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足球联赛|nba历年总冠军|波尔图vs沙维什|女篮直播中央5台现场直播|欧洲国家联赛时间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毛澤東故居 劉少奇故居 彭德懷故居 賀龍故居 楊開慧故居 雷鋒紀念館
中國紅色報道
湖南紅色報道
中國紅色視頻
中國紅色景區資訊
中國旅游新聞
我要投稿
紅色通道 紅歌與侗歌交響
2014-12-11 12:49:09 來源: 紅網 作者:湖南紅色旅游網 【 】 瀏覽:255次 評論:0
    
紅色旅游專列進侗鄉
紅色旅游專列進侗鄉 資料圖片
 
萬人哆吔大團圓
萬人哆吔大團圓 吳炳 攝

  “通道轉兵”會議舊址。

  張紅 吳大澤 攝

  
 
 
坪坦逥龍橋 楊少權 攝
 
 
賽蘆笙 楊少權 攝
 
 
侗錦傳承人粟田梅編織以“中國夢·侗錦情”為主題的80米全球最長侗錦。粟匯華 攝
 
 
芋頭侗寨 楊少權 攝

  文/本報記者 柏潤 通訊員 胡益龍

  渠水河畔,侗歌嘹亮。萬佛山下,紅歌鏗鏘。

  80年前,3萬紅軍在這里譜寫了波瀾壯闊、撼天動地的革命交響樂章;

  80年后,24萬通道兒女在這里續寫了“讓通道走向世界,讓世界走入通道”的發展傳奇。

  12月12日,在“通道轉兵”80周年之際,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旅游局、懷化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2014年中國(湖南)紅色旅游文化節在通道盛大開幕—

  紅色通道,美麗侗寨。這個紅色節日,我們自駕而來,我們乘著紅色旅游專列而來,在中國革命偉大轉折的地方赴一場紅色盛宴—

  恭城書院 “通道轉兵”紀念館

  紀念重溫紅色激情歲月

  12月12日,在恭城書院的旁邊,一座新立起的“通道轉兵”紀念館,將首次揭開它鮮紅色的面紗,接受前來瞻仰“通道轉兵”雕塑,參觀紀念館和“通道會議”舊址,接受紅色文化洗禮的人們。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通道侗族自治縣縣城出發,西行40余公里,因“通道轉兵”而大放光彩的恭城書院,至今還陳列著一盞紅軍當時用過的馬燈。1934年12月12日晚,也許就是在這盞忽明忽暗的馬燈下,毛澤東同志“放棄原定方針,轉兵西進貴州”的意見,甩開了敵軍的圍追堵截,實現了偉大的戰略轉移,在危急關頭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毛澤東從這里重新崛起,新中國從這里走向勝利。

  沒有“通道轉兵”,也許就沒有后來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遵義會議”。

  1927年,瀏陽文家市。

  1934年,通道。

  兩次“轉兵”,毛澤東在中國革命的生死關頭,力挽狂瀾,讓“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兩次“轉變”決策地,都十分巧合地發生在相似的地點—彌漫著濃濃書香的書院。相對于文家市的里仁學校(曾經的“文華書院”),通道“轉兵”決策地—恭城書院,歷史更為悠久。

  史載,恭城書院始建于北宋,始名“羅蒙書院”,因書院后聳峙的羅蒙山而得名。后被大火燒毀。清乾隆年間,侗家的一些能工巧匠將“羅蒙書院”在原址重建。因縣溪鎮至江口(鄉)河段稱恭城河,后人將它更名為“恭城書院”。這座古色古香的書院,坐東朝西,建筑物沿縱軸方向依次排列在一條軸線上,由正中一條通廊串聯成一個整體,挑檐、門窗裝修簡樸,造型獨特。四周砌青磚作護墻,布滿青苔的石階,散發著古樸的氣息。

  這座經歷了200多年風雨剝蝕的書院,雖遠不及岳麓山書院名氣大,但卻是我省少數民族地區最大而且保持最完整的書院之一。

  為打響紅色文化旅游品牌,在恭城書院被公布為全國第一批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重點景區后,通道啟動了中國紅色文化景點圈建設。延伸了紅色景點開發鏈,包括羅蒙山戰斗遺址、紅軍小水紅軍戰斗紀念碑、梨子界、地陽坪紅軍烈士墓等紅色景點;優化了景區周邊環境包括按紅軍長征時的歷史原貌修繕寶慶會館、東宮廟和紅軍街及城市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一系列的景區基礎設施的建設,將進一步提升紅軍長征“通道轉兵”紀念地景區紅色旅游品牌形象,與黎坪會議、遵義會議等紀念地形成一個完整的歷史鏈條,為世人所銘記。

  80米侗錦長卷 百里侗文化長廊

  保護傳承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

  通道就是一方不用裝點的世外桃源,風雨橋、鼓樓、涼亭、寨門、吊腳樓。這一次,我們走進她的紅色節日,來窺探她的容顏。

  通道到底有多美?紅色旅游節上,當寓意著“通道轉兵”80周年的80米侗錦長卷徐徐展開,你或許在這幅“穿在身上的侗族史詩”上找到了答案。

  蜿蜒的坪坦河邊,以皇都侗文化村為中心,沿芋頭、黃土、坪坦、隴城、坪陽一帶,構成一條50公里的“百里侗文化長廊”。

  境內侗族文化遺產極其豐富, 924處文物個個都有故事。馬田鼓樓、芋頭侗寨古建筑群、坪坦風雨橋、橫嶺鼓樓、陽爛寨門等文物加上侗族蘆笙、侗錦、侗戲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構成了獨一無二的侗族文化元素,成就了通道—侗族文化集大成者的美譽,也向世人打開一扇了解侗文化的窗口。

