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足球联赛|nba历年总冠军|波尔图vs沙维什|女篮直播中央5台现场直播|欧洲国家联赛时间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毛澤東故居 劉少奇故居 彭德懷故居 賀龍故居 楊開慧故居 雷鋒紀念館
中國紅色報道
湖南紅色報道
中國紅色視頻
中國紅色景區資訊
中國旅游新聞
我要投稿
打造紅色旅游 村莊發展有后勁
2017-08-11 20:41:50 來源: 每日新報(天津) 作者:中國紅色旅游網 【 】 瀏覽:58次 評論:0

(原標題:打造紅色旅游 村莊發展有后勁(圖))

打造紅色旅游 村莊發展有后勁(圖)
 

“我們村,以前沒姑娘愿意嫁進來。”寶坻區爾王莊鎮馮家莊村書記于連才對村里以前的情況還歷歷在目——全村270多口人,土地面積倒是不少,有2500多畝,但,即便是年景好的時候,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也只有1萬多。而且,村里都是土路土街,平時一身土,雨天一腳泥,村里都是露天旱廁,垃圾亂堆亂倒,更別說路燈等設施了,“我們村里有句順口溜, 街道坑洼洼,水塘干巴巴。廣場堆糞堆,蒼蠅滿村飛 。”

如今,一拐進馮家莊村,眼前就是一條平整的水泥路面,道路兩側,一排別致的花壇中,各色月季正開得花枝招展。村北側的4000平方米健身廣場上,整齊地安置著一排排的健身器材;再向東,一座占地7000多平方米的黨史館及附屬建筑,簡直讓人眼前一亮。“不僅是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的實際收入也是翻了番,今年的人均年收入有望超過2.7萬元呢。”老支書自豪地說,這個數字在鎮上可以說是名列前茅了。

馮家莊村一前一后的變化不過四年時間,這一切都是從2013年,市委組織部的幫扶組進駐馮家莊村開始的。

改變村容村貌  村民生活有奔頭

“以前,我們村也沒個整體規劃啥的,工作組一來,立馬就投入工作了,先給我們村的格局進行了規劃。”于連才說,2013年,幫扶組一到村里,就著手解決了路面硬化的問題,“不僅修了路,還種花、種了樹,裝上了路燈。”村里的環境改善了,更要切實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在幫扶組的支持下,村里重新修建了地下排污管網6900米,終端大型化糞池6處,并拆除了所有的露天廁所,完成全村102戶水廁入戶的改造工程。

以前的馮家莊村委會就在主道旁不足18平方米的兩間平房里,大的一間既是辦公場所,也是黨員活動室,還是文化活動室,平時開會也要用,而小的一間更是“身兼數職”,有時還要兼做庫房。

現在,在村北側新建的黨史館的附屬建筑中,不僅有配套的辦公室、會議室,還有專門的活動室、閱覽室和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我們村里70歲以上的老人有20多人,平時,大多在這里用餐。”

土地流轉種植水稻  村民收入提升

幫扶前,村民們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種地和打短工。現任幫扶組組長的郭振學說:“那時候村里雖然土地資源豐富,但主要種植玉米和棉花等,分散經營,經濟效益比較差。”針對這種情況,幫扶組和村兩委班子研究,努力實現土地集約化規模化經營。

“那會兒,工作組真是天天跟我們去村民家里動員。”于連才說,當時,有部分村民是存在顧慮的,工作組不厭其煩地登門做了2個月的工作,最終實現了100%的土地流轉。“村里有個低保戶,妻子患有尿毒癥,所以沒法外出打工,他種地也比別人更能吃苦,家里一年能有2萬塊錢的收入吧。所以,他就擔心,這土地流轉以后,收入不能保證。”于連才說,當時,幫扶組反復給這戶種植戶做工作,最后工作組的同志保證,如果土地流轉后的年收入低于2萬元,他們幫忙補齊不足部分,“這才給他吃了定心丸。”

現在,土地流轉后,專門請了市農委、市農科院的專家來把脈,成功實現主要農作物由玉米、小麥調整為水稻,并引進E28、津179等優良水稻品種。“現在,每畝地的年收入差不多翻了一番。”于連才說,不僅如此,土地流轉后,那位種植戶還給承包土地的種植大戶打工,每個月增加了3000元左右的收入呢。

“土地流轉以后,我們特別加強了村民的職業技能培訓,先后已經有120多名村民參加了包括設施農業、漁業養殖、電焊、叉車、手工編織和家政等的職業技能培訓。”郭振學說,目前,外出打工、經商、搞養殖業等已經成為村民們的又一項經濟收入,“就打工來說,一般能有兩三千,技術工種能有五六千。”

規劃五大板塊  打造紅色生態旅游村

不僅“輸血”,更要“造血”。郭振學說,幫扶組利用四年的時間,逐漸探索完善了馮家莊村的發展思路和規劃。“這里是寶坻境內第一個黨支部的誕生地。我們就是要用好紅色資源,帶動村莊發展,建設紅色教育基礎,發展生態旅游。”郭振學說,他們深入挖掘了馮家莊村的紅色基因,與鎮、村干部反復研究怎樣打造一個紅色生態旅游村。

目前,規劃了五大板塊,包括紅色教育板塊,就是已經建成的村黨史館;特色餐飲板塊,目前已經建成接待服務中心500平方米;休閑娛樂板塊,除了村里的鮮花一條街、村北的梧桐大道,還在村東建了一片荷花景觀花田;果蔬采摘板塊,引進了一家農業科技公司,開發建設圣諾農業科技生態示范園;生態種養板塊,依托村東優質水田種植有機水稻,逐步發展稻蟹立體種養,在村南林地發展林下散養經濟。“如今,馮家莊村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路子。”郭振學說。

其中,特別值得一看的是馮家莊村黨史館,這是天津第一個村建黨史館,第一個村建基層黨員干部教育基地。開館一個月來,全市已經有近百個基層黨組織、2000多次到黨史館參觀學習,看展覽、憶黨史、重溫入黨誓詞、上黨課,過黨日活動。采訪當天,河東區東新街的機關黨員和社區書記們正在這里組織黨日活動,帶隊的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王惠說,這已經是他們第二撥組織黨員們來參觀學習了。

 

說起幫扶組四年來的工作,于連才感動得直點頭。修路建館,整修村貌,幫扶組的工作人員不僅沒白沒黑地跟村兩委班子一起調研討論定調子,一旦立了項,他們又得四處去籌錢,除了申請各類補貼資金,幫扶組的工作人員也想了各種辦法。“修環村路時,為了節省資金,他們跑到臨近的產業園,找人家要廢料墊路基,最后路基土方還剩下一萬多塊錢的缺口,他們要自己掏錢,也不能停工,真的,我們村里都特別感動。村民都說,這真是共產黨的干部,看到他們,這日子就看到希望了。”

新報記者 吳彥

】 【打印繁體】 【投稿】 【收藏】 【推薦】 【舉報】 【評論】 【關閉】 【返回頂部
我來說兩句
已有0評論 點擊全部查看
帳號: 密碼: (新用戶注冊)
驗證碼:
表情:
內容:
湖南紅色點擊榜
新聞
旅游
住宿
歷史
湖南紅色旅游新聞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