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彭大元帥故里參觀游覽。 彭德懷,原名彭得華,1S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湘潭縣烏石彭家圍子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6歲進私塾讀書,兩年后因母親病故、父親重病而輟學。1916年不滿18歲的彭得華投入湘軍當兵,結識很多士兵朋友,與黃公略等秘密組織“救貧會”。1922年8月,改名為彭德懷,考入湖南陸軍講武堂。畢業后彭德懷歷任湘軍連長、代營長、營長;在北伐戰爭中,他作戰英勇,屢建奇功,1926年秋,任代理團長;在攻打武昌時,認識了共產黨員段德昌。在段的引導下,他閱讀了大量共產主義書籍,于1928年初,正式申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8年7月,彭德懷率團在平江起義,創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開辟了湘鄂贛革命根據地。12月上旬,率紅五軍主力奔赴井岡山,與毛澤東、朱德率領的紅四軍勝利會師。從此,他與毛澤東、朱德一道指揮千軍萬馬,粉碎了蔣介石一次又一次的圍剿,沖破了蔣介石數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勝利地進行了二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他指揮百團大戰,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1950年10月,他率軍抗美援朝,并取得五次重大的戰役勝利,迫使美軍停戰談判,嚴厲地打擊了美帝國主義囂張氣焰,被斯大林稱為“天才軍事家。”1954年,彭德懷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1965年底,“文化大革命”開始,彭德懷被揪回北京批斗,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殘酷迫害,于1974年11月29日含冤逝世。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11他平反昭雪,恢復名譽。12月24日在北京舉行追悼大會,對他一生作了全面、公正的評價。 彭德懷同志出生時,家里一貧如洗,原來的房子實際上是在半山搭起的幾間茅柵,低矮、潮濕、黑暗。現在的故居是平江起義前彭德懷用在湘軍中當軍官的薪金,由胞弟金華、榮華兄弟負責建成的。故居為磚木結構,粉墻青瓦,外筑圍墻,是一棟具有江南特色的普通農舍,當時名“三華堂”(因其三兄弟名字皆含華字而得名)。 在以后50多年中,房舍飽經滄桑。彭德懷平江起義上井岡山后,房子被國民黨反動派沒收,貼上封條。弟弟、弟媳們流離失所,幾年后偷偷回來,在后墻打洞,暗中進去。在彭德懷的影響下,兩個弟弟、弟媳都在抗日戰爭時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彭家圍子成為地下黨組織的主要活動場所。1940年10月4日凌晨,國民黨反動派突然包圍了這里,二弟榮華被敵人殺害,大弟金華被敵人抓走,7天后被槍殺于易家灣。1958年12月和1961年,彭德懷兩次回湘調查都來到這里,緬懷先烈,緬懷親人。1983年,湘潭縣人民政府對故居進行維修并正式對外開放,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彭德懷同志故居”七個大字。 1998年,在彭德懷誕辰100周年之際,為緬懷他的豐功偉績,學習他的革命精神,政府在故居對面的臥虎山上塑建了一座銅像。銅像背靠烏石峰,前面是廣袤的田野,視野開闊,銅像高5.1米,連基座8.1米。“彭德懷同志”五個大字由江澤民同志題寫。身著元帥服的彭總雙手背后,昂首挺胸,樸實凝重,生動、藝術地展現了他生前堅毅、果斷、剛正不阿的人格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雄姿,體現了毛澤東主席詩贊將軍“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騁,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彭大將軍”的大將風范。 “彭德懷紀念館”依山而建,總面積3100平方米,由江澤民題寫館名。紀念館采用中國傳統庭院式布局,圍繞序廳,疏密有致地設立了四大展廳,八大展室。陳列分“立志救貧,投身革命”、“戰果卓著的軍事家”、“鞠躬盡瘁的人民公仆”、“人民心中的豐碑”4個部分,20個章節,共有700余件珍貴文物、歷史照片及藝術展品,并采用聲、電、光等科技手段,生動、形象地再現了彭德懷偉大、光輝、戰斗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