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寧夏固原六盤山上登高遠眺,層林盡染,五彩斑斕,碧空如洗,一行北雁正南飛。
81年前的10月,一支衣衫襤褸的部隊,沿固原王套、后蓮花溝到達六盤山,戰士們雖然臉上寫滿疲憊,但卻掩蓋不住眼里的堅毅。隊伍領導們在六盤山主峰之一的牛盤山頂飽覽六盤逶迤雄姿,感嘆道:“這里可觀三省,快到陜北了!” 這支部隊便是紅軍陜甘支隊主力,想到紅軍北上即將到達目的地,毛澤東心曠神怡,精神振奮;聯想紅軍走過的艱難歷程,展望革命前景,感慨萬千,興致勃發,吟出了《長征謠》:“天高云淡,望斷南歸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同志們,屈指行程已二萬!同志們,屈指行程已二萬!六盤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風。今日得著長纓,同志們,何時縛住蒼龍?同志們,何時縛住蒼龍?” 后來,毛澤東將《長征謠》幾番修改,留下了《清平樂·六盤山》的壯麗詞章。六盤山地區,因此在中國革命史上,成為一個見證! 在固原市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400余幅珍貴照片、220件文物、30多件藝術品以及豐富多樣的現代化電子多媒體資料,為每個人展現出一幅恢弘的長征史。 沿著剛剛建成的紅軍小道,蜿蜒而下,遵義會議、四渡赤水、懋功會師……一路上各種銅雕微景觀,向每位游客講述著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辛。 “我們是慕名而來,紅軍長征經過這里時正值十月,幾個朋友就決定在這個時間節點來登六盤山,感受長征。”來自陜西寶雞的王先生和朋友們自駕到了固原,放棄坐大巴車游覽,沿著紅軍小道慢慢上山。 如今,位于寧夏西海固地區的鹽池縣、同心縣、隆德縣、涇源縣、西吉縣已經形成了“三條紅色戰史線,四個紅色文化片區,六大紅色經典景區”的紅色旅游資源格局。鹽池縣是歷史上陜甘寧革命根據地的西大門。近年來,鹽池縣依托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先后籌資2000余萬元,建成了革命烈士紀念館、解放鹽池戰役遺址、蘇維埃紀念館等紅色旅游基地,形成紅色專題博物館集群,成為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每年吸引游客超20萬人次,成為鹽池縣旅游業發展的主力軍。 “只要有人愿意聽,我就要一直講下去。”在西吉縣單家集村,75歲的拜富貴老人帶著我們一路回憶:當年25軍如何在單家集與當地回民打成一片;中央紅軍在這里發布《回民地區守則》,要求部隊尊重回民習俗;毛澤東夜宿在單家集南頭清真寺北側的回民拜文海家中,與當地阿訇秉燭夜談……“拜文海就是我的父親。”拜富貴老人驕傲地告訴我們,每年,老人都要義務講解數百場,今年更忙了,每天多則六七場,少則兩三場,不少自治區的黨建活動還要請老人參加。 在夜宿舊址旁邊修繕一新的陳列館里,我們看到了大量珍貴的照片和留言本,“長征精神永不忘”“吃水不忘掘井人”“紅軍傳統,民族團結”…… 鹽池縣、同心縣、隆德縣、涇源縣、西吉縣,依托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結合各自實際,對原有嚴重老化和破損的紀念建筑進行維修、對革命歷史遺跡進行搶救性保護;新建必要的展陳設施,將發展紅色旅游與改善環境,發展經濟、脫貧致富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結合起來,賦予紅色旅游新的內涵。 今年以來,僅固原地區紅色旅游接待人數便達到51.5萬人次,單家集清真寺和喬渠毛澤東宿營地共接待游客7.4萬人次。 紅色,是西海固永恒的記憶,永遠的亮色! 《 人民日報 》( 2016年11月11日 09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