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紅色旅游火了陵水坡村
陵水黎族自治縣文羅鎮坡村。本報記者 武威 通訊員 陳思國 攝
孩子們在坡村的紅色革命基地了解革命斗爭的歷史。
一陣陣悠揚的八音樂聲在黎樂堂里余音繞梁,引得不少游客紛紛駐足;反映黎族人民耕作、狩獵、歌舞的坡村浮雕美輪美奐;復原的黃振士烈士展館里一段段文字向人們述說著革命年代的烽火硝煙……
這是記者今天上午在陵水黎族自治縣文羅鎮坡村看到的場景。提起家鄉的變化,八音隊隊員、坡村村民鄭有深頗為激動:“村子越變越美,來旅游的游客越來越多,變化太大了!”
道路更加整潔、綠化更加完善、荒地變身濕地公園、在家門口就可以實現增收……這些村民眼中實實在在的變化,得益于陵水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和全域旅游建設。
坡村是陵水知名的革命老區,也是中共陵水縣委第一任書記黃振士的故鄉。這里不僅有豐富的紅色革命資源,還有著優越的自然生態條件和特色鮮明的黎家風情。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卻因為缺乏宣傳而不為人所知。
“3000多名村民收入主要靠種植圣女果、豆角等冬季瓜菜和一些熱帶水果,人均年收入不到6000元。”坡村村委會副主任顧大峰告訴記者,村里一些村民為了補貼家用,只能選擇外出打零工。
近年來,陵水將坡村設為示范點,以紅色革命文化為切入點,打造坡村旅游業。
“以前村里都是土坯房,現在家家戶戶都住上了富有黎族特色的房子。”提到村居環境和房屋立面改造,土生土長的村委會干部吉雄峰有一肚子話說,“不僅居住環境變舒適了,政府還留出庭院位置,給大家發展庭院經濟。”
坡村的旅游建設可謂頗具特色:將打造的時光郵局、公社食堂、革命書屋等特色景點進行串聯,通過“聽紅軍講故事”“領糧票吃革命餐” “模擬戰場訓練”等項目,仿佛將身著紅軍服裝的游客帶回革命年代。
“我最喜歡‘時光郵局’,可以給過去和未來的自己分別寫一封信寄出去,體會時光的滋味。”在聚集了眾多年輕人的“時光郵局”,來自北京的游客曹曦雯一邊寫著信,一邊告訴記者。
門口的二八自行車半嵌入石墻,村民農耕生活用品平鋪而開,喚起游人對老時光的想念。心愿樹洞里珍藏著記錄四面八方游人美好心愿的紙條。漫步“時光郵局”,時光仿佛鏡子一般觸手可及。
隨著“公社食堂”“時光郵局”“革命書屋”等文創項目的打造,坡村為更多的游客帶來切實可行的游玩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坡村在全域旅游示范點的建設中,還以“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貧困戶”的模式帶動貧困戶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新路子。
據坡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仁會介紹,坡村成立了以黨總支部為核心的坡村運營管理公司,負責坡村全域旅游示范點日常運營管理工作,實行村民收益共享,大大增加了村民收入。
村里的貧困戶有的加入了舞蹈隊,既豐富生活又能賺錢;有的加入農家樂當上了大廚;有的經營起售賣特色農產品的店鋪……為貧困戶脫貧致富提供了形式多樣的就業機會和渠道,“坡村的75戶貧困戶在去年就全部實現脫貧,精神狀態更加積極向上了。” 王仁會透露。
自從村里打造紅色主題旅游村,對年過六旬的村民鄭有深而言,一天最開心的時光就是到黎樂堂排練、演奏八音。
“13個老伙計,從50多歲到70多歲都有,大部分從小都是學過樂器的,現在干不了重活,卻能在八音隊發揮余熱。”鄭有深說,他們的隊伍里,能吹奏嗩吶、二胡、竹簫等10多種樂器。
顧大峰告訴記者,八音隊與舞蹈隊的表演就是坡村運營管理公司組織的旅游演出項目。每位參加排練的隊員每天都會有經費補助,加上演出收入,每個月每人都能領到2000多元。
“隊員們通過歌舞不僅身心愉悅,精神面貌發生了改變,從中還可以得到部分收入,大家都很開心。”鄭有深說。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咱們坡村的紅色旅游也發展得有聲有色。我決定回到家鄉工作,坡村一定會越來越美!”采訪結束,暢想未來的美好生活,剛結束外出打工回到坡村的村民黎桂子信心十足。(本報記者 林曉君 通訊員 陳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