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新增7個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看看有沒有你家鄉!
2017年10月19日 19:05:54 好消息! 貴州7個項目入選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三期總體建設方案,它們分別是: 石阡縣紅二六軍團革命遺址 史迪威公路晴隆二十四道拐遺址 習水縣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地 赤水市黃陂洞戰斗遺址 匯川區婁山關景區 黎平縣黎平會議舊址 遵義市烏江景區 石阡縣紅二六軍團革命遺址
紅二、六軍團總指揮部石阡舊址
紅二、六軍團長征過石阡時留下的標語 石阡是革命老區,紅軍長征曾兩次過境,在這里留下了無數的豐功偉績。紅二六軍團指揮部舊址位于石阡縣城中心長征路東側的天主教堂,步行可直接到達該景點,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為天主教德國圣心會石阡教區本堂。樓上3間房里的墻壁上,有紅軍標語18條,保存較好,修女樓曾為賀龍等領導人住址。 史迪威公路晴隆二十四道拐遺址
晴隆二十四道拐 二十四道拐是一個地名,也是一段二十四道彎的抗戰公路,古稱“鴉關”,雄、奇、險、峻,位于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城南郊1公里處。二戰時期,美國的援華物資經過滇緬公路到達昆明以后,必須要經“二十四道拐”的滇黔線才能送到前線和重慶。二十四道拐成了中緬印戰區交通大動脈,承擔著國際援華物資的運輸任務。日寇曾多次派飛機對二十四道拐公路進行轟炸,欲截斷黔滇咽喉。 習水縣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地
紅軍四渡赤水紀念館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義會議后,中央紅軍兵分三路進入習水縣。于1月28日凌晨,在距土城3公里遠的青杠坡展開激戰。我軍背靠赤水河,形勢險峻,于29日凌晨在土城渾溪口,周恩來副主席親自指揮利用停泊土城的鹽船和木商堆積在此的杉桿、寸板、繩索和老百姓捐獻的門板搭建了兩座浮橋,第一次向西渡過赤水河,向川南前進。 2月5日,紅一、三軍團進至云南扎西地區,于2月18日至21日從二郎灘、九溪口、太平渡向東二渡赤水河,重進貴州習水,襲擊婁山關,再占遵義城。 3 月16日至17日,紅軍從茅臺向西三渡赤水進入川南,做出北渡長江之勢。 蔣介石急調重兵圍(土城渡口紀念碑) 堵,紅軍卻又揮師東進,折返貴州習水,3月21日夜至22日晨,從二郎灘、太平渡等渡口向東第四次渡過赤水河,離開習水,南渡烏江,攻打貴陽,調出滇軍來援,才又直插云南,巧渡金沙江,擺脫了數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 赤水市黃陂洞戰斗遺址
赤水市黃陂洞戰斗遺址 黃陂洞戰斗遺址距赤水市區12公里。位于赤水市天臺鎮。1935年1月26日清晨,紅一軍團紅一師派遣部分紅軍化裝成送鋪草的老百姓,準備混入赤水縣城,里應外合。但當紅軍到達距縣城僅12公里的黃陂洞時,由于口音原因,被敵軍盤查時識破,隨即發生遭遇戰。黃陂洞戰斗過程十分慘烈,紅一師三團傷亡嚴重,增援的敵軍也越來越多,為了避開敵人優勢力量,紅軍決定撤出戰斗,另擇通路。 匯川區婁山關景區
匯川區婁山關景區 婁山關亦稱太平關,位于遵義、桐梓兩縣交界處,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關口。1935年(乙亥年)2月25日至26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與黔軍大戰婁山關前,經過反復爭奪,殲滅黔軍兩個團。揭開了遵義戰役的序幕。兩次婁山關戰役保證了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是我國重要的“紅色”基地。 黎平縣黎平會議舊址
黎平會議舊址 黎平會議會址在黎平縣城的二郎坡,它是晚清修建的民居建筑。1934年底,中央紅軍由湖南通道進入貴州,占領黎平后,總司令部就設在這里。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開會議,史稱“黎平會議”。這是紅軍離開江西后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在緊要關頭改變紅軍的戰略方針,變被動為主動,并為遵義會議的召開奠定思想和組織基礎。 遵義市烏江景區
遵義市烏江渡景區 烏江渡景區,位于烏江干流與川黔鐵路縱橫交匯點——遵義市播州區烏江鎮境內,烏江鎮地處遵義市與貴陽市交界處,素有黔北南大門之稱,210國道、貴遵高等級公路、川黔鐵路橫貫鎮境,交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