓦,都見證了烽火連天的歲月,傳誦著不朽的英雄史詩,將紅色榮光深深鐫刻于城市的脈絡之中,筑就了厚重璀璨的紅色篇章。 |
責任編輯:中國紅色旅游網
我來說兩句
已有0評論 點擊全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