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縣:傳承剪紙藝術 助力紅色旅游發布時間:2017-07-17 15:40:26來源:中國網大視野作者:杜鳳英編輯:劉永萍剪紙藝術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民間傳統工藝,源遠流長、經久不衰,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瑰寶、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種珍藏。民間剪紙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杰出代表,深得人民群眾的喜愛。 近日在縣文化局和縣文聯的支持下,興縣關向應圖書館、興縣美術家協會聯合舉辦免費剪紙培訓,由呂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徐秀珍老師主講。“一份剪紙一份情、一副作品一片愛,”徐秀珍作為市級剪紙非文化遺產傳承人,呂梁剪紙大師,幾十年如一日,用真摯的熱情、靈巧的雙手,剪出一幅幅生動、惟妙惟肖的藝術作品,本次培訓旨在積極響應習總書記視察山西的講話精神,將紅色文化融入剪紙藝術當中,把這項文化瑰寶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當下我省正在發展旅游觀光事業,我縣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作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具有可觀的發展前景,我要把紅色革命精神用剪紙的藝術表現出來,繼續創作有代表意義的人物或紅色革命記憶作品,并讓這些作品通過游客走向全國各地,能夠更好的發揚晉綏紅色革命精神,同時把剪紙藝術發揚光大。”六十多歲的徐秀珍談及她的宏偉理想,眼里充滿了明艷的陽光,讓人欽佩。 “要厚積薄發,通過剪紙不僅能發揚我縣的紅色旅游,也可以發揚我縣其他特色產業,我縣的剪紙藝術歷史悠久,有非常廣泛的發展前景,通過藝術帶動產業發展,這是一項很好的措施,一定要積累,沉淀,創新、力求創作出有深遠意義的作品,并能夠形成良好的藝術創作氛圍,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在培訓課上,徐秀珍認真耐心的為會員們講解作品的典故,她說,剪紙創作來源于生活細節,要善于觀察,多思考,多練習,掌握一定的繪畫技巧,把你心里想表達的東西,通過技術展現出來,學員們聽的津津有味。 來參觀學習的學員們有回鄉休假的大學生,有幼兒園的小朋友,有學校的專業的美術老師,也有其他行業愛好剪紙藝術的各界社會人士,大家一致表示,徐秀珍老師的剪紙作品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民俗文化,學習剪紙,不僅提升個人藝術修養,陶冶情操,更能增進自己的技能,獲得自信和成就感,組織舉辦這次剪紙培訓活動,對我縣民間藝術文物的推動有著深遠的意義,表示一定要認真學習。 據了解,此次展覽培訓將延續一周左右,分期培訓,每個月將會有定期的課程,和不同風格的作品展陳。 徐秀珍老師簡介:出生于呂梁山興縣東關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從小熱愛剪紙藝術,四十多年來,不斷吸取民間傳統藝術的精華,獨立創作了上千幅剪紙作品,成為山西省剪紙協會會員、呂梁市剪紙協會理事、市級剪紙非文化遺產傳承人和呂梁剪紙大師。2004年徐秀珍的《要彩禮》、《猴子撈月亮》等20幅作品在呂梁電視臺專題播出;2005年在“三晉民間藝術進清華”系列活動中榮獲特等獎;并給清華大學愛好剪紙藝術的師生傳授講學;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789國際藝術展”并獲得好評;2009年貨山西省計劃生育協會“共創和諧計生”人口文化作品優秀獎;同年她的剪紙作品被呂梁市政府確定為市級非物質遺產保護項目;2010年呂梁首屆“年俗文化節民間藝術”作品展中,其《晉綏革命紀念館》獲銅獎;并被我縣各校邀請講授剪紙藝術。她的作品大致分為四種類型:即傳統民俗、吉祥如意、社會萬象、紅色記憶,共187幅作品,并附有簡短的文字說明,剪紙線條厚重而細膩、劉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俗風情和呂梁地方特色,是一本供民俗工作者和剪紙藝術愛好者瀏覽、學習、輔導的好書。 來源:中國網山西或聚焦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