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晚亭-湖南紅色游記
(愛晚亭位于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登高路58號。 )
(從登高路進入岳麓山南門后,右轉行走3分鐘后,就能看到愛晚亭。)
(周日早上9點,愛晚亭周邊已經沒有了停車位。)
(愛晚亭屬于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漫山碧色的掩映中,一座重檐飛角、碧瓦紅柱的小亭映入眼簾。)
(愛晚亭三面是郁郁蔥蔥的山,聳立著參天的古木。) 星辰在線7月17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梁文婷)早上9點,記者從登高路踏入岳麓山南門,沿盤山公路攀登至半山腰的靑楓峽,就看見一座重檐八柱、碧瓦紅柱的亭子映入眼簾,這就是被譽為“中國四大名亭”之一的愛晚亭了。愛晚亭三面環山,蔥蔥郁郁的綠樹簇擁著古樸典雅的紅亭,別有一番生機勃勃。 愛晚亭始建于乾隆年間,靑楓峽中楓樹成林,每到深秋,漫山紅葉,滿峽火紅,故而亭子原名“紅葉亭”亦名“愛楓亭”。 唐朝大詩人杜牧曾為這一美景觸動,贊嘆“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因此,人們取此《山行》詩句,將亭子改名為“愛晚亭”。
(毛澤東手跡《沁園春·長沙》。)
(隨處可見長沙手繪明信片,愛晚亭肯定是必不可少的長沙標志之一。)
(愛晚亭古樸典雅,亭內金柱丹漆,四個翼角高翹,上面蓋著綠色的琉璃瓦。) 身在山中 心憂天下 青年時期的毛澤東曾在長沙求學,正是在那段時間,他與愛晚亭結下了不解之緣。當時的中國,皇朝變成了共和,但國家并沒有獲得新生。民族獨立、社會進步與民主還遙遙無期。相反,日本“二十一條”、袁世凱恢復帝制、張勛復辟又給剛剛冒頭的民主帶來沉重打擊。沉重的失望代替了原先的希望。正是在這樣嚴峻的現實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一代中國青年正在探索著新的出路。而愛晚亭,也就成了他與摯友蔡和森、羅學瓚、張昆弟等聚會的地方。在這里,他們或臧否人物、議論世事,或登高吟詠、斗韻唱和,“指點江山,激揚發字”通宵達旦。 毛澤東在長沙求學這一期間,在中國大地上,連續發生了一系列的重大事變,這些重大事變對毛澤東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也影響了毛澤東的思想。而愛晚亭作為這一段歷史的見證者,也成為了毛澤東不可磨滅的記憶。1952年重修愛晚亭時,毛澤東欣然提筆寫下“愛晚亭”三個大字,成為現在愛晚亭門楣上的匾,引得無數游客絡繹不絕慕名前來。 當時的新民學會成員周世釗老人回憶這段時光曾經賦《踏莎行·秋日游愛晚亭》一首: 碧澗鳴琴,紅林供畫,一山秋色多瀟灑。為尋舊跡上芳亭,早接英風憶黌舍。 身在山中,心憂天下,憑欄熟計連朝夜。菜根為飯草作鞋,要將歷史從頭寫。
(一名5歲的小朋友正在認真誦讀國學經典。)
(原愛晚亭中的二南石刻。)
(毛澤東親筆提筆寫的“愛晚亭”三個字。)
(飛泉觸石,錚錚有聲的石賴。)
(愛晚亭周圍也成了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的好地方。)
(愛晚亭周邊,百年古木隨處可見。)
(早上11點,愛晚亭周圍的游客開始排隊拍照。) 歷史已經過去 人民不會忘記 星移斗轉,那段激蕩歲月已經遠去,而愛晚亭依舊靜靜佇立在岳麓山中。琉璃碧瓦、金柱丹漆依舊,似乎只有一副刻有毛澤東手跡《沁園春·長沙》的橫匾在默默訴說著那段動蕩的激情歲月。 今天,愛晚亭成為了長沙的標志之一,也是市民們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休閑踏青的好去處。 早上10點,記者聽到亭中傳來稚聲稚氣地朗朗讀書聲。循聲而去,只見4名孩子正在搖頭晃腦、一板一眼地認真朗誦。“每個周日,我們幾個家長都會帶著孩子過來誦讀國學經典。讀完以后就帶他爬爬山,講講歷史,讓他們邊學邊玩,”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在愛晚亭讀書,是因為這里濃厚的歷史底蘊。 溪流靈動,桃柳依依。參天古木與碧瓦紅檐一起倒映在湖水中,美不勝收。漫步在愛晚亭前,濃濃的人文氣息、厚重的歷史底蘊撲面而來,提醒我們始終銘記歷史,砥礪前行。
紀念地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