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鐘菡
昨天是第34個“國際古跡遺址日”,第三屆“全國優秀文物維修工程”評選結果揭曉。記者從市文物局獲悉,上海四行倉庫修繕工程最終全票獲選。作為10個入選項目中唯一的近現代項目,四行倉庫不僅展示歷史原貌,更能有機融入城市發展,讓文物建筑“活起來”。
盡可能恢復歷史原貌
四行倉庫是上海市中心城區內為數不多的抗戰遺址紀念地,也是蘇州河沿岸近現代倉儲建筑群中的典型代表,由兩座毗鄰的近代倉儲建筑組成,建成于1935年。1937年10月27日,四行倉庫保衛戰打響,由副團長謝晉元率領的加強營“八百壯士”與日軍激戰四晝夜,打退日軍多次進攻,展示了奮勇抗敵的民族氣概。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四行倉庫被陸續改為商業市場和辦公功能。在修繕前,建筑已被加高到七層,南立面窗臺位置被改低,并將原有鋼窗替換為鋁合金窗。西立面、南立面當年風貌已不存。
2014年,上海確定對四行倉庫進行整體保護修繕,該修繕工程由百聯集團置業有限公司建設、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上海建工五建集團有限公司施工。其中4000多平方米空間改建成“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結合西側紀念廣場作為抗戰勝利紀念活動的重要場所。
四行倉庫修繕工程在遵循文物建筑保護“真實性”“最小干預”“整體性”“可識別性”等原則基礎上,對西立面(西墻)、南立面、中庭、無梁樓蓋結構體系等重點保護部位進行修繕和整治,以盡可能恢復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歷史原貌。對西墻粉刷定位切割至打磨的程序設計、磚墻洞口加固與保護設計、受損梁板保護展示設計等是專門針對四行倉庫保護與復原的創新型設計。南北外立面及空間格局也按照原設計圖紙、歷史資料進行原狀復原。
保護為主,合理利用
上海有豐富的近現代文物建筑資源。此前,徐匯中學崇思樓維修工程獲得2011年度全國十大文物維修工程; 北京東路2號房屋修繕工程入選首屆(2013年度)全國十佳文物保護工程; 如今四行倉庫修繕工程再度獲評“全國十佳”,反映了上海的近現代文物建筑保護再利用的管理、設計、施工水平走在了全國前列。“十佳”中往往九個是古代建筑,對古代建筑的修繕側重延年益壽,近代建筑修繕除了展示歷史原貌外,還得在生活中發揮作用。
四行倉庫修繕工程秉持“保護為主、合理利用”的設計理念,設置抗戰紀念館、創意辦公等功能空間,并增設消防設施、現代化設備等提高使用的舒適性。為展現無梁樓蓋的空間特點,室內直接暴露原有樓板結構;粉刷時,小心保留原倉庫庫位文字標記等歷史信息。六層在東、西、南三面退進,多處建筑細部設計吸取了原倉庫建筑的特點。據悉,百聯集團的“商業互聯網及創客中心”將設置于此。
四行倉庫獲評第三屆“全國優秀文物維修工程”,展示歷史原貌并且融入城市發展
獲評第三屆“全國優秀文物維修工程”,展示歷史原貌并且融入城市發展四行倉庫讓文物建筑“活起來”2017年04月19日 05 :上海·專題 稿件來源:解放日報 |
責任編輯:湖南紅色旅游網
我來說兩句
已有0評論 點擊全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