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上海望志路106號,共產主義小組代表們從四面八方走到這個紅色起點,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
96年風雨歷程,這個熠熠生輝的紅色起點,為今天昭示了一顆初心、一種信仰。這值得我們一再追尋歷史——為何是上海這座城市成為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這一歷史選擇究竟蘊含著怎樣的必然性?這需要我們總是牢牢銘記——不忘初心,肩負使命砥礪前行。
毛澤東同志稱這里是中國共產黨的“產床”,這個比喻很形象,我看這里也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摘自習近平在瞻仰中共一大會址時的重要講話
南昌路100弄,這條上海小弄堂,在四周車水馬龍的映襯下,靜謐地訴說那段歷史。97年前,這里誕生了中國大地上第一個共產主義組織。
南昌路100弄2號,是《新青年》編輯部的舊址,也是中國共產黨發起組建之地。1920年,陳獨秀風塵仆仆來到這里。
五四運動中,陳獨秀因散發傳單被捕,遭囚禁近百日。此后,在李大釗護送下,他離開北京,輾轉天津,由海路來到上海。
意屬上海,是因為這座城市的底色是紅色的。
“中國共產黨誕生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馬克思主義代表著先進文化,工人階級則代表著先進生產力,兩者共同構成了中國共產黨胚胎里的紅色基因。
當時出版印刷業的發達,使上海成為思想輿論傳播的重鎮,維新派、改良派、革命派……各類思想學說爭相登場、展開論戰。而隨著陳獨秀的南下,上海又迅速崛起成為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新中心。住在上海的李達、李漢俊、陳望道、施存統等留日歸國學生,都熱心于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宣傳。1920年4月,由陳望道翻譯,陳獨秀、李漢俊校譯的《共產黨宣言》,以“社會主義研究社”的名義出版。
另一方面,上海民族資產階級的興起、工人階級的成長、社會團體的勃興、市民階層的發展,帶來社會階級結構的變化,而這正是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政治運動的一個重要條件。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常務副主任金沖及這樣闡釋道:“與農民不同,工人階級跟現代化大生產結合在一起,同最先進的經濟形式相聯系,具有高度組織性紀律性,馬克思主義則代表的是無產階級的思想。”
上海工商業最為發達。中國共產黨誕生前夕,上海各業工人占全國總數的四分之一,在全國產業工人中上海占近五分之一。陳獨秀到上海后,有意識地從發動知識分子轉到面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李漢俊等深入到工人中間進行宣傳,先后發動成立了上海機器工會、上海印刷工會等。在上海這座城市,新型知識分子作為一種橋梁,將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結合了起來。
十月革命后,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權成為國際共運的中心。借助一戰后歐洲和世界各地出現的革命形勢,為改變蘇俄政權所處的極其困難的環境,列寧聯合30多個國家的共產主義者于1919年3月發起成立了共產國際,也稱第三國際。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世界上各主要國家的共產黨此后紛紛成立。但不久后,歐洲的革命浪潮趨于消退,列寧越來越把注意力轉向遠東和中國,寄希望于那里的革命運動。
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一名27歲的俄國青年,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于1920年來到上海。此前,他先去北京見了李大釗,經李大釗介紹,到上海與陳獨秀會晤。
1920年4月的一天,陳獨秀在南昌路老漁陽里寓所接待了維經斯基,后者向他提出了在中國建立共產黨組織的建議。8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參加者有陳獨秀、李漢俊、李達、陳望道、俞秀松等,陳獨秀任書記。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后,實際上成為各地建黨活動的聯絡中心,起著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的重要作用。
“上海建黨有最合適的土壤。”中共上海黨史研究室一處處長吳海勇這樣認為。黨史專家熊月之解析說,“清末時期,上海就是陳獨秀的活動陣地,陳獨秀熟悉上海的政治環境,中國共產黨組建發起在上海,是非常自然的事。”
打開中國地圖就會發現,上海正好位于中國大陸海岸線的正中,萬里長江的入海口。這里是中國對外開放的最中心點。
熊月之認為,談上海,有兩點很重要,第一是全國化的上海,第二是全球化的上海。“當時,世界上沒有哪個城市能像上海那么信息發達,可以跟國際上任何大的城市有通信往來,交通上跟歐美、日本及南洋都有輪船航線,面向國內還有內河航線。清末鐵路的發展,更使上海成為交通和信息通信的樞紐。從交通往來這個角度來說,上海具有其他城市沒有的優勢。”當時的上海還有全國最多的報紙、電臺,甚至連弄堂里都有電臺。
“城市性格決定了城市居民的性格,上海對西方新事物的接受度高于全國其他城市。”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會長忻平認為,作為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最國際化的城市,上海在西方商品經濟的沖擊下,打破了社會原有的等級差別、文化差別——外來文化與本地文化交融,這種文化性格使得上海具有很強的包容度。
1921年7月23日,13位代表從各地而來,與兩位共產國際代表走進望志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誕生!正如毛澤東同志曾寫道的,“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本報記者 王一 綜合自新華網、《解放日報》、《文匯報》、東方網等)
我來說兩句
已有0評論 點擊全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