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義紅色旅游鄉村―――水碓后金華新聞客戶端7月19日消息 通訊員 王東方 多次聽說武義縣熟溪街道水碓后村的紅色旅游文化濃厚,山明水秀,風景極佳,紅色7月的一個周末邀了三五友人前去游玩。
從從武義縣城往溪里村拐入上甘塔支線驅車約五六公里便到了水碓后村。村道寬廣,剛到村口遠遠地就看到一個色彩絢麗的高大建筑,上書“徐英故里”。左側一條清澈的溪水淙淙流過,一座黑瓦黃土墻的建筑上標有“水碓房”的黑色字體。雖關著門,但相機鏡頭通過窗戶的縫隙還是能夠看到維修回去的水碓。水碓是舊時中國一種借水力舂米的農用器具,利用水碓,可以日夜加工糧食。
進入水碓后村,一陣陣舒服的涼風便撲面而來,幾棵三四百年樹齡的古樹和一座叫胡連橋的石拱橋映入眼簾,橋下圍堤而成的一口水池碧波蕩漾。往左過胡連橋既是徐英墓,今年是建黨96周年,前來瞻仰烈士的人們絡繹不絕。再往徐英墓往上走,有一條綠道可通往山頂。村路右邊是一座在武義罕見的騎樓,由三座用石塊砌成的方柱支撐著,騎樓下放著幾塊石條,三三兩兩的游客坐著休息,腳下踩的是一條穿村而過有400多年歷史從武義縣城通往處州(麗水)的官道。村干部徐新國說,相傳當年劉伯溫經常途經此地。現在人們驅車可行的村道是這幾年兩次擴建而成的。過騎樓便是村里“八景”最具特色的是“古藤弄月”,一棵粗壯的古藤繞至古樹之巔,古藤與古樹融為一體。炎炎夏日,樹冠覆蓋數十米,樹下一片綠蔭,一群前來游玩的小朋友在古藤、古樹下嘻戲。
從“古藤弄月”往右走幾步便是徐氏宗祠“復始堂”,2004年4月30日占地近1000平方米的徐英烈士紀念館在徐氏宗祠建成開館,徐英24年的生命歷程在這里通過展板和實物得以還原。如今,徐英紀念館成已為“浙江省黨史教育基地”、“金華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武義縣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自開館以來,每年有數千人來到水碓后村的紀念館參觀學習。目前,村里新的徐英烈士紀念館主體工程已經建成,一些輔助性工程完工后,新館即可開館。
在新的徐英烈士紀念館對面便是徐英故居,故居里現還住著幾戶村民。據住在這里的一位姓吳的老奶奶介紹,她嫁到這個村里已經有60年了,一直住在這里。故居一共有六間房,其中三間屬于徐英家。徐英出身書香門第,太祖父徐永大是邑庠生,曾祖父徐鸞翔是國學生,祖父徐星懋,考名倬云,也讀過書。父親徐爾康也是庠生。 沿徐英故居拾階而下有兩口大水池,是用來消防用的。再往下走便是2013年12月完工并對外開放的文化禮堂。寬廣的禮堂內展示著先烈們的革命事跡和村莊的耕讀文化。徐新國說,村民們空閑之余常常會聚在文化禮堂內聊聊家常,增進相互之間的感情,也是村民們學習革命烈士英雄事跡,討論紅色文化的一處場所。
徐英故居對面的山叫“火星山”,相傳,如果村民砍了山上的樹,村里就要出現火災,也許正因為如此,“火星山”的青栗、白栗、楓樹等長勢茂盛,綠蔭砸地。 在徐氏宗祠的西南,沿村民們稱之為“百步梯”、“老鼠梯”的山路到達海拔500多米的山崗,可見數十畝平坦的竹林,每走一步都會發出雷鼓之聲,古人因此命名“大鼓雷”。今年65歲的村老支書徐福增說,“百步梯”、“老鼠梯”古有用石頭砌成的臺階,后因村民順路把竹拖下來,久而久之臺階就大部分被破壞掉了。 徐英故居的后面有座名叫來龍崗的山,崗的山脊猶如巨龍騰躍。來龍崗南延的山崗以前因經常有老虎出沒,且山形如猛虎側臥,所以叫老虎崗。當地人說,只要這兩座山頭上云起云霧,必有甘霖降臨。而老虎崗下垂的七八個山巖,當地人稱之為“炮”,每“炮”酷似母虎巨乳,“炮”間清泉常年不竭,其水清甜爽口,以前村民們往往用竹子直接引水入家飲其水,謂之吃“虎奶”。在清代,水碓后村出了5位秀才,其中徐爾康就是吃這“虎奶”長大的,而他的兒子徐英也從小吃這“虎奶”的。現在水碓后村的村民經常把引入的“虎奶”用來養魚,從市場上買來的魚在“虎奶”池里養個十天半月的,魚質就會變得鮮美起來。
在石龍崗最高處有一塊高高矗立的山巖,巖下現有一片古時巖石崩裂的痕跡,有30多畝的面積,村民們稱之為“石龍風”,生長著茂密的樹林,被竹林所包圍著。徐福增說,“石龍風”地塊都是巨石,站在其中感覺山風特別大,很是嚇人。站在石龍崗的高處可以看到武義縣城,崗上還有一處“滴水潭”,潭水清澈、甘甜。
徐福增介紹,石龍崗山上其實有一條2米多寬的山路,有七八公里,較為平坦,他們年輕時砍柴還經常路過,因多年沒人行走,現在路已被草木淹沒。以前這條路上有三座廟,時有強盜出沒,下山搶東西回到廟里分贓,現在還有廟的遺址。他準備建議村里把這條山路重新修整出來,到時肯定會引來很多游客。
游玩了大半天,走進水碓后村唯一的一個農莊吃午飯,因之前有過預定,主人徐新國早就準備好了一桌豐盛的土菜:溪魚、土豆餅、茄子、螺螄、筍干燉鴨等等,幾瓶啤酒下肚,幾盤蔬菜也吃完了,大家都說還想吃。徐新國走到自家的菜園子里隨手一摘,不到半個小時一盤盤新鮮蔬菜又上了桌,吃得很是盡興。農莊對面隔著村路便是一條穿村而過的溪水。飯后徐新國把茶具搬到溪水邊,大家一邊喝茶,享受著爽快的涼風,一邊看著溪水里戲水的游客。實在忍不住的,也脫下鞋子把腳泡在溪水里,連叫:舒服,涼快。 背景資料: 水碓后的徐姓自履坦貴安公“傳九世行康八諱神福公南游雙溪,喜見山青水秀,雅愛其土,遂卜筑而居焉,名曰大樹下,為第一世始基這祖也。”后,神福公大約在明初遷居水碓后。“水碓后”也是武義土話“徐來后”的諧音。水碓后徐氏自履坦分居之后,迄今已有二十五世。徐英為第廿一世。以世均二十五年計,建村已有600多年。水碓后村的祖先認 為,這里“可漁、可樵、可稼穡”。現在水碓后村“精品村”正在建設中,該村已成為武義紅色旅游的一處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