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陸慶祥,博士,湖北理工學院副教授,全國紅色旅游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委托項目《紅色旅游研學基地建設》課題組組長。 楊秀珍(筆名 楊銹禎):中國報道民生觀察主編,河北省旅游研究會核心專家,華中休閑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紅色旅游研學基地建設》課題組總協調。 一、概念辨析 1、研學旅行 研學旅行,簡而言之,即是以教育為目的的旅行。研學旅行的主體可以是個體,也可以是單位團體組織。研學旅行突出的是研與學,研學是主要任務,旅行是載體形式。研學旅行作為一種教育活動,其特征有二,一是研究性、探究性學習;二是主要通過校外異地游覽的方式。研學旅行作為教育形式,是學習方式的改變,也是學習場所的改變。研學旅行作為旅游活動,則是旅游活動的深化,它對研學旅行基地主題建設、特色的挖掘、整理與提煉等內涵式建設水平要求更高。 另外,研學旅行既是教育領域素質教育的推進與落實,同時也是研學旅行基地彰顯其社會效益、教育效益的重要舉措。相比起一般的旅游活動,研學旅行常常會在短時間內帶來大量研學受眾涌入研學基地。這對基地的接納能力、服務保障、運營管理等要求更高。 2、紅色旅游研學基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色旅游是紅色文化傳承的生動課堂。劉云山在全國紅色旅游工作會上也強調:在紅色旅游中,紅色是基調,文化是靈魂,旅游是載體。
陸慶祥博士:湖北理工學院副教授,全國紅色旅游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委托項目《紅色旅游研學基地建設》課題組組長 人們在體驗中感悟崇高、升華境界,在參與中怡情養志、益德益智。一次內涵豐富的美好的紅色旅游,就是一次心靈之旅、思想之旅、精神之旅,也是一次接受文明熏陶、參與文明創建的生動過程。 因此,在研學旅行方興未艾的形勢下,作為有著突出教育功能的文化旅游形式,紅色旅游研學旅行在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以及傳承紅色基因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紅色旅游研學基地是開展紅色旅游研學活動的重要載體,它以紅色文化資源(包括有形資源與無形資源)為主要內容形式,按照教育教學與旅游發展規律相結合的模式,充分實現紅色旅游研學的教育功能、政治功能與社會功能。 紅色旅游研學基地應該以當前發展比較成熟且具有一定規模的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為基礎進行建設,同時一些條件具備的紅色旅游景區(點)也可以嘗試開展紅色旅游研學活動。
楊秀珍(筆名 楊銹禎)中國報道民生觀察主編,河北省旅游研究會核心專家,華中休閑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紅色旅游研學基地建設》課題組總協調 3、 紅色旅游研學基地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兩者功能與主題存在很多交叉融合之處,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范圍更加廣泛,紅色旅游研學基地則主要強調紅色文化的內涵與形式,主要傳承與發揚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形成的革命精神、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開展紅色旅游研學基地的建設,需要大力整合吸收現有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的優秀經驗和成果,同時更要注重紅色旅游研學基地的資源融合問題、研學產品開發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旅游扶貧問題等,這些顯然都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難以涉及的領域。 4、 紅色旅游研學基地與紅色旅游景區(點) 兩者是有區別的,前者可以借助后者,并在后者的基礎上作為開展與推動紅色研學事業的地區。同時紅色旅游研學基地也不僅限于在紅色旅游景區(點)的基礎上進行建設,還可以利用其它一些紅色文化資源較為突出的場館、紀念地等進行建設。紅色旅游景區(點)則是以紅色文化資源為核心吸引物,以紅色文化教育為主題,在紅色文化資源基礎上結合綠色資源、古色資源等進行旅游開發與經營的旅游景區。基地是功能性質,景區(點)則是業態性質。這就意味著,紅色旅游研學基地的建設需要著重突出紅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兼及社會功能與政治功能,并將社會功能與政治功能有機融入到教育功能中去,通過教育的形式來更好地帶動社會功能與政治功能的實現。 5、紅色旅游研學基地與一般的研學旅行基地 兩者的區別具體體現在: (1)主題與功能:紅色旅游研學基地是以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斗爭革命以及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及形成的偉大精神為主題,它不僅承載著教育功能,還承載著社會功能與政治功能,尤其是政治功能。這是其不同于一般研學旅行基地的關鍵之處。