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畫《南京大屠殺》 最大一幅永久陳列長沙
旅美畫家李自健講述大型歷史油畫《南京大屠殺》創作和巡展背后的故事
-
長沙李自健美術館展出的巨幅油畫《南京大屠殺》,再現了1937年侵華日軍在南京的屠城暴行。長沙晚報記者 賀文兵 攝
長沙晚報記者 胡兆紅
這是一幅讓所有中國人過目不忘的大型歷史油畫!整幅畫面由“屠”“生”“佛”三聯組成,畫家刻畫了兩個獰笑的日本軍官、一個哭喊的中國嬰兒與一名收拾尸體的僧人,真實再現了1937年日軍在南京實施的慘絕人寰的暴行。
這幅油畫就是著名旅美畫家、長沙李自健美術館創建人李自健創作的《南京大屠殺》。昨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李自健美術館舉行了公祭活動,李自健也首次在李自健美術館講述《南京大屠殺》背后的故事。
“沒有這幅畫,就沒有今天的李自健”
昨日,在李自健美術館A1展覽大廳,《南京大屠殺》巨畫之上,拉起了黑底白字的橫幅——“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80周年祭”,兩旁豎立著兩個別致、肅穆的花圈,《星云大師》等三幅油畫都特別標注出“南京大屠殺受害者、見證人”的字樣。全館員工和在場的觀眾肅立于巨畫之下,向大屠殺的死難者三鞠躬、默哀。
回望20多年前創作這幅巨作,李自健心情激動,“沒有這幅畫,就沒有今天的李自健。”
“最初是星云大師請我創作這幅畫的。”1988年,李自健赴美留學,偶然的機緣讓他在洛杉磯西來寺結識了星云大師。得星云大師賞識與支持,李自健得以遷入星云大師提供的蒙地拉精舍,潛心作畫500余日夜,創作出一大批表現人間大愛的油畫作品。1991年初夏,星云大師向李自健提出,能不能畫一幅表現南京大屠殺的巨幅油畫。
原來星云大師就是南京大屠殺這場災難的受害者和見證人。1937年,星云的父親在這場慘案中喪生,年僅12歲的星云從此在南京棲霞寺出家。半個多世紀過去,看到日本右翼勢力猖獗,拒不承認南京大屠殺,星云非常擔憂,他希望李自健創作一幅警世之作,以讓后人永遠銘記這段悲痛歷史。“我出于對星云大師的感恩之情,承擔了這一任務。”在大洋彼岸的洛杉磯,李自健悲憤執筆,他將自己關閉在畫室里,廢寢忘食地創作,為了揣摩受害者的心理和肢體動作,他甚至把自己捆綁起來。夜深人靜的畫室里,李自健一筆一筆地畫著堆積如山的死難同胞,無數次落淚。
這是一幅鞭笞獸行、謳歌人性、贊頌大愛、弘揚良知的恢弘巨制。畫家借寫實主義的凌厲刻畫和象征主義的隱喻處理,將揭露獸行之“屠”、伸張正義之“生”和慈悲入世之“佛”聯形貫意,給人巨大的沖擊。讓李自健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種構圖與意象的營造,竟是在一個晚上突然冒出來的,在其后的三個月中,他努力尋找是否還有更好的表達,最終還是不能更改。
20多年里三畫《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一經面世,迅速引起轟動。十幾年來,此幅巨畫隨著“人性與愛·李自健油畫環球巡展”在全世界六大洲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廣泛展出,引起巨大反響。
這幅畫在給李自健帶來巨大聲名的同時,也深刻塑造了他自己,“世界巡展的經歷,激起了我對國家深深的愛,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我決心用自己的力量無私地去奉獻。”
2000年12月13日,星云大師與李自健一道將此畫捐贈給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永久收藏。因為《南京大屠殺》被館藏,新一輪的“人性與愛·李自健油畫環球巡回展”將缺少這一重要作品,思來想去,李自健決心重畫《南京大屠殺》。2013年,在歷時三年、完成國內24座城市的公益性巡回個展后,在2003年完成的《南京大屠殺》(第二稿)捐贈給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當李自健決定在長沙建設美術館時,他便考慮為美術館繪制第三幅《南京大屠殺》。
相比于第一稿213cm×290cm的尺寸,第二稿235cm×336cm的尺寸,留在長沙的《南京大屠殺》尺寸達到445cm×315cm。“其實每一次繪制,都異常痛苦,那種憤懣與心痛,撕心裂骨。但同時也是我的靈魂反復被洗禮的過程。”在當時建館資金緊張的時候,李自健拋開其他商業性繪畫的創作,潛心創作這幅巨作?紤]到這幅畫不準備再去巡展,就盡量加大了尺寸,為此在設計美術館時,特意把展廳的高度進行了更改。于是,這幅在2015年完成的尺寸最大、更撼人心魄的《南京大屠殺》成為李自健美術館的鎮館之寶。
《南京大屠殺》傳遞正義力量
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隨著“人性與愛·李自健油畫環球巡回展”,廣為人知。