  風雨橋橫跨溪河,檐角翹起,繪鳳雕龍,久經風雨,仍堅不可摧。跨過福橋,是一片郁郁蔥蔥、古木參天、翠綠如海的風水林,被侗民珍視為龍脈的崇拜圖騰物。一條蜿蜒曲折、古樸厚重的青石板路連接侗寨。寨寨都有寨門。走進寨門,撲入眼簾的是一排排青瓦木樓,巍峨參差,鱗次櫛比,挑廊吊柱比比皆是。

  沿著濕漉漉的石板路進到寨子深處,有農婦在水塘邊洗著衣裳、有老人坐在門口編著竹筐、有小孩在小巷嬉戲……宛如一幅幅靜默的炭筆素描,與黛色的山巒和黑色的吊腳樓、鼓樓、風雨橋組成的水墨山水畫相映成趣。

  “百里侗文化長廊”如同一幅天人合一的中國侗族文化風情的美麗畫卷,處處是景、處處驚喜,不愧為中國侗鄉的“清明上河圖”。

  而這條“長廊”上的婦女們,個個也都是心靈手巧。在紀念“通道轉兵”80周年之際,百里侗文化長廊沿線各個侗寨的織錦婦女們以特別的方式—手工制作以“中國夢·侗錦情”為主題的全球最大侗錦作品,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對中國夢的憧憬。

  歷時五個多月的手工編織品,在12月12日的主題晚會上封編,同時接受世界吉尼斯認證官員的現場認證并頒發證書。

  這是一次公益的活動,一次美麗的善舉。人們可以通過網絡渠道或親臨現場聲援的方式為活動募捐,所得款項全部用于通道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以及少數民族兒童教育援助等公益事業。按照侗鄉人民的意愿,該作品由通道轉兵紀念館收藏。

  萬車自駕游懷化 “紅色合攏宴”自駕游

  體驗品味快樂侗鄉風情

  萍水相逢合攏宴,初識勝舊友。一碗油茶,兩坨糍粑,話不盡,侗家大歌頌千秋。

  “萬輛自駕車游懷化”是今年中國(湖南)紅色旅游文化節的重頭戲,在今年6月份就已啟動,分批組織萬名車友到懷化感受紅色文化和“三古”(古城古鎮古村)文化旅游的魅力。一條精品旅游線路: 通道萬佛山—通道皇都侗寨—會同粟裕紀念館—黔陽古城—洪江古商城—芷江和平城,把我們帶入懷化那內涵深邃的歷史文化、獨特濃郁的民族風情之中。

  12月份,又特別推出“紅色合攏宴”主題自駕游,讓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相聚在這個以侗族大歌、侗戲、蘆笙著名的美麗侗鄉。怎能不唱著“噶老”、吹著蘆笙,品著甜醇醉人的苦酒、滿口香酥的腌食,“多嘎多耶”呢?

  開席啰。皇都侗寨早早擺齊了一道長長的合攏宴。“耶啰耶, 耶啰耶”,隨著侗寨主人一聲響亮的號子,大家站了起來,眾人右手端著酒杯,左手挽著鄰伴,唱著轉轉歌,喝著轉轉酒,圍著長席左轉一圈右轉一圈。轉歸各自回原位后,再開懷暢飲,酒歌此起彼伏,處處是歡樂。歌飛揚,聞酒香,酒不醉人人自醉。在侗家人的熱情感染下,主人在晃、客人在晃,天在晃、地也在晃……

  “蘆笙曲悠揚,米酒誘人香,我醉臥風雨橋邊,阿妹的歌兒甜,快樂譜成了歌,多嘎多耶嘿……”酒足飯飽后,到被譽為“中國蘆笙之鄉”的坪坦鄉,只要是在各種節慶日,無論走進哪個村寨,你都能看到頭戴雞冠帽、身著各色艷麗雞尾裙的蘆笙樂手,伴著悠揚的蘆笙曲,開始一場節日的狂歡。那一竿竿高達數丈的大蘆笙直沖云霄,樂手們赤著腳板,和著忽而溫柔、忽而猛烈的節奏,踩著并不整齊的腳步,一圈又一圈的舞步旋轉。“多嘎多耶”在此達到高潮,可以充分感受作為“歌的海洋,舞的天堂,酒的故鄉”的侗寨迷人魅力。

  暮色降臨,伴著柔美的月色,踏篝火歡舞,聽月下蘆笙,靜靜的感受這侗文化圣地神秘的原始古樸、亙古風韻……
】 【打印繁體】 【投稿】 【收藏】 【推薦】 【舉報】 【評論】 【關閉】 【返回頂部
我來說兩句
已有0評論 點擊全部查看
帳號: 密碼: (新用戶注冊)
驗證碼:
表情:
內容:
湖南紅色點擊榜
新聞
旅游
住宿
歷史
湖南紅色旅游新聞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