因此,建設紅色旅游研學基地與開展紅色旅游研學活動,顯得非常必要與緊迫,應該得到政府以及全社會的大力支持 (2)基地聯動:由于歷史事件發生的順序、歷史人物的活動軌跡等原因,不同的紅色旅游研學基地之間,尤其是區域內的基地之間進行有機聯動、相互嵌合、資源共享十分必要。 (3)導師要求:紅色旅游研學基地由于其資源特性以及政治功能,對研學導師乃至基地的管理人員的思想政治素養要求比較高。而一般研學旅行基地的研學導師雖然也有一定的政治素養要求,但主要在專業素養上有更高的要求。 二、紅色旅游研學基地建設要素 1、紅色旅游研學資源 紅色旅游研學資源是指紅色旅游資源中能夠進行研學旅行開發,按照教育與旅游的規律開展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的資源系統。 從歷史范圍來講,紅色旅游研學資源涵蓋了鴉片戰爭以來,在革命、建設、改革開放的各個歷史時期,大批仁人志士為了國家昌盛和民族復興,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艱難求索,留下的許許多多可歌可泣、催人奮進的愛國主義壯麗詩篇與偉大精神。 從內容層次來講,紅色旅游研學資源分為基礎層、核心層、延展層。基礎層即各類遺址遺跡等物化的紀念地、標志物、成就等;核心層次即紅色精神,包括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太行精神、紅巖精神等;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形成的“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鐵人精神、焦裕祿精神等,共同熔鑄的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延展層次是指與紅色旅游相關的資源、環境和其他要素。如紅色旅游資源密切關聯的綠色資源、古色資源、民俗資源等,這樣不僅拓寬了紅色旅游研學資源的生長空間,同時也為紅色旅游研學活動開展帶來了無盡的發展條件。 2、紅色旅游研學課程(產品) 紅色旅游研學課程(產品)是在紅色旅研學資源的基礎上,根據研學受眾特點與需求,按照教育與旅游的規律,圍繞紅色旅游研學資源的三大功能特征,開發與設計出的研學旅行課程(產品)。對于研學受眾而言(尤其是學生受眾),紅色旅游研學基地提供的是紅色旅游研學課程;對于紅色旅游研學基地本身而言,這類課程便是基地自身的產品形態。 紅色旅游研學課程(產品)的開發與設計必須圍繞紅色主題、突出紅色精神與主旨,貫穿體驗與互動原則,注重空間資源的整合與融合,注重活動的考核與評價。 3、紅色旅游研學受眾 理論上,研學旅行的受眾對象可以涵蓋社會大多數群體(也就是凡是能夠到研學旅行基地出游的人群或個人都可以作為研學旅行的潛在受眾)。從國家有關部門對研學旅行活動的規定與推動情況來看,研學旅行的受眾對象則主要是學生群體(小學-初中-高中-職教-大學-研究生)。紅色旅游研基地也主要依據學生受眾群體來進行建設。其他群體在紅色旅游研學基地開展研學活動,可以參照學生群體研學旅行的模式來進行的。 4、紅色旅游研學導師 研學導師是隨著研學旅行的興起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旅游人才。不同于傳統的導游,研學導師不僅擔負著景點解說的工作職能,更重要的還要行使教師教育教學的功能。研學導師就是導游和教師的跨界融合,要對教育教學規律有較好的把握,具備組織一般課外教學活動的技能。紅色旅游研學導師還需要在思想政治素養方面有較高的要求。 三、相關理論基礎 1、基地建設的政治理論基礎 研學旅行為紅色旅游的創新發展、內涵式發展提供了新的途徑,也為紅色旅游紅色文化轉變為學生教學資源、紅色旅游景區成為廣大青年學生及社會群體的學習課堂,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紅色旅游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還是眾多國家戰略交匯點,發揮著四大工程的重要作用。因此,紅色旅游景區開展紅色旅游研學基地開展紅色教育,應該嚴把政治關,堅持發展方向,永葆紅色底色。在發展紅色旅游研學的過程中,既要遵循教育的規律,寓教于樂,生動活潑;又要牢牢記住紅色文化的本質及意識形態價值,形式上不能貪大求洋,性質上也不能過度娛樂化,沖淡紅色教育的政治主題。 2、基地建設的教育理論基礎 紅色旅游研學既是一種經濟活動,更是教育活動。基地開展研學旅行活動,不能僅從經濟規律角度進行建設運營,還要符合教育的規律,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實踐教育的規律。能否遵循教育的規律,運用教育的模式,達成教育的效果,是紅色旅游研學基地建設合格與否的重要標尺。 具體而言,紅色旅游研學秉承了杜威“教育即生活”,他認為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從經驗中學習”。他提倡“從做中學”,“所有的學習都是行動的副產品,所以教師要通過‘做’,促使學生思考,從而學得知識。”并把這一原則貫徹到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當中。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繼承發揚了杜威的這一思想,并進一步提出“教學做”合一,他認為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要符合目的、依據經驗、共同生活、積極設施、注重啟發、鼓勵自治、全部發育、喚起興味。 另外,如古代所謂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寓教于樂”教育模式與教育方法,也是開展紅色旅游研學旅行的理論基礎。 