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紅色旅游村寨 探索紅色旅游扶貧新模式
經報訊(陳 婷 通訊員 楊建明)劍川甸南鎮龍門村是劍川縣革命老區,該村探索紅色旅游扶貧開發新模式,把改善民生和開發利用紅色旅游資源結合起來,在重點解決制約老區貧困群眾脫貧發展的通路、通電、用水、住房、就學、看病等突出問題的基礎上,充分挖掘革命老區獨有的紅色資源,打造紅色文化傳承基地,大力發展紅色旅游業,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在滇西北解放戰爭時期,中共滇西工委在劍川領導發動了“四·二”武裝暴動,打響了滇西北武裝斗爭的第一槍,龍門村在滇西北革命事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目前,龍門村下轄4個自然村,有462戶1416人。2015年末,全村經濟總收入35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75元。 通過歷史遺跡修復、紅色文化宣傳、滇西邊縱七支隊革命活動遺址改造提升、石龍革命烈士陵園、劍川西湖人民革命紀念碑、劍川自衛團整編擴軍遺址碑、紅色文化宣傳長廊、革命歷史人物故居為一體的整體建設,龍門村將力爭打造成為云南省紅色文化傳承基地。在村黨總支部的積極爭取下,該村爭取到了“紅色鄉村、幸福家園”項目,“美麗鄉村示范村”“傳統村落保護”三個重點項目,總投資3000余萬元,涵蓋特色產業增收、基礎設施、人居環境改善、社會事業服務、生態環境建設五大工程。 同時,龍門村黨總支部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實行一次規劃、整體推進、綜合開發、建立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長效機制,掃除貧困死角,鞏固老區提升扶貧開發成果,打造具有革命老區特色的“村莊秀美、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的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紅色旅游村莊。短短的一年時間,前來龍門村愛國主義紅色傳承基地參觀學習的干部群眾已逾5500人次,初步形成了影響力。 此外,乳畜業是該村的傳統產業,通過奶牛、奶山羊改良提升,帶動傳統產業持續增收,大力發展木雕業、運輸業、紅色旅游業等優勢第三產業,繁榮市場、培育商戶、發展商鋪、帶動全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培育特色高效產業,提高復種指數,擴大糧食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增加糧食產量,拓寬致富渠道。 |
Tags:打造紅色旅游村寨 探索紅色旅游扶貧新模式
責任編輯:湖南紅色旅游網
我來說兩句
已有0評論 點擊全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