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評論員 莫梓芫 在中秋小長假、“十一”黃金周即將來臨之際,多個4A、5A級景區競相傳出漲價的消息,讓計劃出游的旅客大呼掃興。 事實上,自2007年國家發改委下發“旅游景區門票價格調整頻次不低于3年”的通知規定以來,景區門票“逢3必漲”儼然已經成為各地景區屢試不爽的常規化操作。今年適逢3年解禁期結束,旅游景區毫無例外的開始籌劃著新一輪的景區門票價格調整。 景區門票不斷漲價,理由看似振振有詞,比如調節客流,平衡成本,保護環境等。但這些理由經不起推敲。調節客流,有效的辦法是控制售票數量,先到先得,公平合理,靠價格杠桿,無疑有收入歧視的嫌疑。平衡成本,保護環境的說辭,更是被廣為詬病,對自然景觀的無限度開發,對歷史人文景觀的仿制造假,破壞性顯然更大。 高門票,反應的是景區在商業資源和公共資源之間的模糊屬性。如果景區單純是一種商業資源,依據商業成本和市場需求制訂門票價格,無可厚非。但實際上大部分景區,是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景觀,賴以吸引游客的,是自然和歷史文化,這是公共資源,不是哪個商家開發出來的。公共資源的獲取應是低價甚至免費,這是國際通行做法。公共資源或可引入商業開發,但這不能成為高價理由。 一般理解,旅游者可以用腳投票,嫌票價高,不進景區就是。但人們去一地旅游,無非是沖著景點而去,不逛景點,旅游的意義便大打折扣,價格再高,實際上也只能忍痛掏腰包。以此來看,高門票差不多就是公共資源的強賣,旅游者并沒有選擇。 世界上,靠高門票來帶動旅游業收入的,并不多見。一些成功景點經驗,反而是門票收入在整個景區收益中所占比例甚小,如美國黃石公園,門票收益不到總收益的7%,而知名景點凱旋門、巴黎圣母院等都實行免費政策。我國一些地方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但從整體上,景區資源的公共屬性還沒得到明確。 旅游業,無疑是拉動內需的一個重要產業。今年8月出臺的《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對于我國旅游業轉型升級給予了很高的期待,《意見》也十分明確的指出了地方發展旅游業對于旅游消費軟環境的改善和建設,以及拓展新的消費熱點。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景區作為一個地區文化發展的重要環節,扮演著鏈接作用,旅游業具有很強的關聯性,要靠景區的“小經濟”來盤活整個區域的“大經濟”。 中國旅游業適逢一個前所未有的上升期,GDP貢獻率超過10%,市場規模38億人次,已然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助推器。讓旅游業更加繁榮,不能總想著怎么樣從消費者腰包里強行掏錢,而是應著眼于如何提高旅游業的整體質量。從這一點來說,這也是對拉動內需戰略的一個提醒,拉動內需,誠然需要鼓勵消費,但也不是簡單地設法讓人們花錢,以至公共資源都成為最佳賣點,重要的,還是產業和服務質量的升級,讓消費成為享受,成為提升國民生活質量的途徑。 走出高門票誤區,應是旅游業垂范于內需戰略的一個機會,一種主動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