王樹茂、劉高平等專家指出,紅色旅游是以一種生活化的方式,切實可行的內容與形式,通過對中國革命史及優秀代表人物精神和人格力量等資源的發掘、闡釋、宣揚來加強愛國與信仰教育,增強人們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新中國的艱辛奮斗歷程的價值認同,推動教育效果取得突破。 紅色旅游研學基地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的教育過程中,必須以“生活教育”的理念,要從“符合目的、依據經驗、共同生活、積極設施、注重啟發、鼓勵自治、全部發育、喚起興味”這幾個角度出發,確定研學的主題與宗旨為紅色精神的傳承;研學模式為參與體驗紅色歷史、故事,從所經驗之中形成對紅色文化深刻認知;研學過程注重共同的紅色文化生活方式,從飲食、服裝、住宿、生活習俗等方面浸潤到濃濃的紅色文化氛圍中,從更深層次感染陶冶研學受眾的精神情感;研學旅行的教育方法要注重啟發,喚起受眾對紅色歷史文化的興趣,激發受眾愛國愛黨的主體性與積極性;在研學旅行的發展策略上,注重紅色教育資源與其他形式資源的融合對接,一方面可以豐富紅色旅游研學的內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研學旅行受眾的全面發展。 3、基地建設的文化旅游理論基礎 紅色旅游屬于文化旅游。從旅游的角度,紅色旅游研學本質上屬于一種深度的文化旅游形態。 廣義的理解認為,文化旅游就是在旅行中進行歷史“文化或自然科學的考察交流”學習等活動。文化旅游的特征可以概括為:地域性、文化性和體驗性。紅色旅游研學基地在建設過程中也應該注重這三個特征的體現。 首先,地域性。紅色旅游研學基地分布廣泛,大都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出了不同的紅色精神。這種不同與差異有的是源自基地所在區域擁有廣袤的深山老林,自然生態與紅色文化交相輝映,以井岡山紅色旅游風景區為代表;有的則是源自當地淳樸濃郁的民風民俗,體現出軍民一家,魚水相融的紅色精神,以沂蒙革命老區為代表。正是這些區域性的文化差異,才使得紅色旅游研學的內容豐富多彩,充滿紅色魅力。因此,紅色旅游研學基地在建設的過程中,應當充分挖掘與保護當地的區域文化特色,不能盲目攀比,雷同建設。要以特色求發展,以特色創品牌。 其次,文化性。作為文化旅游的一種形態,紅色旅游研學基地的文化性不言而喻。紅色文化是基地建設的靈魂,對于基地的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與研究工作應該常抓不懈,一些經典的紅色文化資源,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會常讀常新。紅色文化不是當地先天就有,更非一成不變。紅色文化既體現出歷史的積淀性,也體現出不斷地生成性,以及與時俱進的創造性。紅色旅游研學基地的文化性、精神性,是基地建設的生命力所在,需要牢牢把握。 最后,體驗性。文化的學習,需要學習者親身的體驗與嘗試。這是文化旅游不同于其他旅游形態的最主要特征。紅色旅游研學基地在進行相關教學設計與課程開發的時候,要將深度體驗性特征貫穿始終。 四、基地建設與管理服務 紅色旅游研學基地是通過研學旅行的方式傳承紅色基因、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基礎性場所,是紅色旅游研學旅行的集中性支撐點。紅色旅游研學基地不是一個封閉關系的孤點,而是整合相關資源,連接眾多利益的相關者,搭建紅色旅游研學平臺的基礎性單位。為此,我們認為基地的建設與管理服務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樹立陣地意識 紅色旅游研學基地重點在于研學黨史黨情黨性,其研學受眾輻射面廣,影響深遠,關系重大。基地應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陣地,尤其是廣大青少年了解黨史國情,培養愛國愛黨情感,樹立社會主義堅定信念的特殊場所。牢牢樹立陣地意識,應該貫穿紅色旅游研學基地建設的始終。 2、突出三大功能 紅色旅游研學基地要突出教育、社會、政治三大功能。其中教育功能是基礎性的:研學基地要轉換經營模式,按照研學教育的內容、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角度突出基地的教育性質,實現基地的教育功能;通過紅色旅游研學業務的開展,使紅色精神感染受眾,使紅色基因得以代代傳承。社會功能是衍生性的:優秀的紅色旅游研學基地通過開展成功的研學旅行業務,可以助推和諧社會的創建,還可以帶動基地自身發展,助力周邊脫貧;政治功能是核心性的:紅色旅游資源承載著黨領導人民的創業史、革命史、奮斗史,開展紅色旅游研學的核心任務就是將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政治意識深入人心,化成改革開放、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精神動力。 3、升級基礎設施 紅色旅游研學基地的建設并非另起爐灶,而是在原有景區(點)以及紅色文化資源場所進行相應的升級改造。基地建設應該保證符合國家旅游局A級景區建設的3A建設標準,然后重點在軟件與內涵上進行升級,同時加強紅色旅游研學產品的開發。 4、建立聯盟機制 紅色旅游研學基地要向學校、社區、企業等開放,成立合作聯盟,建立合作機制,共同開發研學旅行產品,推動產品的創新與升級,服務廣大學生及其他研學群體。 5、強化服務觀念 服務觀念要人性化、專業化。紅色旅游研學基地不僅僅是講解與展覽,要根據不同群體的需求,尤其要掌握青少年活潑好動之天性,提供相應的研學課程體系與服務標準。 6、完善保障機制 紅色旅游研學基地要建立完善的保障體系,重點建立安全保障與課程保障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