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以紅色文化為引領提振農村精氣神
2017-07-20 08:45:00
“中國好人”王瑞泉在閩西紅色山莊紀念館為學生義務講解。闕小琴 攝
位于龍巖市新羅區西陂鎮紫陽村的閩西紅色山莊紀念館格外熱鬧,“中國好人”王瑞泉正在為40多位學生講解他父親王志海作為地下交通員的故事,讓學生們了解紅色交通線的歷史,學習閩西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截至目前,在這個由他自籌資金建設的紅色山莊里,共有50多萬人次接受了紅色教育。
紅色文化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留給閩西人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龍巖市高度重視“紅色土地、紅軍故鄉、紅旗不倒”“三紅”精神的傳承和發展,充分利用閩西紅色資源開展農村群眾的教育活動。同時,閩西也是客家祖地,客家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勤勞文化與紅色文化相互融合,逐漸化為了閩西人的道德追求和核心價值。永定客家家訓館是全國首家“客家家訓館”,自2014年建成開館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贊譽,接待海內外游客200多萬人次。黃小娜是土生土長的客家女,也是當地的一名講解員,她說客家文化內涵豐富、寓意深刻,特別是結合了紅色文化,不僅更有魅力,而且教育意義深刻。
近年來,龍巖市廣大農村以紅色文化為核心內容,融合閩西客家、生態特色文化,大力發展紅色旅游,突出“紅色+客家人文”“紅色+綠色生態”“紅色+文化遺產”“紅色+美麗鄉村”等“紅色+”品牌,不斷開發和完善“百里紅色旅游文化長廊”、紅色閩西圣地游等紅色旅游精品路線,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為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基礎。走進上杭縣古田鎮五龍村,村民憑借紅色旅游的東風,不少外出務工的村民紛紛返鄉,在這個距離古田會議舊址僅2公里的村子里,他們或做“農家樂”,或當導游、景區講解員,也有人當起了淘寶店主。2009年以前,五龍村人均年收入僅為6000余元,2016年人均年收入已翻了一番。走進長汀縣南山鎮中復村,開國少將涂通今題寫的“紅軍長征第一村”的金色大字熠熠發光。近年來,該村以紅色文化為依托,一方面大打紅色旅游牌,完善基礎設施,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游覽接受紅色教育,另一方面積極發展農村電商和現代農業,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村民脫貧致富繼續進行新的長征。(福建日報龍巖全媒體記者 闕小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