但作品在巡展過程中,先后在阿姆斯特丹、紐約等地受到日本右翼勢力的極力阻擾和打壓:因為堅持《南京大屠殺》的展出,日本東京都藝術中心于1999年取消了在日本的巡展;當《南京大屠殺》在阿姆斯特丹遭封殺時,馬來西亞的媒體對此作出報道,由于報紙失誤,錯將畫的作者李自健寫成了李自省,恰恰馬來西亞有個畫家叫李自省。李自省因此上訴法院,原因是擔心受到恐嚇和威脅甚至追殺,要求媒體賠償損失費和保護費。
李自健一直想在日本舉行展覽,但沒有成功,這讓他覺得遺憾,但李自健也看到了日本正義的力量。日本國際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看到這幅巨畫感慨道:“凝睇《南京大屠殺》,一瞬間我的心停止了跳動,我的心哭泣了。而且我的心燃起了火焰……日本軍殘虐至極的野蠻行徑,我們絕對不會忘記……”應池田大作的邀請,李自健去了日本,4600名東京創價大學的大學生起立為他鼓掌,這一幕讓李自健熱淚橫流,“這讓我看到了和平的希望。”
“這樣的悲劇不能再重演!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珍愛和平、奮發圖強,這就是我們的心聲!”李自健說。
南京大屠殺鐵證如山
——揭秘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新展陳九件一級文物
據新華社南京12月13日電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13日正式推出新版南京大屠殺史實展。新展陳中9件一級文物,記錄了那段不容歪曲的慘痛歷史。
《上海派遣軍司令部紀念寫真帖》:貼有326張原版照片,拍攝了侵華日軍從進攻上海到占領南京后日軍活動的全過程。
日本花瓶:日本陸軍造兵廠特意為紀念“南京陷落”而制作。
易安華的瓷板遺像:南京城守軍、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七師259旅少將旅長易安華壯烈犧牲,景德鎮專門燒制了易安華瓷板遺像。
《屠·生·佛》油畫:旅美畫家李自健先生創作,真實再現了1937年侵華日軍在南京的屠城暴行。
《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第一次完整地向全世界公布了日軍南京大屠殺的真相。
宋有貴和宋楊氏的“安居之證”:大屠殺后,日本為加強對南京的控制,由南京特務機關給市民發放“安居之證”。
紅十字會埋尸用品明細賬單:是紅十字會組織埋尸活動的物證,由當時曾經參與過埋尸的南京市民郭學根保存。
谷壽夫死刑判決書底稿:法庭庭長石美瑜保存的谷壽夫死刑判決書底稿,2003年由石美瑜的兒子石南陽捐贈。
《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英文原稿:1997年,美籍華裔作家張純如撰寫出轟動世界的著作《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她留下的唯一一份英文原稿由其母捐贈給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做新時代革命軍人
國家公祭日,中南大學用黨課
勉勵學生勿忘國恥
長沙晚報訊(記者 徐媛 通訊員 王軒)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昨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這個特殊日子里,中南大學黨委書記高文兵為學校國防生、強軍計劃研究生、退伍大學生士兵作以“投身偉大強軍事業 做新時代革命軍人”為主題的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報告。這堂生動的“黨課”勉勵學生勿忘國恥,爭做強軍興軍的排頭兵,同時號召所有中南學子珍愛和平,爭做改革復興的實踐者。
報告中,高文兵細數國人難以忘卻的軍事故事,回顧“軍不強、國無力”的近代百年屈辱歷史,剖析我國周邊的安全局勢,并解讀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激起了中南學子的廣泛共鳴。“新時代的強軍,是今年花勝去年紅的壯美,是山河萬里起宏圖的實干,是鐵甲洪流向星辰的氣概。”中南大學國防生郝威龍表示,他將堅定信念,不負歷史重托,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投身強國強軍的偉大征程中去,為強國夢強軍夢的實現書寫自己的一筆。
南京大屠殺
幸存者說
“12月13日上午,我在家里親眼看見姑母陳寶珠被殺,12月14日上午,我的父親陳懷仁在承恩寺附近被抓走再也沒回來,后來聽說被日軍槍殺了。父親和姑母罹難后,奶奶、妹妹等幾人也陸續在亂世里離世。”
——陳德壽(85歲)
“我直到今天還能想起來那片火海,我跑出來的時候,弟弟離我只有幾十米,日本兵就是不讓我把他抱出來,眼看著火燒了一會,就沒有哭聲了。弟弟就這樣被燒死了。”
——岑洪桂(93歲)
“日本右翼竟然到現在還不承認大屠殺!歷史是人們經歷過的,做過的事情要有勇氣去承認,不承認最后還會重復過去的錯誤。不正視歷史,怎么可能珍愛和平?日本政府,你至少欠我們這群老人一個道歉。”
——葛道榮(9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