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旅游”助力老區(qū)群眾奔小康
(原標題:“紅色旅游”助力老區(qū)群眾奔小康(組圖))
餐館老板馬志強在他的農家院前
國際在線報道:今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1936年10月22日,長征三大主力紅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標志著長征的勝利。在一年前的1935年10月19日,紅一方面軍(也稱中央紅軍)在歷時一年多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后,到達陜甘革命根據地的大門——吳起鎮(zhèn),標志著中央紅軍長征的結束。吳起也因此被稱為長征結束的落腳點。80年過去,歲月變遷,曾經貧瘠的偏僻小鎮(zhèn)吳起早已躋身全國百強縣。借助豐富的革命歷史文物資源,“紅色旅游”在吳起蓬勃發(fā)展,老區(qū)人民也快步奔向小康。 10月的吳起,天高云淡,秋風送爽。距離縣城中心不遠的舊居路的一座小院里,王樹軍大爺像往常一樣,一邊聽著當地的傳統(tǒng)曲藝“陜北說書”,一邊加工陜北特產“神木鹵肉”。王大爺本來是吳起近郊的農民,十幾年前進城做鹵肉生意。近幾年,隨著“紅色旅游”的興起,農家樂之類的餐館在吳起遍地開花。給餐館供應鹵肉的王大爺生意越來越紅火。“我今年60歲了,來(吳起)十六七年了。一直在做鹵肉(生意),我做,老婆賣。生意還可以,周圍大部分的餐館都到我這兒來進貨,主要是回頭客。我現在一年大概能賺個十來萬塊錢。” 王大爺的隔壁就是一家 “農家院”餐館。32歲的老板馬志強之前干過十多年的廚師。眼見來吳起的游客越來越多,他發(fā)現這是做特色餐飲的好機會,就自己創(chuàng)業(yè)當起了老板。“我在餐飲這個行業(yè)做廚師做了十多年,了解這個行業(yè)。這幾年來吳起的游客比較多,我手里有點錢,就決定開這個農家院,主要經營的特色菜就是陜北的土雞,再就是我們這兒的特色——油饃饃和黃饃饃,這些賣得最好。” 馬志強的“農家院”剛開業(yè)不久,規(guī)模不大。不過他相信“酒香不怕館子小”。他先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每年掙個十幾萬元。馬志強說:“現在餐館有三個包間,規(guī)模還很小,一次只能坐三四十個人。我雇了一個服務員,一個廚師,一個面食(師傅),一共三個人。我現在就努力把飯菜做好,味道好客人自然就來了。我希望每天來的客人能達到八九十人,一年能收入十來萬塊錢,我就很滿意了。這就是我的目標。” 馬志強對實現自己的“小目標”很有信心,因為這幾年來吳起參觀游覽的游客數量呈跳躍式增長。今年正逢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吳起作為長征勝利的落腳點,全年的游客數量有望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10萬人,比去年翻一番。在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園,隨處可見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其中既有來重溫紅色記憶的老者,也有想了解革命歷史的青年人。一位年輕的媽媽說,自己4歲的女兒從電視中知道了長征之后,就一直央求著來看看。這位年輕媽媽說:“她整天都嚷嚷著要看看歷史,我就帶她到這兒來了解一下紅軍的歷史。參觀完,她印象最深的是槍,還有雪山。我簡單地給她講了一點長征的故事,她第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是毛爺爺嗎?毛爺爺不是在北京嗎?’我說,‘這個也是毛爺爺。’” 吳起“紅色旅游”的蓬勃發(fā)展,得益于當地政府因地制宜推進的產業(yè)轉型。近年來,吳起大力培育綠色經濟,依托豐富的紅色文物資源發(fā)展旅游業(yè)是其中的重要一 環(huán)。吳起縣旅游局局長馬廣千介紹說,吳起正在籌劃一條兩萬五千里長征的濃縮線路,打造一個全景式體驗長征的紅色旅游項目。他表示,當地計劃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投入100多億資金,大力推動紅色旅游,帶動老區(qū)人民從脫貧奔向小康。“兩萬五千里長征的濃縮線路,是體驗長征的一個線路,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線路,也是游客的娛樂線路。這條線路按照中央紅軍走過的11個省、20多個縣的點,做一些項目,既是體驗的,也是娛樂的,通過寓教于樂讓大家感受長征。相信通過開發(fā)紅色旅游,能夠帶動吳起老百姓脫貧致富。”
吳起縣城新貌
位于吳起縣城中心的長征廣場
吳起縣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園
作者:趙遠方 |
Tags:“紅色旅游”助力老區(qū)群眾奔小康
責任編輯:中國紅色旅游網
我來說兩句
已有0評論 點擊全部查看