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征遺跡帶動紅色旅游新發展 深冬寒夜,街上行人寥寥,滿街高掛的紅燈籠映照著遠處的茫茫岷山。這里便是有著長征“加油站”之稱的哈達鋪。1935年9月,由毛澤東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路過哈達鋪,并召開了中央領導人緊急會議,第一次明確提出“到陜北去”,作出了把長征落腳點放在陜北的重大決策。為紀念這一重大決定而修建的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如今成了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發展旅游業的重要突破口。 在甘肅,像哈達鋪這樣的長征重要紀念地還有很多。甘肅省旅游發展委員會產業處處長王開江接受采訪時提到,紅軍長征經過甘肅留下了很多遺跡,據統計,甘肅全省長征遺跡共有680多處。各地依托紅色旅游資源,構建了一條貫穿甘肅的紅色旅游之路。 “紅色旅游如果不把故事講好,是缺乏吸引力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后勤部后勤學院教授劉高平在接受采訪時說,“如今80后、90后等年輕游客增多,更需要根據不同年齡層次游客的特點來講述故事,讓長征精神更好地傳承下去。” 在會寧紅軍會師紀念館里,除了當年紅軍留下的諸多珍貴文物外,文物背后的長征故事也讓游客印象深刻。“臘子口的石壁陡峭濕滑,當年,為了讓部隊從側面的峭壁登頂以便對敵軍包抄夾擊,一個叫‘云貴川’的16歲小紅軍主動請纓,背著長繩,帶著長竿首先爬了上去。臘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懸崖當云梯。當部隊順著繩子順利登頂并攻下了敵軍的炮樓取得了勝利,這位小紅軍卻沒有了音訊,不知是掉下了懸崖,還是倒在了沖鋒之時。”講解員用生動的講述打動了每一位到訪者。 南梁是中國西北第一個紅色政權——陜甘邊蘇維埃政府的誕生地。20世紀30年代,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建了以南梁為中心的陜甘邊革命根據地。1934年11月7日,陜甘邊區蘇維埃政府在南梁荔園堡成立,隨后,陜甘邊革命根據地與陜北根據地連成一片,它的創建為長征中的中央紅軍提供了落腳點。 “越了解這段歷史,越喜歡自己的工作,講不夠。”在慶陽市南梁革命紀念館,記者見到了年輕的講解員王倩楠,對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講解,王倩楠表示很“享受”自己的這份工作。目前,以南梁革命紀念館為中心的文化旅游景區全面建成。2016年南梁紅色景區共接待游客120萬人次。大力發展紅色旅游、生態旅游,成為甘肅助推精準脫貧的重要舉措。(本報記者 魯元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